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深挖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小应用”探寻数字赋能育人强国建设新赛道“大成效”

作者:hyh18637088026 来源:职教鲶鱼侯银海 点击:7486

深挖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小应用”探寻数字赋能育人强国建设新赛道“大成效”

深挖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小应用”探寻数字赋能育人强国建设新赛道“大成效”

探索以做学教展评一体化“小应用”实现数字赋能育人“大成效”

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2023-07-24 11:36



深挖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小切口”探寻数字赋能育人强国建设新赛道“大成效”
——基于“教学做展评”一体化劳动育人视域下的微信小程序模式研究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劳动教育实践的探索阶段性成果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收集整理征求意见稿)
劳动教育的重生是新时代党中央针对“立德树人”和“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等偏差而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立足于“三教”改革视阈下“体系构建、实践和评价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做展评”一体化模式研究,三课融合五进协同劳动育人体系建构与模式研究研究契合了“三教”改革与全面素质教育,以达到劳动“育人”的效果。为推动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新时代劳动教育备受各级领导关注,如何为劳动育人实践装上信息化“引擎”?“三协同”劳动教育“做-学-教-展-评”一体五位一体,促进智能化劳动教育升级转型,已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阶段。结合文章作者团队承担劳动教育“做-学-教-展-评”一体五位一体教研项目“基于劳育通微信小程序“三协同”劳动教育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模型构建理论及应用”,相关工作期望能为数字劳育通微信小程序劳动育人落地应用提供理论实践参考。
一、三协同备课-育人-发展打造劳动育人新模式
协同备课:是指以劳动教育云(“劳育学管通”小程序)为服务平台,发挥云平台实时在线、多对象在线、多方式在线的云管理功能,倡导各院校劳动教育教师自愿实时或分时在线集体备课,以协同备课为突破口,实现新形态教材、混合式教学模式、院校教师备课的无缝对接与无限融合,集众家之长,汇名师之慧,互通互联,交流交融,共建共享,有效突破劳动教育备课的时空界限,快速指导各教师有效备课,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协同育人:通过在线协同备课,互通交流,奉献各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比较、分析后供其他各院校借鉴,解决了普遍性,再以因地制宜,解决了特色性,形成在线院校协同育人的格局,共育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协同发展:通过在线协同备课和协同育人,开放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模式,共享育人优势,协调育人资源,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
二、“做----评”一体化“五位”打造劳动育人新形态
(一)以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核心以融合为融合剂
做:做哪些?怎么做?是堵点!做做哪些?做什么?
学:学什么?在哪学?怎么学?是痛点!学学什么?在哪学?学什么?
教:怎么教?谁来教?教什么?是难点!教怎么教?谁来教?教什么?让教师“有什么”
随动学生“要什么”。让教师“教什么”?随动学生“会什么”?
展:展什么?怎么展?是亮点!谁来展?
评:谁来评?评哪些?怎么评?热点!评建适合评价体系!建适合实施体系!建适合结果应用体系!让教师“评什么”随动学生“成什么”。
“三教”改革促进了“教学做展评”五位一体。“教”,学校和实践基地的各位老师进行理论、实践和融合的教育教学;“学”,学生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学习理论和技能,学做人,学做事;“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亲身实践锻炼,会做事;“展”,展示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精彩过程和结果;“评”,内外评价教育教学的成效,监控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反馈循环,持续改善。
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亲身实践锻炼,会做事;
学:学生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学习理论和技能,学做人,学做事;
教:学校和实践基地的各位老师进行理论、实践和融合的教育教学;
展:展示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精彩过程和结果;
评:内外评价教育教学的成效,监控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反馈循环,持续改善。
(二)“教----评”五位一体破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痛难烦”
1、“做”找水准零点 破解认识“难”人才“嫌烦”——要的“好工作”不是“劳动”!
