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农事】大寒岁底庆团圆,农事收官迎新春
【24节气之农事】大寒岁底庆团圆,农事收官迎新春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寒极转暖,辞旧迎新"为核心理念,聚焦大寒时节"鸡始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的物候特征与"农事收官,新春准备"的节律特点。通过观测冬季物候、参与年终农事、体验年俗准备等活动,引导学员理解冬春交替的自然规律,感悟农耕文化中慎终如始、迎新纳福的生命智慧。
一、 课程说明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但同时也预示着冬去春来的转折。中原地区有"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小寒大寒,杀猪过年"的农谚,生动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气候特征和农事特点。
从农业生产角度,大寒时节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农事收官阶段:全年农事活动的总结时期
新春准备关键期:春耕备耕的最后准备阶段
越冬管理攻坚期:作物防寒保暖的最关键时期
年俗农事交融期:农事活动与年节准备相结合
本课程将紧扣大寒节气"寒极转暖、辞旧迎新"的特点,通过系统的观测、实践和总结活动,让学员深入理解年终农事的深远意义,掌握越冬管理的核心技术,感悟慎终如始、迎新纳福的生活智慧。
二、 课程目标
1.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气象观测和物候记录,理解大寒时节的气候特征
探究极端低温条件下的作物防护原理
了解土壤冬季休养与春耕准备的科学关系
2. 实践操作目标
掌握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实用技术
学习年终农事总结和新春准备方法
实践传统年节食品制作技艺
3. 情感价值目标
小手拉大手长见识:培养孩子系统思维、总结反思和规划能力
大手拉小手学做人:传递慎终如始、迎新纳福、感恩自然的价值观
三、 课程流程
(一)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准备)
研学导师(孩子)准备:
知识储备
研究大寒气候特征:历史气温数据、物候规律
学习年终农事内容:越冬管理、春耕准备、年俗农事
了解传统年俗:腊月习俗、饮食文化、农事禁忌
物料准备
观测工具:最高最低温度计、土壤温度计、记录本
实践材料:防寒物资(秸秆、地膜)、育苗器材
教学材料:课件、活动卡片、安全装备
传统材料:腊八粥食材、春联材料
场地准备
设置观测点:露天场地、保护地对比
准备实践区:防寒实践区、育苗实践区
安排室内活动区:传统文化体验区
研学学员(家长)准备:
学习大寒相关知识和农事内容
准备防寒衣物和记录工具
收集家庭过年习俗资料
准备分享年终总结心得
(二)课中实施(时长:约150分钟)
1. 研学环节
环节一:自主体验"察寒知岁"(4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请思考:为什么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如何通过观察判断冬春转换的迹象?"
导师辅导行动:
测量记录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
观测记录作物越冬状态指标
寻找物候转换的早期迹象
绘制温度梯度变化图谱
环节二:合作探究"御寒迎春"(6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请探讨:最有效的防寒措施有哪些?如何为春耕做好最后准备?"
导师辅导行动:
防寒攻坚组:实施强化防寒措施
多层覆盖技术实践
应急防冻方案制定
防寒效果对比评估
新春准备组:开展春耕准备工作
种子消毒处理
育苗基质配制
农具最后检修
环节三:实践拓展"辞旧迎新"(5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请思考:年终总结有什么意义?传统年俗中蕴含哪些农耕智慧?"
导师辅导行动:
制作年度农事总结报告
学习传统年俗农事活动
实践年节食品制作技艺
制定新年生产计划
2. 研学作业
(1)体验卡
大寒日最低气温___℃,地表温度___℃,10cm地温___℃
实施防寒措施后温度提升___℃,效果最好的措施是___
观察到最早的春意迹象是___
(2)探究卡
分析不同深度地温差异的原因及对作物的影响
探讨年终农事总结对来年生产的意义
设计一个完整的春耕准备工作方案
(3)拓展卡
记录春节前后物候变化,绘制变化曲线
实践制作传统年节食品,记录文化内涵
制定家庭新年农事计划,包括目标和措施
(三)课后反思总结
请从以下维度进行深入总结:
生命质量(轻松富足)
在严寒中感受生命力的顽强和希望的温暖
通过年终总结获得成就感和新的期待
生存能力(勇于挑战)
掌握极端气候下的农事应对能力
学会系统总结和科学规划的方法
生活状态(多姿多彩)
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
在辞旧迎新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内涵
四、 作业答案
体验卡:
(实测数据),(参考值:地温比气温高2-3℃)
(实测数据),(参考值:多层覆盖效果最佳)
(观察记录),(参考:芽苞膨大、根系活动)
探究卡:
土壤导热性差形成温度梯度,影响作物根系活动和越冬安全
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生产计划,提高新年生产效益
应包括物资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等全方位方案
拓展卡:
物候变化应呈现逐步转暖的趋势
重点记录文化传承和工艺技巧
计划应具体可行,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课程实施要点:
安全保障
防寒保暖:准备充足的热饮和保暖设备
工具使用:严格执行工具使用规范
户外活动:控制户外活动时间,防止冻伤
时间安排
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户外活动
合理安排室内外活动交替
预留充足的总结分享时间
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记录评估学习效果
通过实践操作评估技能掌握
通过分享交流评估情感收获
课程寄语:
大寒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却孕育着最温暖的希望。让我们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通过认真总结感悟慎终如始的重要,通过精心准备体会未雨绸缪的价值,通过传统文化体验传承创新的意义。在理念上深化对农事规律的认识,在内容上内化传统智慧的精华,在行动上外化为具体实践,最终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