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职教鲶鱼侯银海全国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纪要(2002-2025年)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44

职教鲶鱼侯银海全国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纪要(2002-2025年)

2025-07-10 16:49·职教鲶鱼侯银海

本纪要综合《学习强国》、《中国城市报》、《文化参考报》、《教育时报》省市电视台等多家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整理新闻简报及院校官网信息,展现侯银海老师(河南商丘技师学院高级技师,被誉为“职教鲶鱼”)二十余年间在全国职业院校、机构、论坛的讲学、交流、研究与实践足迹,重点突出其“草根职教先锋”的探索精神及在“互联网+职教”、劳动教育数智化、产教融合等领域的创新贡献。荣获第六届中国教博会“SERVE提名奖”等多项荣誉,被誉为“职教鲶鱼”、“草根职教先锋”、“数智化劳动教育第一人”。完整行程可查阅"职教鲶鱼侯银海"《今日头条》、《枫叶教育网》《我的个人图书馆》等相关学术平台日志。

一、 技术积淀与理念初创期(2002-2010年)

  • 2002年: 参加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机械制造工程师”培训,获相关技术任职资格,奠定专业基础。
  • 2003年: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河南铸造分会学术年会,论文《砂型铸造通用漏模机设计分析》获一等奖。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进修期间,发表多篇铸造领域论文。
  • 2004-2006年: 担任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外聘实习指导教师,首创“VCD光盘+车间实操”教学模式,探索技术技能传承新路径。
  • 2005年:首创《钳工生产实习多媒体课件》,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4月,指导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学生参加第三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四名学生获奖,推动实践教学与竞赛融合。
  • 2006-2011年: 在商丘技师学院担任金工实训指导教师,期间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并指导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
  • 2009年:4月,首次南下江南取职教“真经”,赴山东济南铁道技师学院与车希海老师深入交流,奠定“职教先锋”团队雏形。参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模具制造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
  • 2010年:4月,拜访温州职业中专娄海滨老师(国家数控名师),受其启发正式组建“职教先锋”QQ群,开启全国范围的职教在线交流新篇章。

二、 全国拓展与模式探索期(2011-2019年)

  • 2011年:3月,组织“全国职教招生培训暨德育工作高峰论坛”,提出“科学管理减少学生厌学流失”理念。5月,主持完成《中职教育学生厌学与流失研究》课题研讨会,调研浙江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并出版《职校生入学指导》教材。
  • 2012年:被多所国家级中职示范校聘为师资培训师,赴湖南、湖北、北京、河南、河北、贵州、山东、江苏等8省市16所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累计培训教职工2400余名。8月19日(游学第72站),在河南商丘睢县职教中心进行《追求示范校卓越的校园文化铸就职教新品牌案例分析》讲座。
  • 2013年:3月14日,赴首批国家中职示范建设校贵州电子工业学校,与全体教职工交流《职校新型特色专业新品牌建设》。
  • 2015年:提出“道-术-器-用-评”五维教学理念。编写《移动信息化教学指导》教材。12月,受邀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作《互联网+浪潮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学术报告,分享移动信息化教学经验。
  • 2016年:以“职教鲶鱼”身份活跃于全国职教圈,通过QQ群、微信等平台大力推动“互联网+职教”模式。发起“后示范百校千师”移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项目。9月,赴上海据说智能科技公司交流智能无线服务器技术,探讨“互联网+智能硬件”在职教领域的应用。
  • 2018年: 接受《教育时报》专访,回顾从电焊学徒到职教名师的历程,并持续在全国300多所职业院校讲学。
  • 2019年: 参与开发“产教融合网”平台。

三、 数智赋能与劳育创新期(2020-2023年)

