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课程】“夏养·食光”——立夏药膳探秘之旅

【养育课程】“夏养·食光”——立夏药膳探秘之旅
*(适用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集体实践 | 时长:90分钟 | 地点:校园/研学基地厨房生态区)*
一、课程说明
以 “节气为纲,食养为方” 为主线,通过 “五感体验→科学探究→生活应用” 三阶实践,引导学生认知立夏“增酸减苦,护心养阳”的养生智慧,掌握3种立夏药膳配方,理解“药食同源”文化内涵。
二、课程目标(新课标科学素养)
核心素养 |
具体目标 |
科学观念 |
理解立夏节气特征(气温/湿度/生物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 |
科学思维 |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材药用属性(如绿豆VS薏米解暑效果) |
探究实践 |
动手制作立夏养生膳,完成跨学段协作任务 |
态度责任 |
培养节气文化保护意识,建立“治未病”健康理念 |
三、课程流程
第一阶段:自主体验·识夏(25分钟)
· 【自然观察】 分组收集校园立夏物候证据(蚯蚓出土/槐花香/蚂蚁搬家)
· 【感官实验室】 闭眼辨识立夏“五味”食材:酸(山楂)、苦(莲子)、甘(红枣)、辛(姜)、咸(海带)
· 【民俗初探】 体验“立夏秤人”习俗(幼儿园用卡通体重秤,初中生计算BMI健康值)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探夏(35分钟)
· 【药食解码】 分组研究药食同源材料包:
*幼儿园:匹配食材与功效卡片(莲子→安神)
*小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茯苓/山药淀粉结构
初中生:检测pH值理解“酸味生津”原理
·
【秘方破译】 协作完成“立夏三宝”配方拼图:
✅ 安神羹(百合+莲子+枸杞)
✅ 解暑饮(乌梅+山楂+甘草)
✅ 祛湿粥(薏米+红豆+山药)
第三阶段:实践拓展·养夏(30分钟)
· 【膳房小匠】 分组制作简易立夏膳(安全提示:幼儿园用预煮食材组装)
*低龄组:拼装五色养生果盘(樱桃/桑葚/枇杷/黄瓜/鸡蛋)
高龄组:熬煮解暑酸梅汤(电磁炉+计时器控温)
· 【家庭药箱】 设计“我家立夏养生方案”(绘制食谱/药材存储建议)
四、课程任务卡
研学卡(基础认知)
1. 立夏三候中“蚯蚓出”说明土壤______升高?
2. 连线题:莲子—( )/ 薏米—( ) [a.祛湿 b.安神]
3. 你尝到的酸味食材能预防立夏哪种不适?______
探究卡(科学思维)
1. 为什么立夏要“增酸”?用pH试纸测柠檬汁/糖水说明
2. 设计实验:对比绿豆汤/冰可乐的降温持久度
3. 分析“立夏吃蛋”习俗的科学依据(蛋白质/微量元素)
拓展卡(生活应用)
1. 为爷爷设计护心茶方(可选:丹参/麦冬/红枣)
2. 拍摄家庭“凉拌马齿苋”制作vlog(野菜药用说明)
3. 查资料说明:为何立夏忌吃动物内脏?
五、反思总结
维度 |
引导问题 |
跨学段输出形式 |
生命质量 |
药膳如何调节夏季身体平衡? |
幼:画“舒服的身体” / 中:写健康日志 |
生存能力 |
野外哪些植物可作解暑药? |
制作校园药用植物警示手册(勿误食) |
生活状态 |
二十四节气养生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
录制“节气养生倡议”短视频 |
六、作业答案参考
研学卡:1.地温 2.莲子-b/薏米-a 3.食欲不振
探究卡:1.酸味刺激唾液分泌助消化 2.绿豆汤含矿物质维持渗透压 3.蛋含硒元素抗氧化
拓展卡:1.例:麦冬3g+红枣2颗(清心养阴) 3.动物内脏胆固醇高加重心血管负担
课程资源包
· 药膳工具:便携pH试纸/电子秤/药材标本盒
· 安全贴士:过敏源筛查表/热食操作防护手套
·
延伸活动:种植薄荷/紫苏(易成活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