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国庆献礼】二十四节气家本科普课程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5




                                                    二十四节气家本科普课程 

欢度国庆节,喜迎中秋节。这是,献给国庆节的一幅“中华文明通识教育图谱”,这是,赠送中秋节的一份“中国家庭科普教育厚礼”。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家本科普课程》。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先民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顺应农时而凝练出的时间智慧。从《尚书·尧典》中“四仲中星”的萌芽,到《淮南子·天文训》中系统的确立,再到融入历代历法并沿用至今,它不仅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更是贯通天地运行规律的自然科学体系。其科学价值,在于精准刻画地球公转与气候、物候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应用价值,跨越农事安排、民俗节庆、健康养生等多维生活场景;而其研学价值,则体现在以自然为课堂、以节气为线索,构建起跨学科融合、亲子共育的实践路径。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一座凝结中华文明基因的“立体的课”,养育,正可从研学二十四节气开始。

为助力孩子突破成长瓶颈、化解父母养育难题,我撰写了《养育》一书。在此基础上,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与“双休”政策,我又系统研发了围绕二十四节气的十门家本科普课程,涵盖礼仪、农事、天文、地理、探源、康养、历法、文学、艺术及应试等多个维度。本课程致力于在“双减”与“双休”背景下,为家庭教育与亲子共同成长提供一座内容丰富的“养育富矿”,通过亲子研学切实 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十四节气家本科普课程》的核心特色在于诠释“教育即关系”。在整个研学过程中,孩子担任“小导师”,父母则作为“老学员”,共同构建一种新型亲子学习关系。

本课程堪称《十万个为什么》的系统化延伸,是家本科普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创享。课程具备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科学性与高度的实操性。

每个节气课程如同一块知识拼图,最终拼接成一幅完整的认知图谱。课程不仅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更搭建起“知行合一”的学习平台,助力亲子在探索中,共同成长。

课程内容围绕“天、地、人”三大维度展开:“天”指向节气与天文历法体系,“地”关注地理物候变迁,“人”则聚焦亲子共同成长的教育实践创新,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温度。


在研学过程设计上,课程严格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设置“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反思”三阶段流程。每一环节均体现导师“思维引导”与“行动辅导”的主导性,以及学员“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实践拓展”的主体性。通过“体验卡”(从未知到已知的感受)、“探究卡”(从未行到知行的思辨)与“拓展卡”(从未通到精通的实践)三类学习工具,实现训练主线的贯穿。


 课程既帮助孩子衔接课本知识、拓展学科视野,更通过“小手拉大手长见识,大手拉小手学做人”的互动模式,达成亲子共育的目标。

 课程目标紧密对接二十四节气所涉及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思品、科学等学科核心素养,既强化知识链接与拓展,更注重在家庭研学中实现见识增长与品德共育。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课后的反思环节,将自然科学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引导亲子共同思考生命质量(轻松富足)、生存能力(勇于挑战)与生活状态(多姿多彩),彰显研学的深层意义与现实价值。

总而言之,《二十四节气家本科普课程》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系统解构为十大知识门类,具备以下三大优势:

普适性强:适配不同地域、不同条件的家庭,提供易于落地的实施方案;

互动性深:通过问题引导与实践创享,激发“小导师”与“大学员”之间的思维碰撞;

点睛之笔:在每节研学的反思总结中,融入凝练而富有传播力的金句,助推核心素养的内化与升华。


这套凝聚智慧与心血的课程体系,旨在以更完善的形态服务千万家庭,如同一幅面向未来的“中华文明通识教育图谱”,成为献给中国家庭科普教育的一份厚礼。

《二十四节气家本科普课程》大约80万字,没有按照学段和年龄段设计难易不同的梯度课程,父母可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选择一门课程,逐年研修。




愿二十四节气的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的亲子共学中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10月1日

更新:2025-10-01 05:09:1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