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侯银海 技艺精・劳动美 —— 邺南首镇宜沟 60 年技艺传承与匠心魂锻造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51

侯银海 技艺精・劳动美 —— 邺南首镇宜沟 60 年技艺传承与匠心魂锻造

职教鲶鱼侯银海2025-10-27 05:28

在岳飞故里汤阴的邺南首镇宜沟,一段跨越 60 载的工业传奇,从铁木社的叮当锤声延伸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智能车间。以赵国栋、赵士林、付金祯、罗庆国等为代表的传承者,用 “技艺” 为经、“劳动” 为纬,串联起汤阴县汽车配件厂到华兴机械的蜕变,更铸就了 “精益求精、薪火不息” 的企业魂,成为宜沟镇从农耕小镇迈向工业强镇的精神注脚。

一、奠基:铁木社里的匠心萌芽(1950年-1970年)

上世纪中叶,宜沟镇的简陋作坊里,“宜沟铁木社” 悄然诞生,这是企业的最初雏形,也是匠心与劳动精神的起点。

技艺启蒙:从 “修配” 到 “创造”1954 年,赵国栋出任铁木社副社长,带领三五名本地工匠,以錾子、铁锤为工具,为乡邻打造锄头、犁耙,修补铁木器皿。彼时没有现代化设备,靠的是 “慢工出细活” 的执着 —— 一把犁耙要经选料、锻打、淬火等十余道工序,稍有偏差便推倒重来,“入土顺、不卷刃” 是唯一标准,这种对 “技艺精” 的坚守,成为企业精神的最初底色。

关键跨越:铸造工艺的破局1970 年,赵士林接任社长后,打破传统手工业局限,从洛阳、新乡引进铸造专业人才,开办铸造车间。这一举措让铁木社从 “简单加工” 转向 “核心制造”,实现了从 “铁木修补” 到 “铸件生产” 的 0 到 1 突破,为后续转型汽车配件埋下技术伏笔。

薪火接续:老匠的坚守1968 年,付金祯下乡到宜沟农机厂(铁木社发展而来),从此扎根一线;1980 年,刘彬任农机厂厂长、书记,在特殊时期维系生产体系,守护技艺传承的连续性。老工匠的 “手艺心法” 与年轻一代的 “学习韧劲” 碰撞,让 “劳动创造价值” 的理念在车间里生根。

二、转型:汽配厂里的精神淬炼(1980年-2000年)

随着国家工业崛起,企业迎来历史性转型,从服务农耕的农机厂,升级为专注汽车配件的 “汤阴县汽车配件厂”,技艺迭代的同时,企业精神也在攻坚克难中愈发坚韧。

技术突围:从 “肉眼精度” 到 “毫米标准”1983 年,付金祯升任副厂长,主导扩建 1.5 万吨铸造生产线,面对汽车配件 “丝米级” 精度要求,他带领老师傅们从零学起:白天围着车床琢磨操作,手指被铁屑划伤仍不停歇;夜晚啃读机械图纸,骑车几十公里到外地大厂 “取经”。老锻工为掌握半轴锻打工艺,连续一个月泡在车间,摸索出 “三烧三锻” 技法,将产品合格率从 60% 提至 98%,“敢闯敢试、精益求精” 成为转型期的核心精神。

管理升级:从 “经验传承” 到 “体系规范”1988 年,付金祯任厂长,推行承包经营,当年利税突破 200 万元;1998 年,企业改制为华兴机械,他全票当选董事长,亲手绘制第一张 “工艺流程卡”,建立产品追溯体系。此时的企业文化,从 “朴素劳动信仰” 升级为 “以质量求生存”—— 车间里 “技术比武” 常态化,老师傅带徒弟 “手把手教、心贴心传”,“每一个配件都是生命件” 的质量理念深入人心。

品质认证:从 “地方认可” 到 “国家标准”1999 年,企业获国家机械工业局《农用运输车部件整顿验收合格证书》,16-5.50F 型车轮跻身国家农机配套体系;2003 年,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覆盖汽车轮毂、制动鼓等产品全流程,标志着企业从 “经验型生产” 迈向 “标准化制造”。

三、企业魂:(2000年至2019年)

进入新世纪,华兴机械在罗庆国等的带领下,以 “创新” 为翼,从区域企业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艺传承与企业魂在现代化浪潮中实现升华。

(一)传承者的接力:老技艺与新科技融合

夯实根基2003 年,罗庆国接任董事长,导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产品批量进入一汽、东风等主流车企配套体系,2004 年 “新型结构汽车轮毂” 获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实现 “地方品牌” 到 “行业认可” 的跨越。

智能化驱动升级2013 年,启动 “机器换人” 与绿色铸造双轮驱动 —— 引入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线、全自动轮毂机加线,让工人从 “抬铁水” 变为 “看大屏”;同时保留老工匠 “一听二看三摸” 的判伤绝活,将数控技术与传统技艺结合,研发 “智能锻打” 系统,既保精准又提效率,让 “老技艺” 焕发新活力。

(二)荣誉矩阵:劳动美的具象见证

60 载耕耘凝结的荣誉,是 “技艺精” 的最佳证明,更是 “劳动美” 的崇高礼赞:

荣誉类型 代表荣誉 获得时间 核心意义

技术创新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7 年 实现宜沟镇国家级科技荣誉 “零突破”

产品认可 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新型结构汽车轮毂) 2004 年 标志产品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平

质量体系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3 年 建立标准化生产服务体系

行业地位 安阳市五十强民营企业 2004-2005 年 蝉联市级荣誉,确立区域龙头地位

(三)匠心魂的升华:从 “立企” 到 “兴镇”

华兴机械,曾经占地 5.5 万平方米,年铸造能力 3 万吨,员工 880 人,产品覆盖汽车轮毂、工程机械配件等百余个品种,随重卡奔驰 “一带一路”。但企业魂从未改变:

技艺传承上,保留 “师徒结对” 传统,老工人退休前必传 “绝活心法”,如 “一瓢铁水 1380℃,误差不超 ±5℃” 的火候经,让匠心代代相传;

劳动价值观上,每年评选 “最美劳动者”,将技术员攻克难题的事迹刻入 “荣誉墙”,践行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最光荣”;

社会责任上,扎根宜沟带动数百就业岗位,联动周边配套产业,曾为 “邺南首镇” 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实现 “企业发展” 与 “家乡振兴” 同频共振。

结语:铁火不息,匠心永存

从七十年度 铁木社的第一炉铁水,到 二十一世纪 华兴机械的智能车间,宜沟的 60 年技艺传承,变的是设备与规模,不变的是 “技艺精、劳动美” 的初心,是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的企业精神,是 “扎根乡土、回报家乡” 的企业魂。

当新一代宜沟工人操作着智能设备,仍记着老工匠 “把零件当孩子” 的叮嘱;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牌匾挂在车间,仍藏着铁木社时期 “滴水不漏” 的质量执念 —— 这便是宜沟工业传奇的核心密码:以技艺铸魂,以劳动筑梦,让铁水奔流不息,让匠心永远年轻。

2025年10月26日

更新:2025-10-27 06:17:0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