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初次听闻“中华职业教育社”,或许会像许多人一样,脑海中浮现出报社出版机构的画面。但事实上,它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正厅级群众团体,日常工作机构称作总社,目前由中央统战部代管。由于种种因素,这个至关重要的组织,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个在职业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团体。
百年沧桑,铸就非凡历程
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时代的呼唤中诞生,它是我党领导下,集“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于一身的群众团体,也是我国国家层面22个群团组织之一,汇聚了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等众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有识之士和组织 ,从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职业教育界人士的关键桥梁,是推动统一战线和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回首往昔,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充满了使命感与担当。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它不仅坚守教育阵地,还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运动紧密相连。在此期间,它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现中国民主同盟)和民主建国会,实现了从单纯“教育救国”职业教育团体,到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进步团体的华丽转身。
新中国成立后,它积极适应时代需求,通过函授教育等方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它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凭借在职业教育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深入开展研究、建言献策,积极办学实践,在民办职业教育领域发光发热,倡导并实施温暖工程,广泛联络港澳台及海外职业教育界人士,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步入新时代,它依然初心不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前行。
2017年4月,在立社100周年前夕,为强化党的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党组。次年5月5日,立社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盛大举行,标志着它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完善体系,夯实发展根基
在组织体系方面,中华职业教育社有着严谨的架构。全国代表大会是其最高领导机关,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再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每届任期5年 。常务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多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务。截至2025年3月底,其组织网络广泛覆盖,省级组织遍布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163个地市级组织、427个县级组织、176个乡镇级组织,以及2462个社员小组和961个“社员之家”。乡镇级及以上各级地方组织总计797个,拥有8.5万余名个人社员和9200余家团体社员。经费来源多元,由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社费和其他合法收入共同构成,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机关部门设置合理,总社设有办公室、研究部、社会服务部、组织宣传部和联络部,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需要注意的是,总社机关工作人员按照公务员法管理,具备国家公务员身份,其招录通过国考进行。2025年国考中,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岗位竞争激烈,竞争比达1:11889 。而其下辖的直属事业单位,如职业指导中心,则实行事业编制。
明确职责,践行使命担当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任务职责丰富且重要,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积极引导职业教育界人士,尤其是党外人士,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贡献力量;政策落实与诉求反映上,严格贯彻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倾听职业教育界人士的心声,解决实际困难;调查研究与建言献策时,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深入调研,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政策法规制定与方针任务落实;公益事业与社办事业发展中,实施温暖工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教融合与院校服务层面,促进产教融合,支持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各类职业教育活动,服务职业院校;对外交流合作领域,积极开展与海内外教育界的友好往来,拓展合作渠道,促进民间友好交往;同时,认真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中华职业教育社,这个历经百年风雨的团体,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明确的任务职责,在职业教育领域持续发光发热,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相信在未来,它将继续在职业教育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
百年群团担当: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使命与传承
一、组织定位:正厅级群团的国家力量
中华职业教育社(简称“职教社”)是我国22个国家层面群团组织之一,规格为正厅级,日常工作由总社承担,现由中央统战部代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群众团体,其核心职能是团结职业教育界人士,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
关键数据:
成立时间:1917年5月6日,由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先驱在上海创立。
成员规模:截至2025年3月,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拥有地方组织797个,个人社员8.5万余人,团体社员9200余家。
经费来源: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社费及合法收入,机关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直属事业单位执行事业编制。
二、历史脉络:从“教育救国”到民族复兴
救亡图存的开端(1917-1949)
立社初心:针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问题,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理念。
抗战贡献:抗日战争期间,职教社投身救亡运动,参与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和民主建国会(民建),通过《国讯》等刊物宣传抗日,组织职业补习学校培养抗战人才。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2012)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函授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聚焦民办职业教育,实施“温暖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国际交流,成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成员(2010年)。
新时代的使命(2012至今)
2017年成立党组,强化党的领导;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深化港澳台及海外联谊,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三、组织架构:科学高效的运行体系
领导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选举产生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现任领导:理事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担任;党组书记兼总干事主持日常事务,下设办公室、研究部、社会服务部等职能部门。
地方网络
省级组织覆盖全国31个省份,地市级163个、县级427个,形成覆盖城乡的群团服务网络。
四、核心任务:职教兴国的实践路径
政治引领
团结党外职教人士,加强思想建设,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
建言资政
开展职业教育调研,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如推动“职教法”修订、产教融合政策落地。
社会服务
温暖工程:累计培训下岗职工、农民工超百万人次,获评“中华慈善奖”。
国际交流:通过联合国平台宣传中国职教经验,与海外教育机构合作培养技术人才。
理论创新
深化黄炎培职教思想研究,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推动职教理论与时俱进。
五、时代价值:百年群团的现实意义
统战纽带: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教界的桥梁,凝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港澳台同胞力量。
职教先锋:在“十四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职教社通过评比竞赛、标准制定等服务院校与企业。
文化传承:以“双手万能”精神培育工匠文化,助力制造强国、乡村振兴战略。
结语从黄浦江畔的“教育救国”到新时代的“职教兴国”,中华职业教育社以百年积淀书写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这一正厅级群团组织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