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技艺精·劳动美 访谈坚守初心为民服务宜沟镇胜利村老村长侯根生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69

技艺精·劳动美 访谈坚守初心为民服务宜沟镇胜利村老村长侯根生

职教鲶鱼侯银海2025-10-07 05:43

中秋月圆,情暖人间。在这个象征团圆与丰收的节日里,我们有幸访谈了汤阴县宜沟镇胜利村的老村长、老党员侯根生同志。年近八旬的侯老,精神矍铄,言语间饱含着对家乡土地的深沉热爱与对父老乡亲的赤子情怀。他的一生,是“劳动创造美”的真实写照,他用近六十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技艺。

一、青春岁月:劳动中锤炼的“红三员”

侯根生生于1946年,1960年以“完小”毕业的优异成绩,本可选择更轻松的道路,但他毅然扎根农村,投身于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中。他坚信,知识青年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凭借着踏实肯干、认真细致的品质,他很快被推选为生产队的记工员。

“那时候,记工分是关系到每家每户口粮和收入的大事,一分一厘都不能错。”侯根生回忆道。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极致的公平与细致,正是这种在基层岗位上锤炼出的“精细”技艺,让他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他先后担任记工员、会计员、保管员,成为村里有名的“红三员”,并于1966年光荣出席了安阳专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了当时县委书记、县长刘庆云及专区领导杨贵、崔广华、焦祖含等同志的接见。

这段经历,是他“技艺精”的起点——将严谨、公正、负责的“技艺”融入最基层的管理工作中。

二、中流砥柱:村委班子的“老伙计”与“实干家”

自1970年进入胜利村党支部委员会起,侯根生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村级事务管理工作。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铆在胜利村发展的岗位上。他先后与高成金、郭金、洪秋生、高生、翟新、张祖氏、吕希来、翟新家、高希民等多位支部书记共事,担任支部委员。

谈及这段经历,他幽默而自豪地说:“我就是支部委员里的‘老伙计’,给各位书记当好助手,为乡亲们办好实事。” 无论搭档的支书是谁,他始终秉持“补台不拆台”的原则,将自己精通的财务、管理等“技艺”毫无保留地服务于村集体,确保了村务工作的稳定与延续。

上世纪90年代左右,在支部书记高日田同志的带领下,侯根生众望所归,当选为胜利村村长,并连任两届,历时六年。任职期间,他与会计于得河(于老双)默契配合,将“精益求精”的技艺从财务管理扩展到全村的发展规划中。他们共同处理村内大小事务,调解邻里纠纷,带领村民发展生产,将“为民服务”的承诺,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三、桑榆未晚:退岗不退色的“老党员”

2018年,因年龄限制,侯根生同志从村支部委员会正式退休。然而,“退休”只是身份的转换,而非责任的终结。他依然是村民心中那个信得过、靠得住的“老村长”。谁家有矛盾,还愿意请他评评理;村里有重要事务,年轻干部也常来听取他的意见。

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退岗不褪色,离位有作为”。这种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历经岁月打磨后,更为纯粹和动人的“为民服务”之技艺。

访谈后记:

访谈结束时,正值中秋明月高悬。侯根生老村长的一生,正如这轮明月,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他从记工员起步,在劳动中锤炼技艺,在服务中成就美德。他的故事,是“技艺精”与“劳动美”的完美融合,更是一笔激励后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侯根生这样的基层老党员、老干部,永远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楷模。

更新:2025-10-07 06:54:1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