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课程】小暑·伏前备战令——解暑宁心药膳工坊

【养育课程】小暑·伏前备战令——解暑宁心药膳工坊
核心理念:小暑“温风至,蟋蟀居宇”,养生重在 清热解暑、静心养脾
课程说明:聚焦小暑节气 “暑湿熏蒸、心火易旺” 特点,通过三候认知(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解暑药食探究(绿豆/莲子/荷叶)、秘方实践(三豆饮/莲心茶),掌握“以食代药”的防暑智慧。
课程目标(新课标科学素养)
维度 |
幼儿园(3-6岁) |
小学(7-12岁) |
初中(13-15岁) |
科学观念 |
感知温度变化(K-PS3-1) |
理解蒸发散热原理(4-PS3-4) |
分析电解质平衡(MS-LS1-7) |
探究实践 |
制作简易防暑品 |
设计降温对比实验 |
计算汗液盐分流失量 |
态度责任 |
养成主动饮水习惯 |
传承午休养心传统 |
辩证看待冷饮利弊 |
课程流程(90分钟):
☀️ 一、自主体验·小暑三候解码(20分钟)
· 情境导入:热成像仪对比树荫/水泥地温度(理解“上蒸下煮”)
· 分龄任务:
幼:触摸“解暑三宝”冰感盒(薄荷叶/绿豆/水晶泥模拟凉意)
小:测试液体蒸发速率(酒精棉片擦手背 vs 清水 → 温度计测量)
初:显微镜观察 荷叶疏水结构(理解“出淤泥不染”的科学原理)
🍹 二、合作探究·解暑秘方工坊(40分钟)
分龄秘方实践(成品可当日食用)
| 学段 | 药膳项目 | 核心技能 |
秘方要点 |
| 幼 | 绿豆凉糕 | 模具冷冻定型
| 熟绿豆泥+蜂蜜 分层压制 |
| 小 | 三豆饮 | 称量配伍(赤小豆30g+绿豆30g+黑豆20g) | 煮前浸泡2小时增效 |
| 初 | 莲心甘草茶 | 控制萃取时间 | 莲子心2g+甘草1g(沸水3分钟去苦) |
🌬️ 三、实践拓展·防暑行动(30分钟)
1. 校园降温行动:
o 幼:给树木挂“喝水提醒卡”(彩绘水滴标贴)
o 小:测量不同材质表面温度(金属/塑料/土壤 → 红外测温仪记录)
o 初:设计“生态遮阳棚”(藤蔓植物VS遮阳网效率对比)
2. 家庭防暑包:制作便携药香扇(艾草+薄荷叶 嵌于卡纸扇骨)
课程作业卡+答案
📝 研学卡(基础认知)
1.
Q:小暑为什么要吃藕?(幼)
A:藕像身体的小水管,能输送水分防口渴(初中:含黏液蛋白保水)。
2.
Q:“三豆饮”中黑豆的作用?(小)
A:黑豆补肾增强排水力,防暑气伤身(古人称“暑毒易伤肾”)。
3.
Q:画出小暑三候场景(通答)
A:参考图例:🌪️热风卷地/🦗蟋蟀钻墙缝/🦅老鹰高空盘旋
🔍 探究卡(科学思维)
1.
Q:荷叶为什么不沾水?(初)
A:叶片有微米级蜡质凸起,使水珠呈球状滚落(仿生学应用:防水材料)。
2.
Q:设计实验证明绿豆解暑效果(小)
A:对比组:①喝热水 ②喝绿豆汤 → 测量体温下降速度与时长。
3.
Q:为什么小暑要“少动多静”?(通答)
A:活动产热增加心脏负担,静坐可降代谢率(初中:心率↓15%减耗氧量)。
🚀 拓展卡(生活迁移)
1.
Q:设计户外工作者防暑包(初)
A:盐渍梅(补电解质)+ 霍香正气棉片 + 薄荷脑清凉贴。
2.
Q:拍三种“天然空调”植物(小)
A:芭蕉(叶大遮阴)/ 芦苇(水边降温)/ 爬山虎(墙面隔热)。
3.
Q:记录三天午后精力值(幼)
A:用⭐️⭐️⭐️(精神)/⭐️⭐️(困倦)/⭐️(想睡)评价,实践“子午觉”。
反思总结
维度 |
幼儿园收获 |
小学收获 |
初中收获 |
生命质量 |
知道“口渴前喝水” |
理解电解质平衡重要性 |
掌握防暑急救措施 |
生存能力 |
安全制作冷冻食品 |
独立烹煮解暑饮品 |
设计生态降温方案 |
生活状态 |
养成午休习惯 |
主动为家人备防暑包 |
调节夏季作息节律 |
安全与实施支持:
1. 差异化工具:
o 幼:硅胶冷冻模具(防冻伤)
o 初:电子温控煮茶器(防烫伤)
2. 文化渗透:
o 小暑谚语卡:“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荷叶摇扇,清凉自渡”
o 中医口诀:“暑天养心,首重宁神,苦味泻火,淡食生津”
3. 评价机制:
o 通关勋章:🌤️小暑清风章(基础任务)→ ❄️解暑达人章(创意拓展)
教师锦囊:
· 秘方口诀:“小暑三伏前,三豆煮甘泉,莲心去心火,凉糕润舌甜”
·
安全重点:① 幼儿园禁用莲子心(过苦)改用整莲 ② 煮豆场域配备防烫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