2、“学”实践创新点 破解管理“难”学校“嫌烦”——没“场地”没有“师资”
3、“教”组建团队 破解师资“难”师资“难”教师“嫌烦”——我要“教书”
4、“展”展示成果 破解学生“难”学生“嫌烦”——我要“学分”我要“毕业”
5、“评”总结经验 破解创新“难”学术“嫌烦”——理论“易突破”实施落地“难”
三、“三课融合”“五进协同”六位一体打造完美劳动育人模式
(一)“三课融合”
“三课融合”的“三课”是指“劳育必修课(独立课程形态)”、“课程劳育课(渗透课程形态)”、“劳育第二课堂”(拓展课程形态)三种课程形态。在教育中,要加强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和课程相融合,构建全面劳动教育体系;与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相融合,构建劳动教育自我管理体系和更广泛的育人空间。
“三课融合”,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
(二)“五进协同”
“五进协同”的“五进”是指:进家庭,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进学校,充分利用在校机会和学校资源,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强化与德智体美、专业教育的融合,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进社会,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新型服务性劳动,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进职场,以未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为引导,结合专业,开展职业性生产经营劳动,有针对性地锻炼岗位劳动技能;进创业,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劳动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五进协同”,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过程体系。
“三课融合”,“五进协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完整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教师“三课”,课程、课堂、课题三课融合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学生“三课”劳动必修课、学科专业融合渗透课、基地实践拓展课三课融合的教学新形态发展模式进行研讨。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三线一心”解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底线,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开展劳动教育是轴线,突出劳动创新精神是前线,坚持劳动教育通过实践实现是核心)为依据,按照其创设的同学共创教育模式,提出系统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人性化实施劳动教育课堂,信息化提炼劳动教育课题的“一模三化”劳动教育发展方法论,并用实践案例来说明“三课融合”发展的科学性和发展潜力,为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套可供探究研讨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开展家校企“三方”共育劳动实践活动的成果。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劳动行前备一备、劳动清单做一做、劳动感想说一说、劳动效果评一评、劳动之后想一想”的边对话边操作的方式展示了这一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真实有效的劳动教育。
四、“劳育通”+ 小程序为劳动育人实践装上信息化“引擎”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协同劳动教育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2.0标准下的“劳动育人”实践改革,要求联盟校劳动教育骨干教师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养,推行爱的教育,培养德技并修人才,让学生们人生有机会出彩。以全国教育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为契机,依托完善的数字平台,探索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劳动育人”实践,丰富育人内涵,提升育人成效,初步形成““劳育通”+德智体美劳”育五好学生的新模式。
“劳育通”+以劳树德
以劳树德:思想品德好,德是“养”成的,德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和带领坚定跟党走!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队制订并实施“劳动育人”方案,作为学生以劳促全教育的重要载体。组建千校万师万班班线上线下公开课,推行班主任辅导员+服务管理团队队员(助教)服务管理班级制度,在大数据量的基础上,增加自评、互评、师评“劳动育人”新生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推行“实时学习报告成绩单”制度,构建专业学科融合与社会工作全方位“劳动育人”平台,“劳育通”微信小程序,并设置学分,成绩单进入学籍档案,“劳动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服务全过程,提供参考,提高“劳动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劳育通”+以劳增智
以劳增智学习成绩好:智是“学”成的,智育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化手段在学院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推进了教育信息化2.0标准下的教学改革。
“劳育通”+以劳强体
以劳强体身体素质好:体是“炼”成的,体育“每天锻炼一时让学生健康迈步走。
“阳光跑”活动开展以来,有效改善了学院运动模式,校园运动氛围浓厚,学生逐渐养成运动习惯,主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生体能普遍好转,体测通过率明显提高。
“劳育通”+以劳育美
以劳育美审美能力好:美是“化”成的,美育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
团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选聘优质师资加强线上线下指导,常年面向联盟校全体师生通过课程、活动、展演等开展普适性教育活动,组队参加校内外各项美育活动。在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下,有效提升了美育效果,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热情明显提高。
