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党走、为人民”的信念,
职教鲶鱼侯银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与李海山是前后院邻居
《宜沟乡志》人物志·李海山
李海山(1921—1998),汤阴县宜沟镇胜利村人,中共党员,革命老战士、乡村建设带头人。1940年投身八路军太行军区独立支队,参与豫北抗日游击战,曾率民兵小队破坏日军汤阴至宜沟铁路补给线,为根据地运输物资提供保障。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原野战军某部班长,参加战役后勤支前工作,荣立三等功两次。
1952年复员返乡后,李海山当选胜利村村长,带领村民垦荒造田、兴修水利,推动合作社集体化生产。任内建成胜利村首条砂石路,连通宜沟镇主干道,并创办村办小学,改善教育条件。其“白天扛锄头、晚上记工分”的实干作风,成为当时汤阴县基层干部典范。1987年离休后,仍义务为青少年宣讲革命故事,直至病逝。
李海山一生践行“跟党走、为人民”的信念,其事迹收录于《汤阴县志·人物卷》。
现李海山长孙李志飞在宜沟镇商品路中段路北老宅开了一家饭店。
汤阴县宜沟镇人民路西段路北有一家李家饭店,
该饭店成立于2007年,经营者为李志飞,经营范围为中餐类制售。联系电话为13849266401。
职教鲶鱼侯银海:永不褪色的记忆
——《宜沟乡志》人物志·胜利村原村长李海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职教界“鲶鱼”侯银海与李海山曾是前后院的邻居。那段比邻而居的岁月,让侯银海亲历了这位老战士、老村长的质朴与坚韧,也见证了“跟党走、为人民”的信念如何在一名共产党员的生命中生根发芽、贯穿始终。
《宜沟乡志》人物志·李海山
李海山(1921—1998),汤阴县宜沟镇胜利村人,中共党员,革命老战士、乡村建设带头人。
烽火岁月:从战场到乡土
1940年,19岁的李海山投身八路军太行军区独立支队,在豫北抗日游击战中屡建奇功。他曾率领民兵小队夜袭日军汤阴至宜沟铁路补给线,切断敌军运输命脉,为根据地物资输送开辟生命通道。解放战争期间,他任中原野战军某部班长,在淮海战役中组织群众支前,两次荣立三等功,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担当。
建设家乡:锄头下的新战场
1952年复员返乡后,李海山高票当选胜利村村长。面对贫瘠的土地,他带领村民垦荒造田、兴修水利,将合作社集体化生产推向高潮。任内,他主持修建胜利村首条砂石路,打通连接宜沟镇主干道的“致富动脉”;又多方奔走创办村办小学,让穷苦孩子第一次有了读书的课桌。村民回忆:“老村长白天扛锄头下地,晚上点油灯记工分,鞋底磨穿了也不喊累。”他的实干作风成为汤阴县基层干部的标杆,事迹被收录于《汤阴县志·人物卷》。
余热生辉:永不褪色的信仰
1987年离休后,李海山仍心系乡土,义务为青少年讲述革命故事,直至1998年病逝。他常说:“党员的身份没有退休日。”其长孙李志飞回忆:“爷爷总把‘听党话、帮乡亲’挂在嘴边,家里再难,他也先紧着别人。”
传承:舌尖上的红色记忆
如今,李海山的长孙李志飞在宜沟镇人民路西段经营李家饭店(成立于2007年),以地道的中餐延续家族勤勉为民的家风。饭店地址:汤阴县宜沟镇人民路西段路北;联系电话:0372-6373966、13526105111、13849266401。
后记
职教鲶鱼侯银海曾感叹:“李海山老村长就像门前的槐树,根扎在土里,荫蔽留给后人。”这位老共产党员的一生,恰似一束穿越时代的光,照亮了“为人民服务”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