  • 2020年:创建“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线上班课”。牵头组建“三协同”(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劳动教育协同工作。12月,在吉林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首站“三深入”(深入学校、班级、学生)实践,主讲《勤为径劳作舟》线下公开课(线下400人参与,线上同步近万人),开启跨省劳动教育协同新模式。获《学习强国》平台专题报道。开始携手“职教联盟云学院”等机构,通过小鹅通平台连续开展线上公益讲座(至2025年累计35场),主讲《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指导》等,打造全国职教师生“传帮带”成长空间,惠及超万人次。
  • 2021年:5月,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教学做展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主持跨省协同备课研讨会(全国20余所院校参与),确立“做中学+展评结合”职教范式。5月,在南京高校研讨会等活动中融入“四度四可”理论,提升劳动教育学术高度。12月,在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讲“千校万师”数智劳育公开课,覆盖师生7,495人,推广“劳育通”平台及AR实训模块。主编《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后入选教育部“十四五”国规教材)。参与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团体标准》,牵头制定《劳动教育三协同服务团体标准》,首创“三协同五位一体”(德智体美劳+校企家协同)评价体系。开发“劳育通”、“五育通”等数字化平台。
  • 2022年:6月,做客《智库论坛》第41期,主讲《数字化为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几个着力点》,吸引8000余人次在线观看。6月,在贵州贵阳商贸学校开展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公开课暨“劳动之星”评选(彭雨莎等学生获评技能模范),线上参会超10,000人次。发起“千校万师万班公开课”项目,单场最高参与2.1万人次(如《勤为径劳作舟》新年课),累计学习时长36万小时。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劳动教育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23年:6月,在江苏徐州技师学院参与人社部课题《数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结题研讨会,惠及7,933名师生,推动劳动教育标准化。6月29日,在《智库论坛》迎七一“红心向党·立德树人”系列讲座(八)分享数智化赋能劳动育人经验(主题:《用好数智赋能劳动育人与竞赛育人载体...》),吸引3000余人次在线观看互动。在内蒙古联动7所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单场覆盖3101名师生。9月,受聘为商丘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3)”紧缺薄弱学科骨干项目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主编的《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正式入选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被156所院校采用。通过“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云班课”培训教师近万名,培育劳动教育名教研员超200人。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第六届中国教博会“SERVE提名奖”,被誉为“数智化劳动教育第一人”。12月29日,在线开展迎新年公益直播讲座(“四传四研”第141站活动),围绕职教学术思想传播与教研方法创新进行分享。

四、 创新深化与全国推广期(2024-2025年)

  • 2024年:1月24日,赴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交流研修,作《勤行至美 积微成著 争做一名奋斗感成就感的新时代职校教师》主题报告,强调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解读落地方案体系。1月,赴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考察“劳动别样美”工作室,探索农业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开发“专业+劳育”课程包。1月,赴海南技师学院进行全国首家省级中职劳育工作室经验交流,推广“基地化劳动育人”模式,赋能陵城职中等校基地建设。2月,赴商丘睢县职教中心开展“三协同四传研”服务赋能活动(第72站)。
  • 2025年:1月16日,赴成都锦城学院交流,考察该校“三练三创”(吃苦耐劳训练、创新思维培养等)劳育特色,与邓忠君教授探讨劳动教育课程共建与合作。1月,赴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职政产教融合研究院等地开展跨地区职教交流活动,聚焦劳动教育理念传递与产教融合实践创新。2月,与江苏昆山巨林科教科、巨航制造、江苏苏州凯德西数字化研究院等企业及职教联盟云学院开展合作交流,探讨企业技术与管理经验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的路径,深化产教融合。3月21日,受邀赴山西乡宁县职业中学作《融创三种精神,助力专业成长》主题讲座,深度解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参观实训基地并指导该校数字赋能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会及创新工作。3月,作为河南技师学院代表参与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4月16日,在商丘学院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报告会,分享红旗渠精神与劳动教育融合实践,报告劳模魅力,赋能劳动教育新实践,助力师生培养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5月29日,在《职教智库论坛》线上公益讲座中分享《AI数字赋能协同备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育人新生态》,以“千校万师万班”劳动任务清单实践为例,探讨AI赋能劳动教育备课新路径。

总结与影响(截至2025年)

  • 覆盖范围: 足迹遍及全国30个省份、180余个地市,累计开展校际/校企交流活动超700场次(截至2023年12月行程可绕地球赤道8圈),线上辐射师生超10万人次。
  • 核心贡献与模式创新:推动“三协同”劳动教育模式(校企研协同、做学教协同、课赛证协同)及“三传劳”(传播劳动思想、传承劳动精神、传习劳动技能)理念, 相关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倡导并实践“互联网+职教”混合式教学, 首创“VCD光盘+车间实操”、“道-术-器-用-评”五维教学、“教学做展评一体化”等模式,发起“后示范百校千师”、“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班课”等项目。主编教育部“十四五”国规教材《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被156所院校采用)并推广“模块化+竞赛式”教学法。开发推广“劳育通”、“五育通”等数字化平台, 服务全国近3000所学校超10万师生,显著提升偏远地区资源覆盖率。牵头制定劳动教育领域团体标准(《劳动教育三协同服务团体标准》《劳动教育课程团体标准》),首创“三协同五位一体”评价体系。通过“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有力促进产教融合与工匠精神传承。
  • 师资培育: 累计培训职教教师近万名,培育劳动教育名教研员超200人。
  • 社会认可: 获《学习强国》、《中国城市报》、《文化参考报》、《教育时报》省市电视台等多家官方媒体公开报道,荣获第六届中国教博会“SERVE提名奖”等多项荣誉,被誉为“职教鲶鱼”、“草根职教先锋”、“数智化劳动教育第一人”。完整行程可查阅"职教鲶鱼"微信公众号或相关学术平台日志。