团队报劳育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增加了学生对“劳动育人”了解、增进感情、增强文化认同感,形成“劳育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在腾讯、抖音、等网络直播平台开通“劳动育人”直播账号,直播校园文化活动;利用今日头条和知乎等平台组织学生互动社区,开展劳育文化进校园、劳动之星、学习标兵评选等活动。
“劳育通”+以劳创新
以劳创新创新实践好:劳是“干”成的,劳动教育要开展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符合时代特征,的劳
联盟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的主阵地,加强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团队坚持劳动育人,将劳动状况与劳动态度纳入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劳育通”+ 小程序
“劳育通”是一个集智慧教学、劳动理论课程、劳动实践项目、课后作业、个人劳动、集体劳动、成果展示、积分考核、学习报告与成效评价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平台。“劳育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协同备课、数字赋能、构建高质量劳动教育网络空间”为行动准则,努力践行劳动教育理论与劳动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创建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针对性、综合性和成效可评价等重要特征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育通”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综合新闻”“文件制度”“安全知识”“劳动示范”“报告讲座”“经验交流”“模范人物”“劳动课程”“个人劳动”“集体劳动”“劳动基地”“成果展示”等门户为一体,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完备体系,PC端统一门户页面如图1所示。
“劳育通”+智慧教学
“劳育通”目前面向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提供了三个层次的劳动教育课程,每门课程均有学生的“学习中心”,教师的“协同备课”和“互动课堂”功能,即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学平台” 的所有功能。“劳育通”不仅定量化地提供了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轨迹,而且在广大师生,特别是教师的特殊需求点上,其功能、性能等都要远超国内常见的同类产品。
“劳育通”+协同备课
为遵循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多校、多企相互协作的新发展格局,突破传统校园信息孤岛的局限性,直面任课教师独立建设全套线上教学课程的困难性与任重
道远性,“劳育通”向广大任课教师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备课” 功能。
教学模式 “劳育通”支持理论教学课最适用的,以围绕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助学、拓展学习等为重要特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劳动实践课最适用的,以面向目标任务的,以“六步法”为显著特征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劳育通”+ 我的劳动
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劳动实践教学上,“劳育通”提供了“我的劳动”的上传、批阅(包括学生互批)、积分累计、 褒奖、成果展示等功能,方便学生上交老师每次布置的劳动实践的报告,使得劳动实践可实施、可跟踪、可展示、可监控、可评价。
“我的劳动”分“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两类。“个人劳动”
主要用于学生上传个人可独自完成的劳动,主要适用于生活自理劳动、日常家庭劳动、勤工俭学劳动、志愿服务劳动等;“集体劳动” 专用于上传由任课老师指定的集体一起行动的校内劳动或校外劳动。
“劳育通”+ 课程目标
服务于教师:世上没有难教的课。轻松加入云端“高等院校劳动教育教师团队”,动态开展教学研修、协同备课、协同教学、协同评价,做到课程有规范、教学有章法、学科有特色、心中有底气,能流程化、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劳动教育》课程的各项教学任务。
服务于学生:世上没有难学的课。在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养成热爱劳动,具有勤俭、奋斗、奉献、创新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服务于评价:面向教与学的两个层面,基于理论教学、劳动实践的积分考核和“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机制,全面开展立德树人的成效评价,在“教”“学”“做”“评”“展”五个维度上对学生、教师、学校、地区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评比与成效评价。
“劳育通”+ 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上下两篇,上篇专注于劳动理论教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伦理、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关系与劳动力市场、劳动安全与劳动事故防范、 职业健康与职业卫生管理、劳动与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挑战等基础知识;下篇专注于劳动教学实践,包括生活类劳动(子类:生活自理劳动、日常家务劳动、校园集体劳动)、专业类劳动(子类:认识体验劳动、专业技能劳动、创新创造劳动、新业态新形态劳动)、服务类劳动(子类:社会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劳动)和综合类劳动(子类:农业劳动、工业劳动、服务业劳动、文化传承劳动),每个子类均为一节劳动实践课,每节劳动实践课中又提供了若干个“一体化任务式”的劳动实践教学示范项目,可供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与参照实践。
“劳育通”+教学模式
“劳育通”支持理论教学课最适用的,以围绕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助学、拓展学习等为重要特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支持劳动实践课最适用的,以面向目标任务的,以“六步法”为显著特征的“一体化任务式”教学模式。
“劳育通”+. 劳动实践
理论课时的“课后助学”安排的是“课后作业”,由学生在“我的劳动”功能中上传“我的作业”,教师批改后获得作业积分。“课后助学”协同备课页面格式如图10所示。
实践课时的“课后助学”安排的是“劳动实践”,由学生在“我的劳动”功能中上传“我的个人劳动”或者“我的集体劳动”,教师批改后获得对应的“劳动类别”下的“劳动积分”。
“劳育通”+教学计划
《劳动教育》课程应如何分配理论教学、劳动实践教学的课时?在哪个学期教什么,在哪个学期做什么?
