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侯银海 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新篇章 教材建设与课程创新研讨会将郑州启幕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18

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新篇章 教材建设与课程创新研讨会将郑州启幕

2025-09-17 08:27·职教鲶鱼侯银海

随着教育部政务服务平台近日公示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一个令人瞩目的趋势浮出水面: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专业申报量井喷式增长,总数高达137项,横跨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五大学科门类。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3203TK)成为最大热点,全国120所高校集中申报,充分彰显了低空经济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低空经济类专业教材建设及课程体系创新设计研讨会”即将于郑州召开,旨在为这一新兴学科奠定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石。

一、 时代召唤:低空经济专业建设的战略机遇

政策驱动与产业爆发:国家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深化,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遥感等产业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万亿级市场蓝海亟待开发。教育部新增专业方向的密集申报,正是对产业人才缺口的精准回应。

交叉融合属性凸显: 低空经济绝非单一技术领域,而是航空工程、人工智能、通信导航、交通管理、区域经济、政策法规**等多学科深度交叉的复杂系统。这要求专业建设必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

“五金”建设筑基: 会议明确将在筑牢“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新基建的前提下推进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对接。

二、 破局关键:研讨会五大核心议题与创新路径

本次会议将聚焦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核心痛点与未来方向,确立五大攻坚主题:

1. 构建产教融合型教材体系:

*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 汇聚高校学术权威与龙头企业技术专家,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

开发特色化系列教材:覆盖低空技术基础、运行管理、法规政策、经济分析、安全运维等核心领域,强调理论前沿性与实践案例(如适航认证、空域冲突仿真、无人机物流调度)深度嵌入。

2. 打造闭环式人才培养标准:

组建标准制定联合体: 遴选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校与行业标杆企业(如大疆、亿航、顺丰科技、民航科研院所)共同牵头。

构建“教材-实训-评价”三位一体标准体系:确保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到能力认证的全链条有标可依,推动学历证书与行业资格证书衔接互认。

3. 建设虚实结合的教学平台:

开发低空技术虚拟仿真与模拟教学系统:模拟空域动态管理、无人机编队控制、紧急故障处置等高风险或高成本场景,力争覆盖从认知实习到综合实训的全教学流程,解决实操训练场地与空域限制难题。

4. 推动职教能力“走出去”:

企业赋能“职教出海”:依托国内领先的低空产业实践,整合高校课程资源与认证体系,面向“一带一路”及新兴市场国家输出课程标准、教学资源与师资培训方案,开拓国际职教市场,提升中国低空教育全球影响力。

5. 锻造跨学科“双师”队伍:

建立教师能力提升长效机制:涵盖专项培训(如适航法规、空管系统)、企业挂职(深入研发、运维一线)、“双师课堂”(企业工程师进校授课)、专业研学(走访产业聚集区)。

成立跨学科培训专家库:整合航空、电子、计算机、交通、经济、法律等领域专家资源,为教师提供持续、系统的跨学科赋能支持。

三、 战略意义:塑造低空经济核心竞争力

郑州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从“专业增设”向“内涵建设”的实质性跨越:

破解人才瓶颈:通过系统化教材与课程输出,为产业爆发期储备既懂技术又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引领标准制定:中国有机会在全球低空教育规范形成初期,输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课程体系与认证标准。

强化产学研协同:以教材编写和实训平台为纽带,推动高校科研与企业技术攻关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

服务区域经济:结合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等区位优势,为地方低空产业(如物流枢纽、制造基地)提供定制化人才支撑。

> 低空经济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生态的竞争。当120所高校共同将目光投向天际线时,郑州这场聚焦“教材”与“课程”的研讨会,正是在为中国的“天空之城”浇筑最坚实的人才地基——它关乎技术落地的速度、产业升级的高度,更关乎我们在新一轮空域革命中能否掌握定义规则的话语权。产教融合的笔触落下之处,正是未来低空产业生态的轮廓初显之时。

低空经济类专业教材建设及课程体系创新设计研讨会即将在郑州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低空经济类专业教材建设及课程体系创新设计研讨会”将于2025年9月在河南郑州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应用型高校联盟与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主办,旨在通过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及科研课题开发,全面提升高校低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背景与意义:低空经济专业爆发式增长

根据教育部2025年度本科专业申报公示数据,全国高校申报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的数量达137项,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五大学科门类。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3203TK)最受关注,已有120所高校申报。这一现象凸显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也暴露出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教育部明确提出,需以“五金”建设(金专、金课、金师、金材、金地)为基础,构建产教融合型教材与课程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场景深度对接。

会议五大核心议题

本次研讨会聚焦五大主题,旨在系统性破解低空经济类专业建设难题:

成立产教融合型教材编写委员会

组建由高校教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教材编写团队,开发适应低空产业实际需求的系列教材,重点突出“场景化、项目化、模块化”特色,将无人机技术、空域管理、低空大数据等核心内容融入教学。

制定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标准

遴选牵头高校与企业,联合制定低空经济类专业建设指南及课程认证标准,构建“教材—实训—评价”闭环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占比(不低于40%),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作为教学资源。

搭建低空技术创新实践平台

联合低空经济产业园、无人机龙头企业(如大疆、极飞科技等),共建区域性实训基地,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覆盖低空飞行器设计、智能导航、空管系统等关键技术环节,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协同育人模式。

推动科研反哺教学

围绕低空经济热点领域(如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设立专项科研课题,鼓励师生团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形成“研—教—产”良性循环,加速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

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生态

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推动低空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经济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探索“低空+管理”“低空+数据科学”等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多元化人才储备。

预期成果与展望

此次研讨会预计将发布《低空经济类专业建设指南》及首批“产教融合型教材编写计划”,并启动“低空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等配套项目。通过凝聚高校、企业、政府多方共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郑州模式”,为我国低空经济从“跟跑”到“领跑”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9-17 14:00: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