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24节气】冬至阳生春又来——文学经典中的阴阳哲学与生命循环

作者:AI生成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49

冬至阳生春又来——文学经典中的阴阳哲学与生命循环

课程说明

冬至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兼具自然节令与人文精神双重内涵。本课程以“冬至三候”(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为科学线索,精选唐宋诗词、现代散文及民间谚语,通过文学意象解码+天文现象观测+民俗实践创作三维联动,引导学生体悟“阴极阳生”的宇宙哲学(如杜甫的温情、苏轼的豁达、鲁迅的冷峻),理解“冬至大如年”的文化深意。

课程目标(新课标语文素养)

素养维度

具体目标

语言运用

诵读积累冬至名句(杜甫《小至》、苏轼《冬至》),掌握“数九”“亚岁”等节气词汇

思维能力

对比诗词中“长夜”(白居易)与“阳生”(杜甫)的辩证关系,探究自然现象与生命哲理的关联

审美创造

通过消寒图绘制、九九歌创编,表达对“暗藏春意”的意境理解

文化自信

理解冬至祭祖、食俗(饺子/汤圆)的文明内涵,记忆杜甫、苏轼等代表作家

课程流程(90分钟)

地点:校园天文台/科学教室 + 传统文化展厅

一、冬之至·自主体验(15分钟)

  • 自然现象厅
    ▶ 幼/小:观看日影实验(正午木杆影长全年最长)
    ▶ 初中:用圭表模型测算冬至日影数据
  • 谚语解码站

1. "冬至大如年" → 文化地位解析(古代春节原型)

2. "晴冬至烂年边" → 气象规律探究

3.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 食俗科学(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传说)

二、文心悟至·合作探究(25分钟)

文学模块

分层活动设计

诗词工坊

▶ 幼/小:杜甫《小至》手势舞("天时人事日相催"配播种动作)
▶ 初中:苏轼《冬至》中"井底微阳"的哲学隐喻分析

散文深读

鲁迅《冬至》选段研讨:
- "连闹出点事故来的希望也没有" → 旧社会的精神寒冬

意象擂台

分组梳理核心意象:
❄️ 阴寒面:长夜/冻云(白居易)
☀️ 阳生面:绣线/葭灰(杜甫)

三、探微寻阳·实践拓展(25分钟)

  • 三候实验室
  • 民俗工坊
    ▶ 幼/小:黏土塑“饺”护耳
    ▶ 小高:剪纸“九九消寒图”(每日染梅瓣计春)
    ▶ 初中:创编方言版《九九歌》

四、暗香蕴春·反思总结(15分钟)

反思维度

引导问题

生命质量

从“蚯蚓结”到“水泉动”,自然界如何启示我们在困境中守护希望?

生存能力

古谚“冬至进补,来年打虎”蕴含哪些中医智慧?现代人如何科学“藏养”?

生活状态

对比古代祭天仪式与现代家庭聚餐,仪式感变迁中不变的情感核心是什么?


课程作业(三卡九题)

研学卡(基础认知)

  1. 冬至三候中“水泉动”的科学成因是?
  2. 背诵苏轼《冬至》中描写阳气初生的诗句
  3. “数九寒天”从冬至算起,共多少天?

探究卡(文本分析)

  1. 杜甫《小至》中“刺绣五纹添弱线”如何隐喻白昼增长?
  2. 鲁迅笔下“冬至的祭祖时节”透露出怎样的社会批判?
  3. 对比白居易《冬至夜》与杜甫《小至》,两诗情感基调有何差异?

拓展卡(迁移创造)

  1. (幼/小低)用自然物拼贴“冬至夜宴图”(枯枝为筷,红果为饺)
  2. (小高/初中)以“地底的声音”为题,写蚯蚓/树根的冬至独白
  3. (初中)调研南北方冬至食俗差异(汤圆vs饺子),分析地理气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作业答案示例

研学卡:1. 地心热量积蓄导致地下水温升高;2. “井底微阳回未回”;3. 81天
探究卡:1. 唐代宫女依白昼长度增加绣线量,暗指日照变长;2. 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3. 白诗孤寂凄冷,杜诗温暖期盼
拓展卡:2. 示例:“我是深埋冻土的蚯蚓,在黑暗里团成解不开的结。但我知道,地心涌动的暖流正悄悄告诉我——春天在赶路”

设计创新点

  1. 哲学思维启蒙:通过“阴/阳”意象对比,渗透《周易》“复卦”哲学思想
  2. 跨学科融合:将“葭灰占律”(古候气法)与声波振动实验结合
  3. 情感教育渗透:用鲁迅散文引发对“精神寒冬”的思考,培养社会关怀意识

本课程融合登封小学“天地之中”节气课程理念,可依据学段调整探究深度。需提前准备:圭表模型、土壤温度计、消寒图模板(含梅花九朵)。室外活动需注意防寒保暖,建议在-5℃以上天气开展。

更新:2025-08-07 05:09:4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