“劳育通”为全校各学科专业统一制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使得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能按预先编制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践项目,有目的、有过程、有章法、可对比、可评价地开展起来。
依据《意见》精神,“劳育通”将劳动教学任务分成“理论类教学”“生活类劳动”“专业类劳动”“服务类劳动”“综合类劳动”五大类,每个大类下再分出若干“子类”。
“劳育通”支持全学制各学期《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我们认为,第一、二学期应完成“理论类教学”任务,重点开展“生活自理劳动”“校园集体劳动”“文化传承劳动”,使学生能独立生活、参与美好校园建设、认同属地文化;各学期应带领学生参观校企合作企业完成“认识体验劳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在各学期的假期里均要在家做家务,常态化地开展“日常家务劳动”;其他学期逐步开展“专业技能劳动”“创新创造劳动”“服务类劳动”和“综合类劳动”。
“劳育通”+我的劳动
“劳育通”向学生提供了“我的劳动”的上传、批阅(教师批阅、学生干部批阅、学生互批)、作业积分、劳动积分、成果褒奖、成果展示等功能,方便学生上交老师布置的理论课作业、实践课的劳动实践报告,使得《劳动教育》课程积分化,可实施、可展示、可跟踪、可监控、可评价。
“我的劳动”分“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两类。“个人劳动”主要用于学生上传个人独自完成的课后作业和劳动报告,主要适用于理论课时作业、生活自理劳动、日常家务劳动、勤工俭学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劳动等;“集体劳动”专用于上传由任课老师指定的集体一起参与的校内劳动或校外劳动。
“劳育通”+考核评价
为了使《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完全基于每一个教学与实践的环节,“劳育通”以“学习报告”“学习统计”“教学报告”“成效评价”“数据中心”等形式,支持对学生、教师、学校、上级管理机构开展基于“积分”的教与学的成果评比与成效评价。
“劳育通”+学习报告
《学习报告》包含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明细”和“学习时段”。“学习明细”覆盖《劳动教育》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学习时段”用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习惯。
“劳育通”+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不仅反应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的进度与完成情况,而且体现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协调性与全面性。
“劳育通”+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服务于各地区教学主管部门的宏观教学情况分析,能一目了然地体现课程热度、开课情况、教学排名、劳动成果、发展趋势,以及立德树人成效等。
“大数据中心”最底层分析单位是学校的某班级,可对班级的优秀劳动成果、优秀学生、资源学习进度、劳动实践项目分布、学习积分分布、各类劳动的参与次数、课程考勤情况、优良率、成绩趋势等给予分析与展示。
“劳育通”+成效评价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使课程的教学成效评价做到目标、过程、结果和评价的一致性。
“劳育通”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作为“绝对评价法”的一个重要客观标准,用以判断《劳动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职业素养养成等方面是否卓有成效。图21是《劳动教育》课程规定的每一节课都要预先设立“核心素养”的养成目标。
“劳育通”还通过云平台的智慧评价、教学过程大数据分析、师生互评等方式,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评价方法相互支撑,做到评价指标可随时实施统计学分析,使得检查、反馈和改进相互促进。
“劳育通”+自立自强自主创新
《劳动教育》课程涵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所有特点,是一个集教师、学生、教材、教案、教法、教学工具、教学资源、思政资源、劳动项目、劳动基地、劳动过程管理、劳动成效评价等为一体的,具有对象综合性、理实一体性特征的新时代的特色课程,需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集多个新要求、新功能为一身的新型智慧教学平台的支撑。
“劳育通”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新型智慧教学云平台,可以SaaS方式使用,也可独立部署到校园,两种运营方式均不会形成信息孤岛。“劳育通”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不仅能确保数据的永久安全、可靠可用,还基于该技术构建出了一个宏伟的跨学校、跨企业,由全体师生、企业导师共商、共建、共享、共管课程教案、课程教法、劳动项目、劳动安全资源、劳动示范资源、劳动实践基地等的高质量网络协同教学实践新格局。
