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我系以“技能点亮前程 匠心成就未来”为主题,隆重举办了“优秀技能人才进校园宣讲活动”。活动特邀我系2011届数控加工专业优秀毕业生、商丘科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向军重返母校,为在校学子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技能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的精彩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一、 榜样归来:从青涩学子到创业先锋
姓名: 王向军
班级: 09机械3班
班主任:张锋老师
成长轨迹:
技能筑基: 商丘技师学院数控车工专业毕业,打下坚实专业技能基础。
职场淬炼: 毕业后入职南京沃天科技有限公司,从基层操作工做起,凭借精湛技艺与不懈钻研,成功晋升为技术骨干。
创业腾飞:怀揣梦想与积累,*,2021年毅然返乡创业,创立商丘科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成就斐然:公司在他的带领下稳健发展,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成为区域行业新锐。
二、 奋斗之声:技能为舟,奋斗作桨
王向军总经理深情回顾了在母校的学习时光,感恩师长教诲。他结合自身“技能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 的人生格言,分享了宝贵经验:
1. 技能是立身之本:他着重强调在校期间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正是凭借在母校练就的过硬数控加工本领,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制造业中站稳脚跟,为后续发展奠定不可替代的基石。“车间里的每一个零件,图纸上的每一条线,都是通向未来的阶梯。”
2. 匠心是卓越之魂:从操作工到技术员,再到企业掌舵人,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他鼓励学弟学妹培养“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产品都要有敬畏之心和极致追求。
3. 奋斗是成功之钥: 王向军生动讲述了在南京打工时主动加班学习设备维修、攻克技术难题的经历,以及在创业初期面对资金、市场等压力时永不言弃的故事。他坦言:“没有一夜成名的神话,只有日积月累的汗水。职场初期那段‘白天操作机床,夜晚研究图纸’的日子,是后来一切可能性的起点。”
4. 学习是终身之责:他特别指出,技术日新月异,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从掌握新设备到学习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是他和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他现场展示了随身携带的行业期刊笔记,引发全场掌声。
5. 感恩与回馈:他深情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表示愿意为学弟学妹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搭建校企合作桥梁,用实际行动回馈母校和社会。
三、 薪火相传:匠心精神激荡校园
宣讲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学子们踊跃提问:
新生李同学关注“如何克服技能学习瓶颈期”,王向军以自身练习数控编程至凌晨的经历作答:“重复千遍,其义自现。瓶颈是突破的前奏,熬过去就是新天地。”
学生张同学询问创业经验,王总坦言:“创业是技能的延伸而非替代,没有车间里摸爬滚打的五年,就没有今天办公室里的决策底气。”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是否威胁技工岗位”时,他举起手机展示公司新引进的智能检测设备:“机器取代的是重复劳动,无法取代拥有创新思维的手艺人。我们团队现在最缺的是能驾驭智能设备的高级技工!”
四、 点亮未来:技能报国,成就精彩人生
机电主任卫锋在总结中指出:“王向军校友的奋斗历程,是‘技能点亮前程,匠心成就未来’主题最生动的诠释。他的成功证明: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
奋斗精神永不过时: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是成才的关键。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优秀校友的榜样力量将激励更多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王向军的故事,是一部写在机床刻度盘上的奋斗史诗。当千万元年产值与技校毕业证在同一个生命轨迹中交汇,他让全校师生看见:技能不是人生的备选项,而是改变阶层的硬通货;工匠精神不止于车间,更是开拓商业疆域的利刃。这场宣讲会散场时,实训基地的机床仍在嗡鸣,而无数个“王向军”的种子,已在台下年轻技师的蓝图中悄然发芽——他们终将懂得,在这个智能时代,真正的铁饭碗不是某个岗位,而是长在掌心的老茧与刻进骨髓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