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农事】芒种时节忙收种,农事关键在双抢
【24节气之农事】芒种时节忙收种,农事关键在双抢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忙收忙种,时不我待"为核心理念,聚焦芒种时节"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的物候特征与"抢收抢种,龙口夺粮"的农事要务。通过参与夏收夏种、学习农时管理、体验传统智慧等活动,引导学员理解农事时令的重要性,感悟农耕文化中珍惜时光、精耕细作的生产智慧。
一、 课程说明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上正是夏熟作物收获和秋熟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因此又称"忙种"。中原地区有"芒种忙,麦上场"、"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农谚,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农业生产角度,芒种时节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夏收关键期:小麦等夏熟作物成熟收获
2. 夏种紧迫期:秋熟作物播种的最后时限
3. 田间管理重要期:春播作物进入生长关键期
4. 天气多变期:暴雨、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
本课程将紧扣芒种节气"忙收忙种、龙口夺粮"的特点,通过系统的实践和探究活动,让学员深入理解农时的重要性,掌握抢收抢种的关键技术,感悟珍惜时光、精耕细作的生产智慧。
二、 课程目标
1. 科学探究目标
• 通过观测作物成熟度,理解芒种时节的物候特征
• 探究不同作物的收获和播种技术要求
• 了解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实践操作目标
• 掌握夏收作物的收获技术
• 学习夏种作物的播种方法
• 实践田间管理的基本技能
3. 情感价值目标
• 小手拉大手长见识: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统筹协调能力
• 大手拉小手学做人:传递珍惜时光、把握时机、勤劳作的价值观
三、 课程流程
(一)课前准备
研学导师(孩子)准备:
1. 知识储备
◦ 研究芒种气候特征:温度、降水特点
◦ 学习夏收夏种农事内容:收获、播种技术
◦ 了解传统芒种习俗:煮梅、送花神等
2. 物料准备
◦ 收获工具:镰刀、篮子、手套
◦ 播种工具:锄头、种子、测量工具
◦ 观测工具:温度计、湿度计、记录本
3. 场地准备
◦ 确定收获地块:选择成熟作物
◦ 准备播种地块:整地作畦
◦ 安排活动区域:确保安全便捷
研学学员(家长)准备:
1. 学习芒种相关知识和农事内容
◦ 阅读芒种农事资料
◦ 了解夏收夏种技术要求
◦ 学习农事安全知识
2. 准备实践装备和记录工具
◦ 穿着适合田间劳动的服装
◦ 准备防晒防暑用品
◦ 携带记录本和相机
3. 收集当地农谚和习俗
◦ 记录地方性芒种农谚
◦ 了解传统芒种习俗
◦ 准备分享农业生产经验
(二)课中实施(时长:约150分钟)
1. 研学环节
环节一:自主体验"察芒知种"(40分钟)
• 导师引导思维:
"请思考:如何判断作物是否成熟?芒种时节的天气对收种有什么影响?"
• 导师辅导行动:
1. 指导观察作物成熟特征:
■ 小麦:穗色金黄,籽粒硬化
■ 油菜:角果变黄,籽粒变黑
2. 测量田间温湿度数据
3. 记录天气状况及影响
4. 学习收获时机的判断方法
环节二:合作探究"抢收抢种"(60分钟)
• 导师引导思维:
"请探讨:为什么要抢收抢种?如何提高收种效率?"
• 导师辅导行动:
1. 收获组:开展夏收实践
■ 学习安全使用收获工具
■ 掌握收割、捆扎、脱粒技术
■ 实践收获后的晾晒储存
2. 播种组:进行夏种实践
■ 学习整地作畦标准
■ 掌握播种深度和密度
■ 实践覆土镇压方法
3. 管理组:开展田间管理
■ 学习中耕除草技术
■ 掌握追肥施肥方法
■ 实践病虫害防治
环节三:实践拓展"龙口夺粮"(50分钟)
• 导师引导思维:
"请思考: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传统农耕智慧给我们什么启示?"
• 导师辅导行动:
1. 学习灾害天气应对措施
2. 实践传统农事智慧:
■ 学习看云识天气
■ 掌握农事谚语应用
3. 制定抢收抢种计划
4. 体验芒种传统习俗
2. 研学作业
(1)体验卡
1. 芒种时节气温___℃,湿度___%
2. 收获小麦___斤,播种面积___平方米
3. 观察到作物成熟特征___
(2)探究卡
1. 分析抢收抢种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 探讨不同作物的收获和播种技术要点
3. 设计一个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方案
(3)拓展卡
1. 记录一周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
2. 实践制作传统芒种食品
3. 制定作物生长管理计划
(三)课后反思总结
请从以下维度分享收获:
生命质量(轻松富足)
• 在忙碌中体会收获的喜悦和播种的希望
• 通过劳动实践感受生活的充实
生存能力(勇于挑战)
• 掌握抢收抢种的关键技术
• 学会应对突发天气情况
生活状态(多姿多彩)
• 将传统农事与现代生活结合
• 在忙碌中感受生活的丰富
四、 作业答案
体验卡:
1. (实测数据),(参考值:气温25-30℃)
2. (实测数据),(参考值:根据地块大小)
3. (观察记录),(参考:籽粒饱满、颜色变化)
探究卡:
1. 避免灾害损失,保证作物生长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
2. 收获:适时抢收;播种:深度适宜、密度合理
3. 应包括预警、防护、补救等综合措施
拓展卡:
1. 记录应完整准确,体现天气与农事关系
2. 重点记录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3. 计划应具体可行,有管理措施
课程实施要点:
1. 安全保障
◦ 工具使用安全规范
◦ 防暑降温措施到位
◦ 应急救护准备充分
2. 时机把握
◦ 选择晴好天气进行
◦ 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 合理安排活动顺序
3. 效果评估
◦ 通过实操考核技能掌握
◦ 通过观察记录评估学习效果
◦ 通过分享交流评估情感收获
课程寄语:
芒种时节,忙而不乱,正是展现农耕智慧的时刻。让我们在这忙碌的时节里,通过亲手实践体会农事的艰辛与重要,通过仔细观察理解时令的精准与奇妙,通过用心感悟体验传统的深厚与创新。在理念上深化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在内容上内化精耕细作的要求,在行动上外化为具体实践,最终实现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的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