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农事】冬至阳生春又来,农闲修备待耕忙
【24节气之农事】冬至阳生春又来,农闲修备待耕忙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阴阳转换,蓄势待发"为核心理念,聚焦冬至时节"一阳初生"的物候特征与"休养生息,谋划来年"的农事特点。通过观测日影变化、参与农事准备、体验传统文化等活动,引导学员理解自然规律的循环往复,感悟农耕文化中顺应天时、蓄力待发的智慧。
一、 课程说明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恪遵宪度抄本》载:"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转折点。
中原地区有"冬至一阳生"、"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农谚,生动反映了冬至作为阴阳转换节点的天文意义和物候特征。从农业生产角度,冬至时节具有以下特点:
农事相对清闲:大田作物进入休眠期,户外农活减少
重要准备时期:积肥造肥、维修农具、规划来年生产
关键管理节点:越冬作物防冻、果树冬季修剪、设施农业保温
本课程将紧扣冬至节气"阴阳转换、黑夜最长、休养生息"的特点,通过系统的观测、实践和探究活动,让学员深入理解"冬至阳生"的自然规律,掌握冬季农事准备技能,感悟蓄力待发、谋划未来的人生智慧。
二、 课程目标
1.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圭表观测日影变化,理解冬至的天文意义和地球公转规律
探究冬季积肥的科学原理和有机物分解转化过程
了解越冬作物的生理特性和防冻保护措施
2. 实践操作目标
掌握日影观测和记录的科学方法
学习堆肥制作和农具保养维护技能
实践果树修剪和越冬作物防冻技术
3. 情感价值目标
小手拉大手长见识:培养孩子科学观察、系统思维和组织协调能力
大手拉小手学做人:传递顺应天时、未雨绸缪、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三、 课程流程
(一)课前准备
研学导师(孩子)准备:
知识储备
研究冬至天文知识:太阳高度角、日影变化规律
学习冬至农事内容:积肥原理、农具保养、越冬管理
了解冬至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民俗活动、饮食文化
物料准备
观测工具:圭表(可自制)、量角器、记录本、相机
实践材料:积肥原料(秸秆、粪肥等)、农具(锄头、剪刀等)
教学材料:课件、活动卡片、安全装备
场地准备
确定观测场地(开阔无遮挡)
准备实践区域(堆肥区、农具区)
制定安全预案和应急措施
研学学员(家长)准备:
学习冬至相关基础知识
准备保暖衣物和记录工具
收集家庭厨余用于堆肥实践
准备分享冬至家庭传统
1.
(二)课中实施
1. 研学环节
环节一:自主体验"测影知冬至"(3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请思考:为什么冬至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如何通过观测日影来理解地球运动?"
导师辅导行动:
指导安装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
记录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日照时长
观察冬季物候特征(落叶、休眠等)
绘制日影变化示意图
环节二:合作探究"冬藏蓄力"(45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请探讨:冬季积肥有什么优势?如何通过农事准备为春耕打好基础?"
导师辅导行动:
积肥实践组:学习堆肥原理,制作有机堆肥
配料比例:碳氮比25-30:1
温度控制:60-65℃最佳
翻堆时机:每周一次
农具保养组:学习农具维护保养
清洁去锈
上油防锈
刀刃打磨
木柄维护
环节三:实践拓展"谋划春耕"(3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请思考:如何根据冬至物候规划来年生产?传统农事智慧给我们什么启示?"
导师辅导行动:
制定来年种植计划(作物选择、时间安排)
学习果树冬季修剪技术
制作冬至农事日历
体验冬至传统文化(制作冬至面)
2. 研学作业
(1)体验卡
冬至正午日影长度___厘米,与夏至相差___厘米
今日日出时间___,日落时间___,日照时长___小时___分钟
堆肥堆初始温度___℃,翻堆后温度___℃
(2)探究卡
分析冬至日影最长的天文原理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讨不同地区冬至农事差异的原因
设计一个越冬作物防寒实施方案
(3)拓展卡
连续记录一周日照时间变化,绘制变化曲线图
实践制作传统冬至美食,记录制作过程
访谈长辈,收集本地冬至农谚和习俗
(三)课后反思总结
请从以下维度分享收获:
生命质量(轻松富足)
在冬至的宁静中体会"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哲理
通过农事准备获得对未来的确定感和安全感
生存能力(勇于挑战)
掌握通过天文观测判断农时的能力
学会利用农闲时节进行生产准备的方法
生活状态(多姿多彩)
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在季节轮回中感受生活的韵律美
四、 作业答案
体验卡:
(实测数据),(参考值:相差约2倍)
(实测数据),(参考值:约9-10小时)
(实测数据),(参考值:50-65℃)
探究卡: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低;影响作物休眠期和春耕时间安排
纬度差异导致气候条件不同,农事安排存在地域特色
应包括覆盖保温、合理灌溉、防风措施等具体方案
拓展卡:
日照时间应呈现逐渐延长的趋势
重点记录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
注意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谚和习俗
课程寄语:
冬至虽是一年中最长的黑夜,却孕育着新生的希望。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通过观测日影理解宇宙规律,通过农事准备感悟未雨绸缪,通过传统文化体验天人合一。在理念上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内容上内化传统智慧的精华,在行动上外化为具体实践,最终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