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劳动教育AI工作坊开讲 数字人录课助力课程建设开启AI赋能教育新篇章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82

教育AI工作坊开讲 数字人录课助力课程建设开启AI赋能教育新篇章

2025-07-28 06:11·职教鲶鱼侯银海

2025年7月25日晚,由“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联合北京华向科教主办的“AI赋能教育实施方案——数字人录课助力课程建设”线上讲座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元笃(南京)科技有限公司AI产品经理施程耀担任主讲,吸引了全国十余省市地区近百所院校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及技术专家参与,共同探讨数字人技术如何赋能劳动教育课程创新。

聚焦数字人技术,破解劳动教育痛点

讲座中,施程耀结合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的时空限制、体验单一、评价滞后等难题,提出“AI+数字人”解决方案。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构建虚拟教师、历史人物或劳动模范的数字人形象,生动还原劳动场景,增强课堂沉浸感。例如,数字人可模拟宋代点茶技艺、太空种子种植指导等实践操作,解决非遗技艺传承中“面对面示范难”的问题。此外,数字人还能实时分析学生操作数据,提供个性化反馈,弥补传统教学中过程性指导的不足。

技术赋能:从工具到课程的全流程创新

数字人制作与课堂应用

讲座详细演示了即梦AI、豆包等工具生成数字人的步骤,涵盖形象设计、语音合成、动作匹配等环节。例如,通过上传历史人物图片或文字描述,可快速生成兼具文化特色与教学功能的数字人形象,并嵌入课件或视频中,提升教学趣味性。

> 案例:长沙市某小学利用数字人“苏轼”讲解宋代点茶技艺,学生可通过AR互动体验茶筅击拂过程,实现“跨时空对话”。

AI驱动劳动教育场景升级

非遗传承:数字人还原传统工艺流程(如陶瓷制作、茶艺),降低学习门槛。

现代农业:结合AI数据分析,指导学生科学种植太空种子,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态。

安全教育:模拟工业操作场景,通过数字人演示规范流程,规避实操风险。

个性化学习与评价体系

AI可基于学生操作数据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例如在劳动技能训练中,动态调整任务难度,并通过数字人即时反馈提升学习效率。

实践案例:从理论到落地

多地院校已探索出“AI+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

河南商XX职业技术学院:将数字人引入家政服务课程,模拟家庭场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江苏苏州XX职业技术学院:利用AI分析学生劳动成果,生成可视化成长报告,强化过程性评价。

四川仪陇县XX学校:通过数字人讲解农耕文化,结合虚拟农场项目培养劳动价值观。

未来展望:技术与人本教育的融合

施程耀强调,AI在教育中的应用需坚守“以人为本”原则:

技术为辅,劳动为本:数字人仅作为辅助工具,不可替代真实劳动体验。

跨学科整合:结合STEM理念,设计“劳动+科技+人文”融合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伦理与隐私保护:需规范AI数据使用,确保学生信息安全。

结语

本次讲座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路径。未来,“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将继续深化AI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推动课程设计从“单向传授”向“智能交互”转型,助力培养具备数字素养与劳动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参与单位(部分):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技师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贵州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北京五育通学院等。

(注:本文内容综合自讲座实录及公开案例)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7-28 06:21:2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