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参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 “双师 工学一体化能力” 佐证综述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15

参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 “双师 工学一体化能力” 佐证综述

2025-07-05 11:38·职教鲶鱼侯银海

数字化时代的产教融合践行者:侯银海“双师/工学一体化能力”综述

侯银海老师深耕职教21年,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率先构建“做学教展评”一体化育人模式,其“双师型”能力集中体现于教学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大维度,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树立标杆。

一、教学创新先锋:打造工学结合数字化新范式

1. 首创性数字教学体系开发

  • 奠基性探索(2005):前瞻性研发《钳工生产实习多媒体课件》(获省级三等奖),开创实操教学数字化先河。
  • 系统性升级(2021):创新构建“道-术-器-用-评”五维融合的“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班课”,实现教学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覆盖全国近百所学校10万师生。
  • 国家级平台应用:主导开发“劳育通”“五育通”等微信小程序,建立动态化“一生一策”成长档案10万余份,获《学习强国》官媒报道。

2. 工学融合课程建设

  • 主编国家规划教材:主持编写《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十四五”国规教材),被全国百余所院校采用。
  • 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主讲《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采用“1+1”混合教学,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记录劳动过程,融合自评、互评、师评机制,显著提升教学实效性。

3. 竞赛引领教学改革

  • 模块化竞赛教学法:2008年首创“模块化+竞赛式”教学法(《识读游标卡尺》课件获河南省一等奖),在多校推广。
  • 技能大赛成果:2023年指导学生获商丘市机械检测赛项二、三等奖;近三年累计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多项。

二、产教融合标杆:贯通教学链与产业链

1. 技术研发反哺教学

  • 企业技改攻坚:年均深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余项,主导研发“制动蹄铣平机”等设备,为企业节约技改资金超百万元。
  • 标准化建设:开发钳工类职业技能认定题库3套,为行业技能评价提供权威依据。

2.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 课程体系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导学生团队获2024年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 社会服务延伸:开展“技艺精·劳动美”公益技术讲座40余场,培养青年技术骨干200余名。

三、国家级成果认证:引领职教改革方向

1. 标志性教学成果

  • ▶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为核心创新点。
  • ▶ 2023年中国教博会SERVE提名奖:表彰其教育创新示范价值。
  • ▶ 省级重磅奖项: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教学课件一等奖等3项。

2. 学术研究与标准建设

  • 核心课题研究:主持国家级子课题2项,发表《砂型铸造通用漏模机设计》等核心论文6篇。
  • 痛点破解策略:2011年主持《中职生厌学与流失研究》,提出“五对接”培养策略纳入《职校生入学指导》教材。

结语:数字驱动产教融合的典范

侯银海老师以“双师型”能力为根基,实现三大突破:

  1. 教学范式突破:从多媒体课件(2005)到国家级教学平台(2021),持续引领职教数字化改革;
  2. 产教协同突破:企业技改年均增效超百万,技术标准服务行业需求;
  3. 成果层级突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SERVE提名奖等权威认证。

其构建的“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模式,将黄炎培“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思想融入数字时代,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充分彰显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双师/工学一体化能力”的杰出标准。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侯银海老师以 “双师型” 教师的卓越素养与工学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成为职教改革浪潮中的先锋力量。其在教学创新、产教融合、技能培养等多维度的探索与成果,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有力佐证其参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的实力与资格。

一、教学创新:构建数字化工学一体新范式

侯银海老师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以创新驱动教学质量提升,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工学一体化理念。他提出的 “教学做展评一体化” 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壁垒,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与多元评价有机整合,构建起闭环式教学体系。在此理念指导下,他主导开发 “劳育通”“五育通”“劳育宝” 等数字化教学平台,创新性打造线上线下 “千校万师万班班课”,吸引全国近百所学校、十万名师生积极参与选修。该模式突破地域与时间限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有效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侯银海老师主讲的《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采用 “1+1” 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实时记录学生劳动过程,结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专业评价,形成动态反馈机制。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进展与不足,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显著提升教学实效性。同时,他主编的《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等教材,均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被全国近百所院校采用,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优质范本,充分展现其在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方面的深厚功底与卓越能力。

早在 2005 年,侯银海老师就展现出非凡的创新意识,首创《钳工生产实习多媒体课件》并荣获省级三等奖,开创实操教学数字化先河。此后,他持续探索教学创新,于 2021 年开发 “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班课”,实现 “道 - 术 - 器 - 用 - 评” 五维教学创新。该模式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教学工具、实际应用和教学评价深度融合,构建起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也为教师精准把握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创造条件。

在教学研究领域,侯银海老师同样成绩斐然。2011 年,他主持《中职教育学生厌学与流失研究》,深入剖析中职教育痛点问题,提出 “五对接” 职校生培养策略。该策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入手,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与流失问题,其研究成果被纳入《职校生入学指导》教材,广泛应用于中职教育实践,惠及众多职校学生。

二、产教融合:彰显双师型教师实践价值

作为 “双师型” 教师,侯银海老师不仅在教学领域成绩突出,更积极投身产业实践,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企业技术研发方面,他在原单位主导研发 “制动蹄铣平机” 等设备,凭借专业技术与创新思维,为企业节约技改资金超几十万元,切实解决企业生产难题,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在课题研究与论文发表上,侯银海老师主持 2 项国家级课题子课题,深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与创新路径。他发表《砂型铸造通用漏模机设计》等 6 篇核心期刊论文,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这些成果既体现其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度与广度,也彰显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技能大赛指导中,侯银海老师将产业标准与竞赛要求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他指导学生团队参与 2024 年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以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此外,2023 年他指导学生在商丘市技能大赛机械检测赛项中荣获二、三等奖,2008 年其《识读游标卡尺》课件荣获河南省一等奖,独特的 “模块化 + 竞赛式” 教学法被多所学校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探索出有效路径。

三、创新创业:培育工学一体化创新人才

侯银海老师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其深度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工学一体化人才。他通过组织创新创业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精神。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团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精心培育、对创业项目的细致打磨,以及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和创业之路做好充分准备。侯银海老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出全新路径,也为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荣誉与认可:见证卓越教育教学成就

侯银海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荣誉与认可。2022 年,他以 “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 的创新成果荣获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对他多年来在教育教学领域不懈探索与创新的高度肯定;2023 年,他荣获中国教博会 “SERVE 提名奖”,进一步彰显其在教育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此外,他还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课件一等奖、教学成果三等奖等多项荣誉。这些国家级、省级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他个人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可,更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职教改革实践。

综上所述,侯银海老师以其在教学创新、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充分展现 “双师型”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工学一体化教学能力。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突出的科研成果、显著的育人成效,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完全符合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的评选标准,是该奖项当之无愧的有力竞争者。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7-06 04:23:5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