企业功勋付金祯 呕心沥血创佳绩:汤阴好故事之三十九
企业功勋付金祯 呕心沥血创佳绩:汤阴好故事之三十九
2021年02月02日 08:59企业功勋付金祯 呕心沥血创佳绩
1983年3月,宜沟镇党委政府任命付金侦同志为汽车配件厂副厂长,兼汽车配件厂分厂厂长。担任副厂长后,首先着重抓了企业产品开发和设备更新。在千方百计扩大汽车轮胎丝生产量同时,带领厂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调研,然后研制和开发了农用挂车制动器总成,企业有了自己的定型产品。并逐渐改造生产设备,使企业拥有了铸造、锻造、冲压、机加工、外表处理等现代生产能力。从此结束了30年来靠修配度日的生产历史。1986年,付金侦同志参加了中国机械传动学会在洛阳工学院举办的“机械培训班”,学习一年获得结业证书。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1988年被镇党委政府任命为汽车配件厂厂长,从此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
担任厂长后,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深知搞好企业不仅是关系到职工有经济收入,同时也关系到宜沟镇乡镇企业发展和经济的振兴。于是,他借市委“千村千万”工程的东风于1992年先后投资350万元,扩展厂区49亩,引进设备20台,建成铸造、砂处理、油漆喷涂三条生产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设施进行重大改造,使企业生产能力极大增强,生产效益极大提高,1993年总产值达到503万元,利润24.1万元,上缴税金25.8万元。1993年河南省统计局授予汤阴县配件厂“河南省乡镇企业利税20强企业。”1994年4月安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付金侦祯“安阳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担任厂长后,实施“外抓市场,内抓管理”战略。抓市场就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业务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开发生产项目,充分调动业务员的工作积极性,1994年付金侦同志亲自率领业务员赴郑州、南京等地实地考察,回来后,召开业务员座谈会,制定责、权、利相结合的《业务员管理制度》,使业务员得到实惠,为厂里争来了生产项目。1995年又相继增加70吨轮毂,1400吨轮毂,7G3A总成等24个新品种,使企业生产有项目,营销有门路,赢得了市场营销先机。其次,狠抓企业内部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从1991年开始付金侦同志率领厂一班人就着手狠抓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
一是制定工作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二是制定各部门的管理标准体系,即对厂属各部门生产、财务、技术、工艺、设备、质检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三是制定技术质量的管理标准体系,即核定每项产品的技术标准。
三项管理标准体系汇成《汤阴县汽车配件厂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一书,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定。《管理标准体系》的制定使企业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轨道,使企业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得到空前提高。
1997年至2002年连续6年上缴利税,居汤阴县乡镇企业排名第一,并连年获得汤阴县委、县政府“上缴利税贡献奖”奖牌。
1998年至1999年,宜沟镇党委、政府连年授予付金祯同志“优秀企业家”称号。
1999年至2001年,汤阴县县委、县政府连年授予付金祯同志“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称号。
1999年安阳市乡镇企业局授予汤阴县华兴公司“管理示范先进企业”称号。
1999年安阳市委、政府授予汤阴县华兴公司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称号。
1999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付金祯同志“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12月,农业部授予付金祯同志“第四届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
2001年安阳市委、政府授予汤阴县华兴公司“先进乡镇企业”称号。
2002年3月安阳市委、政府授予付金祯同志“安阳市先进企业家”称号。
2002年12月,农业部授予汤阴县华兴公司“质量管理达标先进企业”称号。
2003年汤阴县华兴公司职工人数增加到1000人,工业总产值达到5280.7万元,利润得到201.8万元,上缴利税388.9万元,创建厂以来60年最高。(1992年至2003年)11年间,工业总产值达3.2亿元,上缴税金2460万元,企业利润1160万元,支农、救灾、修路事业捐款120万元。
我小时候有很多节日,五月一日是劳动节,六月一日是儿童节,七月一日是共产党的生日,八月一日是共产党军队的生日,十月一日是共产党中国的生日,还有元旦和春节,因为我父亲是北方人,这些日子我就能吃到包子或者饺子。
付金祯同志自进厂以来,视厂如家,对工作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把一个靠修配经营的小厂(原为宜沟铁木业社,农具厂,汽车配件厂,后为华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生产能力的中型企业,纳税大户,盈利企业,并取得了极高的荣誉和奖励。但是,面对荣誉他不骄不躁,面对金钱从不伸手。
上级要他担任镇党委副书记,享受正科级待遇,他没有接受,说:“我是一名工人,能把厂里的事办好就行了。”1996年上级颁发的2万元奖金,他分文不留,全部用于奖励厂中层干部,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绩,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外出开会,调研,从不住高级宾馆,只住一般旅社,到街上去吃地摊饭。别人说他孤僻,古怪,不会享受。他说:“我是厂长,不能树不正之风,不能浪费大家的血汗钱。”厂里招待客人,他总是让其他领导作陪,自己总推托有事或身体不适。1998年工人付根遭遇车祸,他亲自到家里去吊唁,资助家属一千元现金给予慰问,还亲自带领厂领导为其主持丧葬仪式开追悼会。企业改制后,有人劝他“控股”自己当老板,获得企业经营资产所有权,他俨然拒绝了,他说:“我不能把集体资产,同志们的血汗,归为己有。”还有等等。
2002年付金祯同志终因常年工作,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身患严重肺病,还一面吃药一面坚持工作。同志们劝他,应及早住院治疗,他仍不离开工作岗位。6月,在妻子的强行劝说下才去北京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一再强调不让同志们去看望,怕影响工作,晚上还常打电话给副厂长,询问生产情况,提出指导意见。
2003年2月11日1时,付金祯同志因病情突然恶化,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4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15日,公司为付金侦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参加追悼会的有市、县、乡领导和宜沟镇数千名群众,悼词声声,人们声泪俱下。从此,华兴公司失去了一位好厂长,好干部。宜沟镇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一位不可多得乡镇企业带头人。
付金祯同志虽然离我们去了,但他热爱集体,视厂如家,团结同志,关心工人,不为金钱,淡泊名利,致力于发展乡镇企业而忘我工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他救活了一个厂,富裕了千百家,带动和发展了一方经济,为党的事业和宜沟镇的工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宜沟镇乡镇企业的带头人,是工业战线的楷模,令宜沟人民永远怀念。这正是:小厂变大厂,功在付金祯。毕生为企业,德高自传名。宜沟古镇数千年,传奇故事讲不完,欲知后事又如何,且听下回再分解
(资料提供华兴公司贾树贵,整理瞿新顺、刘振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