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课程】小满·未满的智慧——健脾防湿药膳工坊
【养育课程】小满·未满的智慧——健脾防湿药膳工坊
核心理念:小满“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养生重在 健脾祛湿、防病未然
课程说明:紧扣小满节气 “湿热始升、脾胃易滞” 特点,通过三候认知(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药食探究(薏米/山药/陈皮)、秘方实践(四神汤/祛湿茶),落实“未病先防”中医智慧。
课程目标(新课标科学素养)
维度 |
幼儿园(3-6岁) |
小学(7-12岁) |
初中(13-15岁) |
科学观念 |
感知食材形态变化(K-PS1-1) |
理解湿度对植物的影响(3-ESS2) |
分析药性配伍原理(MS-LS1-7) |
探究实践 |
安全制作简易药膳 |
设计祛湿食材对比实验 |
计算古方配比误差值 |
态度责任 |
养成“饮食七分饱”习惯 |
传承节气养生谚语 |
辩证看待药材炮制影响 |
课程流程(90分钟):
🌿 一、自主体验·小满三候探秘(20分钟)
· 认知导入:动态节气图展示小满三候(动画:苦菜生长/靡草枯萎/麦穗灌浆)
· 分龄任务:
幼:触摸“防湿五珍”盲袋(薏米/山药/白扁豆/茯苓/陈皮),用形容词描述触感
小:测试食材吸水性(称重对比:干薏米 vs 水发薏米)
初:显微镜观察 山药黏液蛋白(理解黏膜保护原理)
🍵 二、合作探究·药膳秘方工坊(40分钟)
分龄秘方实践(成品可带走)
| 学段 | 药膳项目 | 核心技能 | 秘方要点 |
| 幼 | 四神汤米糕 | 模具压制成型 | 山药+莲子+芡实+茯苓 等量 |
| 小 | 祛湿五谷茶包 | 电子秤精准称量 | 炒薏米30g+赤小豆20g+陈皮5g |
| 初 | 小满健脾饮 | 配伍禁忌分析 | 荷叶3g+山楂5g+甘草1g(忌空腹) |
🌧️ 三、实践拓展·防湿行动(30分钟)
1. 校园除湿行动:
o 幼:给花盆铺陶粒防积水(实践“土燥防湿”)
o 小:测量草地/水泥地湿度(红外测温仪对比)
o 初:设计“雨水花园”坡度模型(理解“排水防涝”)
2. 家庭药膳推广:录制30秒秘方讲解视频(扫码生成专属二维码贴于茶包)
课程作业卡+答案
📝 研学卡(基础认知)
1.
Q:小满为什么吃“苦菜”?(幼)
A:苦菜含苦味素(如蒲公英醇),能唤醒懒惰的脾胃帮助消化。
2.
Q:薏米为什么要炒制?(小)
A:生薏米寒性伤脾,炒后变温性更利祛湿(初中:淀粉糊化降低刺激)。
3.
Q:画出小满三候中任意一候(通答)
A:参考图例:🌾麦穗低垂/🌿苦菜开花/🍂靡草枯黄
🔍 探究卡(科学思维)
1.
Q:山药黏液蛋白的作用(初)
A:包裹胃黏膜减少刺激,促进消化酶分泌(实验:黏液+醋不沉淀)。
2.
Q:设计实验证明陈皮助消化(小)
A:对比组:①肉块+清水 ②肉块+陈皮水 → 观察腐化速度差异。
3.
Q:为什么小满要“防未湿”?(通答)
A:此时湿度未达峰值,提前祛湿可防长夏湿疹/食欲不振(中医治未病)。
🚀 拓展卡(生活迁移)
1.
Q:为家人设计三日防湿早餐(初)
A:周一薏米粥/周二山药饼/周三陈皮小米粥(忌绿豆等寒凉食材)。
2.
Q:拍三种“天然除湿机”植物(小)
A:芦苇(水边吸湿)、龟背竹(蒸腾作用强)、艾草(驱湿虫)。
3.
Q:记录三天餐前饥饿感(幼)
A:用😊(饿)/😐(不饿)/😣(胀)记录,实践“七分饱”。
反思总结
维度 |
幼儿园收获 |
小学收获 |
初中收获 |
生命质量 |
知道“吃对食物不生病” |
理解药膳性味平衡 |
掌握体质辩证配膳 |
生存能力 |
安全使用食材模具 |
独立配制基础茶包 |
解决家庭防湿问题 |
生活状态 |
餐前观察饥饿度 |
主动制作节气药膳 |
制定四季养生计划 |
安全与实施支持:
1. 差异化工具:
o 幼:硅胶压模器(防割伤)
o 初:玻璃量筒配防溅护目镜
2. 文化渗透:
o 小满谚语卡:“小满防湿旱,粮仓不会扁”
o 中医口诀:“祛湿先健脾,脾健湿自去”
3. 评价机制:
o 通关勋章:🌱小满萌芽章(基础任务)→ 🌿健脾达人章(拓展挑战)
教师锦囊:
· 秘方顺口溜:“小满湿热脾胃堵,四神米糕补脾土,五谷茶包防未湿,健脾饮里甘草护”
·
安全重点:幼儿园禁用细小药材(改用整粒薏米),初中生操作炒制需防火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