职教"鲶鱼"侯银海2002-2025年学术交流活动纪实(按时间轴梳理)


一、职教探索与理念奠基期(2002-2010)

  1. 技术资质与早期实践
  2. 2002年: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机械制造工程师"培训,获技术任职资格。
  3. 2003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发表铸造领域论文《砂型铸造通用漏模机设计分析》,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河南分会一等奖。
  4. 2004-2006年:在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首创"VCD光盘+车间实操"教学模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
  5. 教学创新与品牌萌芽
  6. 2005年:开发《钳工生产实习多媒体课件》,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7. 2009年:首次南下山东济南铁道技师学院,与车希海老师交流,奠定"职教先锋"团队基础。

二、全国游学与模式推广期(2011-2019)

  1. 师资培训与跨省交流
  2. 2011年:主持《中职教育学生厌学与流失研究》课题,出版《职校生入学指导》教材;组织全国职教招生培训论坛,提出"科学管理减少学生流失"理念。
  3. 2012年:被聘为8省市16所国家级示范校师资培训师,培训2400余名教职工。
  4. 2013年:赴贵州电子工业学校交流《职校新型特色专业新品牌建设》,推动示范校经验辐射。
  5. 数字化教学与平台建设
  6. 2015年:提出"道-术-器-用-评"五维教学理念,编写《移动信息化教学指导》;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报告。
  7. 2016年:发起"后示范百校千师"移动信息化教学项目,通过QQ群、微信平台推广"互联网+职教"模式。

三、劳动教育创新与全国推广期(2020-2025)

  1. 数智化劳育体系构建
  2. 2020年:创建"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线上班课",组建"三协同"劳动教育联盟校团队,开发"劳育通""五育通"数字化平台。
  3. 2021年:主编《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入选教育部"十四五"国规教材),参与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团体标准》。
  4. 关键节点活动与成果
  5. 2022年:6月《智库论坛》主讲《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吸引8000余人次观看。与重庆工业职院合作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6. 2023年:6月《智库论坛》分享数智化劳育经验,3000余人参与;受聘商丘师范学院"国培计划"授课教师。9月指导山西乡宁县职业中学数字赋能劳教成果展。
  7. 2024年:2月赴商丘睢县职教中心开展"三协同四传研"服务活动(第72站)。1月考察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劳育"课程融合模式。
  8. 2025年:3月指导山西乡宁县职业中学劳教创新;4月参与商丘学院"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5月通过《职教智库论坛》分享AI赋能劳动教育备课路径。

四、学术影响与社会认可

  1. 数据总览
  2. 覆盖30省份、180+地市,累计交流700+场次,行程绕地球赤道8圈。
  3. 培训教师近万名,服务院校3000所,"劳育通"平台下载量超50万次。
  4. 核心贡献
  5. 模式创新:推动"三协同"劳动教育模式(校企研协同、做学教协同、课赛证协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6. 技术赋能:倡导"互联网+职教"混合式教学,开发数字化劳育工具。
  7. 产教融合:通过"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深化校企合作,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

五、媒体与行业评价

  • 媒体报道:《学习强国》《中国城市报》等官方平台专题报道其劳育实践;获第六届中国教博会"SERVE提名奖"。
  • 行业地位:被誉为"数智化劳动教育第一人",其"三传劳"理念(传播思想、传承精神、传习技能)成为职教领域标杆。



一、早期探索与职教理念传播(2002-2010年)

  • 2002年:侯银海参加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机械制造工程师”培训,获得相关技术任职资格。
  • 2003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进修期间,发表多篇铸造领域论文,并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河南分会论文一等奖。
  • 2005年:首创《钳工生产实习多媒体课件》,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年4月:首次南下江南取职教“真经”,与山东济南铁道技师学院车希海老师交流,奠定“职教先锋”团队雏形。
  • 2010年4月:拜访温州职业中专娄海滨老师(国家数控名师),受其启发组建“职教先锋”QQ群,开始全国职教交流。