“劳育通”以各学段的《劳动教育》教材为基础、为起点、为中心,能系统完整地为各学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确立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劳动项目(分大类、子类、学科专业)等;能高效地支撑由多学校、多专业、多企业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协调地开展协同备课,共同打造一份高质量、全方位、标准化的劳动教育集体教案;基于集体教案,各任课教师可以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班级教案。
“劳育通”平台的这些优势为有效促进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自我劳动、自我成果展示,为“三教改革”“三全育人”教育教学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劳育通”+学科共建彰显特色
为了不使劳动教育简单化、形式化、走过场,让师生的劳动教育课堂进得来、上的好、留得住,历经磨炼仍满怀热情去上课;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能真正领略到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做到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使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了便于广大学生能快速树立起个人的职业向往,促进其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劳育通”依据教育部 2020 年 2 月新颁布的“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编码表”,专门针对
“安全教育”“专业类劳动”进行了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课时设置,即不同的学科专业将有不同的“安全劳动教育”“认识体验劳动”
“基本技能劳动”“专业技能劳动”“创新创业劳动”“新业态新形态劳动”等。在“协同备课”功能的支撑下,使得《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劳动项目越上越多,越上越好。
三协同(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劳动教育学术服务团队,创设了全国第一个面向全国3000所院校开通优质劳动教育资源的校校通、班班通、生生通、“千校万师万班”线上先下互动互通的“劳育通”平台(小程序),吸引了全国约3000多所院校80194名师生使用该程序劳育通微信小程序学习与过程性评价。并在平台上打造“三协同劳育联盟校”指导全国5413位教师(团队队员助教),参加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多名联盟校团队队员被全国十几院校特聘为劳动教育实践指导专家,并以共建共享模式组建了各校劳动教育服务管理团队,有效缓解劳动教育师资紧缺问题,有效指导学生劳动教育学习实践。
创设三协同育人整体方案:一个核心(劳动教育目标)、二个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劳动教育课程方案)、三个日志(学校日志、班集体日志和个人日志)四个维度评价 (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五位一体(教、学、做、展、评一体化)新时代线上线下劳动教育教学模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真学习贯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以新时代伟大使命为引领,深化对劳动育人规律的认识,积极推进劳动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劳动育人实践装上信息化“引擎”,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器”的管理,是循“道”而为的要求,是实施“法”的要求,是提高“术”的效率必然。
本文研究工作仅对基于基于“教学做展评”一体化视阈下的“劳育通”微信小程序劳动育人模式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所提出的模式理论实践系统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后续本文作者团队将进一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对相关理论实践进行验证,并逐步完善相关理论.实践同时将深入研究和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做展评”一体化模式构建的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法。文章内容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国内外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7月24日

发布于 2023-07-24 11:38・IP 属地河南


更新:2023-08-01 06:55:0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