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原黄酒的代表,汤阴县宜沟镇“双头黄酒”以百年技艺为根、创新实践为翼,在时代浪潮中走出了一条老字号复兴之路,成为“邺南首镇”的文化名片与产业标杆。
一、守正:锚定百年技艺的文化根脉
双头黄酒的复兴,首先植根于对古法工艺与历史底蕴的坚守。
其技艺传承可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由宜沟镇酿酒师郭老俊开创,因以小米、稷米两种黄米为原料得名“双头黄”。一场火灾意外让烧焦的红冰糖融入配方,形成了酒液橙红透亮的独特风貌,这一工艺细节传承至今 。酿造中,稷米发酵、麦秸泥封坛等古法工序被严格保留,搭配本地古井泉水,成就了“香而不腻,甘醇提神”的风味特质,被载入《河南特产志》。
这份坚守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光绪帝途经宜沟镇品尝后题诗“邺南黄玉浆,色宝味美香”,将其带回京城;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特意问及此酒,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1974年“汤阴县双头黄酒厂”建成,实现规模化生产 。如今,第五代传承人郭和平、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铎等接力守护技艺,让这一2013年入选安阳市非遗名录的古老工艺延续生命力。
二、破局:政企合力破解发展困局
2014年,因投资方经营不善,双头黄酒厂陷入停产,老字号面临传承危机。2022年,宜沟镇政府主动作为,成为复兴的“助推器”:通过多次协商收回商标权与生产经营许可证,发动乡贤出资1200万元重启生产,同时提供厂房支持、手续简化等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快速恢复产能。
政企联动迅速激活了产业基础:新厂占地15亩,恢复了黄酒核心生产,同时拓展白酒生产线,形成黄酒年产能200吨、白酒300吨的规模,年产值预计达3500万元,产品重拾“河南老字号”“河南省优质产品”等荣誉。
三、创新:对接时代需求的活力引擎
在坚守古法核心的同时,双头黄酒以多维创新适配现代市场。
工艺创新上,企业引入标准化检测技术,在保留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素有“液体蛋糕”之称)的基础上,开发出低度健康酒款,契合当代消费对“健康饮酒”的需求。产业延伸层面,宜沟镇规划引资打造“双头黄生态健康旅游产业综合体”,开放手工酿造区供游客体验,实现“非遗+文旅”的深度融合。此外,企业还开发“岳飞家酒”等新产品,并将酒品作为外交礼品赠予国际友人,拓宽品牌边界。
从咸丰年间的小作坊到如今远销十余省份的特色产业,双头黄酒以“守正”扎根文化土壤,以“创新”打开发展空间。在宜沟镇“农商文旅融合”战略加持下,这坛承载着千年汤阴魂的“黄玉浆”,正成为中原黄酒复兴的鲜活范本。
从御道驿站的一口“冰糖焦香”,到国潮品牌的“微醺晚安酒”,双头黄酒用 160 余年证明:
“守得住传统,才酿得出未来;敢于颠覆,才能复兴。”
中原黄酒的复兴之路,正在宜沟镇这壶琥珀之光里,越陈越香。
中原黄酒的复兴之路在邺南首镇宜沟镇的“双头黄酒”案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作为中原黄酒的重要代表,双头黄酒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挖掘历史文化、优化工艺技术、创新产品形态,实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需求的融合,具体路径如下:
一、历史传承与文化根基
双头黄酒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道光年间的“福兴源”酒坊,其酿造技艺由郭氏家族代代相传。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头黄”以小米、稷米双主料发酵的独特工艺闻名,既保留了北方黄酒的甘爽风味,又形成了区别于江浙黄酒的地域特色。宜沟镇作为“邺南首镇”,自古便是商贸重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双头黄酒的品牌叙事提供了天然土壤,如镇内的忠义文化、诚信传统等,均被融入品牌文化中。
二、守正:非遗技艺的坚守与活化
非遗传承人的核心作用
94岁的非遗传承人郭铎一生致力于双头黄酒的技艺保护,不仅整理《双头黄传说故事集》、筹建文化陈列室,还通过收徒授艺确保技艺传承。其提出的“守正创新”理念,强调以传统工艺为根基,为复兴提供了方向。
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
双头黄酒采用双层常温发酵工艺,结合黄河水、本地小米与稷米,严格遵循古法酿造。例如,发酵周期长达49天,陶坛储酒、荷叶封坛等环节保留了传统风味,同时引入窑洞窖藏技术提升品质。
三、创新:品牌焕新与市场突破
产品创新与国潮化
河南宋派酒业以双头黄为基础,推出“鹅黄酒”“琥珀酒”等复原宋代名酒,并结合国潮设计开发桑葚玫瑰酒等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其包装融入宋代美学元素,通过抖音、联名IP等营销触达新消费群体。
技术升级与品类拓展
企业投资1200万元扩建生产线,引入现代生物技术降低嘌呤含量,解决传统黄酒“上头”问题,并尝试冰饮场景,打破“加热饮用”的固有认知。同时,开发白酒产品以扩大市场覆盖。
文化赋能与场景延伸
双头黄酒通过参与展会、打造“慢酒馆”体验场景,将饮酒与文化体验结合。例如,与文旅项目联动,突出宜沟镇的历史故事,强化“粮食魂”“传家宝”的品牌内涵。
四、行业启示与未来挑战
双头黄酒的复兴实践表明,区域黄酒品牌需立足“在地文化+工艺独特性”,通过“非遗活化+科技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然而,黄酒行业仍面临区域依赖、消费断层等挑战,需进一步推动全国化布局与年轻化营销。当前,双头黄酒已获“河南老字号”等荣誉,年产能达500吨,未来若能在高端化、场景创新上持续突破,或将成为中原黄酒复兴的标杆。
结语
宜沟镇双头黄酒的复兴之路,既是传统技艺的坚守,也是文化基因与市场需求的深度结合。通过“守正”筑牢根基、“创新”打开局面,中原黄酒正逐步走出地域限制,向全国市场及年轻群体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