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课堂】小寒·蛰藏令——温元固本药膳工坊

【养育课堂】小寒·蛰藏令——温元固本药膳工坊
核心理念:小寒“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养生重在 温肾助阳、暖中防冻、静待春生
课程说明:聚焦小寒节气 “寒邪至极,阳气内蛰” 的物候特点,结合三候认知(雁北归/鹊筑巢/雉鸣春)、温元药食探究(羊肉/桂圆/黑豆)、秘方实践(三黑粥/姜桂羊肉汤),掌握“温补命门,固护元气”的深冬养生智慧。
课程目标(新课标科学素养):
维度 |
幼儿园(3-6岁) |
小学(7-12岁) |
初中(13-15岁) |
科学观念 |
感知水冰转化(K-PS1-4) |
理解生物抗寒机制(3-LS4-3) |
分析人体棕色脂肪产热(MS-LS1-7) |
探究实践 |
制作简易暖元食品 |
设计食材抗冻实验 |
测算食物热效应值 |
态度责任 |
养成“晒背采阳”习惯 |
传承“腊八粥”民俗 |
辩证看待“冬补与冬练” |
课程流程(90分钟):
❄️ 一、自主体验·极寒侦察局(20分钟)
· 情境导入:液氮冻玫瑰实验(鲜花浸液氮→轻敲碎如冰晶)
· 分龄任务:
幼:触摸“暖元三宝”盲盒(黑豆/桂圆干/肉桂棒 辨形态)
小:测试抗冻性(黑豆泡水vs未泡 → 冷冻后观察表皮裂纹)
初:显微镜观察 桂圆多糖凝胶(理解细胞抗冻原理)
🍲 二、合作探究·蛰藏秘方工坊(40分钟)
分龄秘方实践(成品可食用)
| 学段 | 药膳项目 | 核心技能 |
秘方要点 |
| 幼 | 桂圆五福粥 | 安全搅拌(黑米+糯米+桂圆+枸杞+红枣) | 电饭煲集体熬煮 |
| 小 | 古法三黑糕 | 控温烘制(黑芝麻50g+黑豆粉30g+黑米20g)| 蜂蜜粘合压模定型 |
| 初 | 姜桂羊肉暖身汤 | 精准配伍(羊肉400g+生姜50g+肉桂5g) | 加黄酒20ml去膻增香 |
☀️ 三、实践拓展·固元行动(30分钟)
1. 校园采阳行动:
o 幼:给树木贴“阳光卡”(锡纸剪太阳符号反射光照)
o 小:测量体表受阳区(后颈/腰背/小腿 → 紫外线感应卡显色)
o 初:设计“采阳呼吸法”(10点面南深呼吸,意守命门)
2. 家庭藏精计划:制作“小寒能量砖”(黑豆+核桃+枸杞压块,象征元气储备)
课程作业卡+答案
📝 研学卡(基础认知)
1.
Q:小寒为什么吃“腊八粥”?(幼)
A:粥里藏着太阳种子,吃完身体暖烘烘(初中:杂粮缓释碳水维持体温)。
2.
Q:羊肉汤加肉桂的科学作用?(小)
A:肉桂醛扩张血管,加速羊肉热量传递(实验:加肉桂汤体感暖时缩短5分钟)。
3.
Q:画出“鹊始巢”场景(通答)
A:参考图例:🌲鹊衔枯枝/❄️雪压松梢/🏠巢形如碗
🔍 探究卡(科学思维)
1.
Q:黑豆“抗冻”的生化证据(初)
A:黑豆球蛋白降低细胞冰点,-15℃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提升40%(对照组30%)。
2.
Q:设计“晒背补阳”实验(小)
A:对比组:①穿深色外套晒背 ②穿浅色外套晒背 → 热敏贴记录背部温度升幅。
3.
Q:为什么小寒要“练太极”?(通答)
A:缓慢运动激活棕色脂肪产热,耗能少暖身强(初中:太极1小时体温升0.8℃)。
🚀 拓展卡(生活迁移)
1.
Q:为夜班族设计暖元餐(初)
A:晚餐三黑粥+睡前桂圆茶+凌晨姜枣膏(忌生冷咖啡)。
2.
Q:拍三种“天然抗寒动物”(小)
****A**:北极熊(皮下脂肪厚)/ 企鹅(羽毛锁空气层)/ 林蛙(体内蓄甘油)。
3.
Q:记录三天手足回暖速度(幼)
A:用⏱️(快)/⏳(中)/⌛(慢)记录,实践“踩黄豆”(足底按摩)。
反思总结
维度 |
幼儿园收获 |
小学收获 |
初中收获 |
生命质量 |
知道“吃黑色食物不怕冷” |
理解生物抗冻机制 |
掌握棕色脂肪激活策略 |
生存能力 |
安全熬煮杂粮粥 |
独立配伍温阳药膳 |
开发能量储备食品 |
生活状态 |
主动晒背采阳气 |
养成晨练太极习惯 |
建立人体热能管理系统 |
安全与实施支持:
1. 差异化工具:
o 幼:硅胶搅拌勺(防烫)
o 初:电子控温烤箱(±5℃)
2. 文化渗透:
o 小寒谚语卡:“小寒胜大寒,三黑固元关,桂圆守心血,姜桂驱冰寒”
o 中医口诀:“寒极阳动雁北乡,温补命门是总纲,羊肉姜桂通百脉,静藏待春万物昌”
3. 评价机制:
o 通关勋章:❄️抗寒小卫士(基础任务)→ ☀️固元大师(创新应用)
教师锦囊:
· 秘方口诀:“小寒冻透天地僵,五福粥里藏暖阳,三黑糕补先天本,姜桂羊汤通督忙”
· 安全重点:① 液氮实验教师操作 ② 黄酒替换方案(醪糟汁)
配套资源包:
① 三候观察盒:鹊巢模型(幼)、雉鸟羽毛(小初)
② 能量砖模具:可拆卸式(刻“元”“精”“气”字样)
③ 药食材料包:
· 幼:即食桂圆肉+熟黑米
·
初:肉桂棒+黄酒烹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