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用匠心守护文化根脉的劳动者。在汤阴县宜沟镇,被誉为“邺南首镇”的这片土地上,“双头黄酿酒工艺”第五代传承人郭和平,正用一生的坚守,诠释着“技艺精·劳动美”的深刻内涵,让百年非遗“黄玉浆”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百年家业,一脉相承
郭氏家族与“双头黄”的渊源,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家族先祖郭老俊创办“福兴源”酒坊,开启了酿造“双头黄”黄酒的百年基业。郭文义的祖父郭仲元、父亲郭铎(生于1929年)均是这门技艺的忠实守护者。1974年,宜沟双头黄酒厂建成投产,郭铎凭借精湛技艺担任酿酒师,将家族工艺与集体生产相结合,让“双头黄”的名号更加响亮。如今,已逾九旬的郭铎仍精神矍铄,时常在自家作坊里指导儿子郭文义酿酒,父子相授的场景,成为非遗传承最动人的画面。
匠心守艺,赓续文脉
“双头黄”黄酒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酿造技艺,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郭铎在传承工艺的同时,始终致力于文化的抢救与整理。他历时多年收集、编撰《双头黄传说故事集》,让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得以留存;他积极筹建“双头黄酒文化陈列室”,将古老的酒器、配方、工艺流程一一展示,为后人搭建了了解非遗的重要平台。这份坚守也让他在2021年成功入选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实至名归。
作为第五代传承人,郭和平完美继承了父辈的匠心。他严格遵循以北方小米和稷米为主料的传统配方,恪守“浸米、蒸饭、发酵、压榨、陈酿”等复杂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酿出的“双头黄”黄酒色泽金黄、营养丰富、口感甘爽,被誉为“邺南黄玉浆”,是北方黄酒的杰出代表。
守正创新,香飘未来
在郭和平看来,传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坚守中创新。如今,河南宋派酒业在他的指导下,在传承百年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产品创新。他们推出了融合历史文化元素的礼盒装、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风味创新款等多种产品,让古老的“双头黄”既能走进寻常百姓家,也能在高端市场崭露头角,真正实现了“老树开新花”。
从清道光年间的“福兴源”酒坊,到如今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郭氏家族用五代人的坚守,让“双头黄酿酒工艺”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在这个庆祝国庆的特殊日子里,郭和平用他的匠心与劳动,书写着新时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邺南黄玉浆”必将香飘更远,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传统黄酒的独特魅力,让劳动之美、技艺之精在传承与创新中永续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