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24节气之农事】春雨贵如油:润物无声,麦田春管正当时

作者:AI生成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55

24节气之农事春雨贵如油:润物无声,麦田春管正当时 

一、课程说明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冬季干燥少雨的天气结束,降水开始增多,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萌动生长。此时,中原大地的小麦即将进入“返青”关键期,对水肥的需求极为迫切,故有“春雨贵如油”的农谚。本课程以“雨水”节气为情景,聚焦“水”对农业生产的核心价值,引导家庭探究水分管理、小麦春管及春耕备播的智慧。通过角色互换的研学模式,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课本中的地理、生物、物理知识,让家长在体验中感受农耕文化的精深,共同完成一场关于生命、生长与生存的实践课。

二、课程目标

以新课标科学教育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以下目标:

1. 知识内化与迁移: 引导“研学导师”(孩子)将科学课中“植

物的生长条件”、“水的循环”,语文课中的相关诗词,与雨水节气的农事实践相连接,并能向家长清晰讲解。

2. 探究能力与思维发展: 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操作,培养

“导师”与“学员”提出农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验证实践效果的科学探究思维与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升华:

小手拉大手长见识: 孩子以科学视角解读“春雨贵如油”,带领家长深度理解水资源在农业中的战略意义和农民的智慧。

大手拉小手学做人: 家长以陪伴和协作的姿态,向孩子学习新知,并传递珍惜资源、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美好品德。

三、课程流程

(一)课前准备

研学导师(孩子)准备:

1.知识储备: 查阅资料,理解“雨水三候”(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重点研究“雨水”与冬小麦“返青”的关系;学习“保墒”、“追肥”等农事概念;搜集关于春雨的农谚(如“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和诗词。

2.物料准备: 准备研学任务卡(三卡)、笔、卷尺/直尺(测量麦苗高度)、手机(查询天气和记录)。

3.场地与问题预设: 提前勘察场地,思考可以向学员提出的问题(如“这片麦田看起来缺水吗?”)。

4.教学规划: 构思如何讲解和演示“测墒情”、“模拟降雨灌溉”等活动。

研学学员(家长)准备:

1.心态准备: 继续保持“学员”的谦逊与好奇,鼓励孩子主导,自己做好辅助和安全保护。

2.工具准备: 协助准备小铲子、矿泉水瓶(瓶身扎孔可制简易洒水壶)、肥料(几粒复合肥即可用于教学)。

3.安全与后勤: 准备防水鞋具,确保田间活动安全;负责全程影像记录。

(二)课中实施(时长:约90-120分钟)

1. 研学环节

环节一:自主体验——“察墒情,探春水” (2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学员您好,欢迎进入雨水课堂。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请您用手摸一摸不同地方的土壤(麦田里、树根下、路边),感觉它们的干湿程度一样吗?哪一种‘渴’了?”

导师辅导行动: 引导家长用“手捏法”感受土壤墒情——能捏成团且落地散开,为适宜;捏不成团则缺水;捏成团但粘手则水分过多。讲解“墒情”是决定春管措施的关键。

环节二:合作探究——“施春肥,助返青” (4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看这些麦苗,是不是比冬天更绿了?这就是‘返青’。它现在最需要‘喝水’和‘吃饭’,我们如何帮它科学地补充营养呢?”

导师辅导行动:

实践1(模拟追肥): 在麦田或农耕园,导师讲解“返青肥”的重要性。然后演示“穴施”或“条施”的方法(用小铲在作物旁挖个小坑,放入几粒肥料再覆土),并辅导学员一起操作,讲解这样比随手撒更高效、更环保。

实践2(模拟灌溉): 使用自制洒水壶,进行“模拟降雨”式灌溉。对比“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用瓶子直接浇在根部)的优劣,讲解节水农业的理念。

讲解地域性: “在我们中原,雨水前后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期。但在南方,农民伯伯可能已经开始准备播种早稻了,水田里又是一番忙碌景象。”

环节三:实践拓展——“清沟渠,防春涝” (30分钟)

导师引导思维: “雨水节气降水增多,但如果雨水太多排不出去会怎么样?‘尺麦怕寸水’又是什么意思?”

导师辅导行动:

清沟实践: 在庭院或农耕园,寻找或挖掘一条小的排水沟。导师和学员合作清理沟内的杂草、石块,保证水道畅通,讲解此举是为了防春涝,保证作物根系呼吸。

谚语解读: 共同解读“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等农谚,体会古人农事安排的智慧。

2. 研学作业(三卡通关)

请“导师”与“学员”共同讨论完成。

(1)体验卡(从未知到已知)

今天我用手测“墒情”,发现(地点)________的土壤最湿润,________的土壤最干燥。

“雨水三候”中“草木萌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贵如油”这句农谚,我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卡(从未行到知行)

思辨: 为什么给小麦追肥时,建议“穴施”或“条施”而不是直接撒在表面?(从肥料吸收效率和环保角度思考)

比较: 比较“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两种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雨水”节气后节水农业的理念?为什么?

应用: 如果未来一周都是晴天,我们刚施了肥的小麦田应该采取什么农事措施?如果未来一周都是雨天,又该怎么做?

(3)拓展卡(从未通到精通)

观察家: 连续观察记录我们清理过的小水沟在未来一场雨后的排水情况,画图说明它是如何工作的。

1.设计师: 设计一个家庭阳台节水灌溉小装置(画出示意图),并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2.传承人: 采访一位老农或查阅资料,了解除了小麦春管,我们中原地区在“雨水”节气还有哪些重要的农事活动?(例:果园修剪、春耕备播)记录下来。

(三)课后反思总结

请“导师”和“学员”分享今日收获:

生命质量(轻松富足): 今天我们是否体会到了用心观察和照料生命所带来的内心充盈感?是否对“水”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与珍惜?

生存能力(勇于挑战): 今天,我们是否学会了判断墒情、科学施肥和排水这些实用的生存技能?在合作中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生活状态(多姿多彩): 这次活动为我们家庭的周末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新体验?是否让我们更愿意走进自然,关注脚下的土地和餐桌上的粮食?

四、作业答案参考(供导师辅导使用)

体验卡:

1.(根据实际观察填写,如:树根下;路边的)

2.草木随着大地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3.春天的雨水像油一样宝贵,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意思对即可)

探究卡:

1.穴施/条施可以减少肥料挥发和流失,让肥料集中在作物根部,更容易被吸收,提高利用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精准滴灌更符合。因为它直接将水送到植物根部,极大减少了水的蒸发和深层渗漏的浪费,节水效果显著。

3.晴天:需要及时灌溉,保证水分充足,促进肥料溶解吸收。雨天:需要注意查看田间排水情况,防止积水烂根。

拓展卡:(无标准答案,鼓励创新和实践。)

1.(实践性作业)

2.例:用一个大塑料瓶瓶盖扎孔,倒置插入花盆土壤中,实现缓慢渗漏灌溉。

3.备耕(检修农机具、精选良种)、果园管理(果树修剪、施肥)、蔬菜育苗(为露地种植做准备)等。

祝您和广大家庭在这场“雨水”研学中,既能感受到春雨的润泽之美,也能领悟到农事管理的科学之智!

更新:2025-09-10 15:59:1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