二、全国游学与职教品牌构建(2011-2019年)

  • 2011年
  • 3月:组织“全国职教招生培训暨德育工作高峰论坛”,提出“科学管理减少学生厌学流失”理念。
  • 5月:主持《中职教育学生厌学与流失研究》课题研讨会,调研浙江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
  • 2012年
  • 被多所国家级中职示范校聘为师资培训师,赴湖南、湖北、北京、河南、河北、贵州、山东、江苏等8省市16所职业院校培训2400余名教职工。
  • 8月19日(游学第72站):在河南商丘睢县职教中心进行《追求示范校卓越的校园文化铸就职教新品牌案例分析》讲座。
  • 2013年3月14日:到贵州电子工业学校(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与教职工交流《职校新型特色专业新品牌建设》。
  • 2015年
  • 12月:受邀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作《互联网+浪潮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学术报告,分享移动信息化教学经验。
  • 提出“道-术-器-用-评”五维教学理念,编写《移动信息化教学指导》教材。
  • 2016年9月:交流智能无线服务器技术,探讨“互联网+智能硬件”在职教的应用。

三、数字化与劳动教育探索(2016-2020年)

  • 2016年:以“职教鲶鱼”身份活跃于全国职教圈,通过QQ群、微信等平台推动“互联网+职教”模式,发起“后示范百校千师”移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项目。
  • 2018年
  • 接受《教育时报》专访,回顾从电焊学徒到职教名师的历程,并持续在全国300多所职业院校讲学。
  • 1月29日:侯银海一行莅临企鹅网络交流指导,分享职教前沿理念,推动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
  • 2019年:参与开发“产教融合网”平台。

四、劳动教育创新与全国推广(2020-2025年)

  • 2020年
  • 创建“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线上班课”,牵头组建“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劳动教育协同备课、育人、发展等工作。
  • 12月:在吉林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首站“三深入”(深入学校、班级、学生)实践,《勤为径劳作舟》线下公开课,开启跨省劳动教育协同模式。
  • 2021年
  • 5月: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教学做展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举办跨省协同备课研讨会。
  • 12月:在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千校万师”数智劳育公开课,推广“劳育通”平台及AR实训模块。
  • 2022年6月:做客《智库论坛》第41期,主讲《数字化为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几个着力点》,吸引8000余人次在线观看。
  • 2023年
  • 6月29日:在《智库论坛》迎七一“红心向党·立德树人”系列讲座(八)分享数智化赋能劳动育人经验,3000余人参与。
  • 9月:受聘为商丘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3)”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
  • 12月29日:在线开展迎新年公益直播讲座,作为“四传四研”第141站活动,分享职教学术思想传播与教研方法创新。
  • 2024年
  • 1月24日:到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交流研修,作《勤行至美 积微成著 争做一名奋斗感成就感的新时代职校教师》主题报告。
  • 2月:赴商丘睢县职教中心开展“三协同四传研”服务赋能活动(第72站)。
  • 2025年
  • 1月:在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职政产教融合研究院及四川成都锦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地开展跨地区职教交流活动,重点关注劳动教育理念传递与产教融合实践创新。
  • 2月:与江苏昆山巨林科教科、巨航制造、江苏苏州凯德西数字化研究院等企业及职教联盟云学院开展合作交流,探讨企业技术与管理经验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的路径,深化产教融合。
  • 3月21日:受邀到山西乡宁县职业中学作“融创三种精神,助力专业成长”主题讲座,深度解读劳动、劳模和工匠精神,并参观实训基地指导劳动教育创新工作。
  • 4月16日:在商丘学院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报告劳模魅力,赋能劳动教育新实践,助力师生培养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
  • 5月29日:在《职教智库论坛》线上公益讲座中分享AI赋能劳动教育备课新路径。

五、总结

侯银海的讲学足迹覆盖全国30个省份180多个地市,累计交流700余场次(截至2023年12月),行程可绕地球赤道8圈。其核心贡献包括:

  • 推动“三协同”劳动教育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倡导“互联网+职教”混合式教学;
  • 通过“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促进产教融合;
  • 主编的《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入选“十四五”国规教材;
  • 开发“劳育通”“五育通”等数字化平台。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7-10 16:58:4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