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拟出版以五传劳为特色《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指南》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270

拟出版以五传劳为特色《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指南》

2025-05-24 09:03·职教鲶鱼侯银海

本指南立足职业教育特色,创新构建"五传"劳动教育体系:以任务清单为实践抓手,以思想传播为价值引领,以精神传承为动力之源,以技能传习为专业根基,以成果传行为效能检验,以文化传颂为品牌塑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致力于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可推广的范式模板。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指南》设计的前言、序言和目录框架,突出职业教育"五传"特色(传劳动思想、传劳动精神、传劳动技能、传劳动成果、传劳动文化),体现系统性、实践性与时代性。

前言

劳动创造未来,技能成就梦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劳动教育已突破传统认知,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路径,更是塑造职业价值观、培育工匠精神的核心载体。

本指南立足职业教育特色,创新构建"五传"劳动教育体系:以任务清单为实践抓手,以思想传播为价值引领,以精神传承为动力之源,以技能传习为专业根基,以成果传行为效能检验,以文化传颂为品牌塑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致力于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可推广的范式模板。

序言

(由职业教育专家或政策制定者撰写)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引下,本指南紧扣"五传"特色,实现三个突破: 其一,模式创新——将劳动教育贯穿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岗课赛证"融通机制; 其二,内容重构——融合传统工匠文化与现代产业需求,形成劳动教育项目化图谱; 其三,评价升级——构建"过程可视、成果可测、价值可感"的三维评价体系。 期待本指南成为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重要参考,为培养德技并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智慧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劳动任务清单设计篇

1.1 职业教育劳动任务的类型化解析 1.2 岗位胜任力导向的任务分层设计 1.3 "项目引领+模块进阶"任务图谱构建 1.4 劳动安全与职业规范的标准化植入

第二章 传播劳动思想设计篇

2.1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课程化表达 2.2 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沉浸式场景设计

2.3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伦理困境破解

2.4 劳动权益保护案例教学资源开发

第三章 传承劳动精神设计篇

3.1 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基因解码 3.2 "大国工匠工作坊"育人模式构建 3.3 劳动叙事与职业榜样IP化传播策略

3.4 技能竞赛文化中的精神淬炼路径

第四章 传习劳动技能设计篇

4.1 基于OBE理念的阶梯式技能培养模型

4.2 数字化孪生技术的虚拟实训场景搭建

4.3 产教融合型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

4.4 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方案

第五章 传行劳动成果设计篇

5.1 劳动成果可视化管理平台建设指南

5.2 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与社会服务模式

5.3 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的劳动价值评估

5.4 扶贫助农等公益劳动成果推广策略

第六章 传颂劳动文化设计篇

6.1 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工业文明融合实践

6.2 "一带一路"背景下劳动文化国际传播

6.3 校园劳动文化节品牌化运营方案 6.4 融媒体矩阵中的劳动故事传播工程

特色亮点

职教基因:每章设置"产业案例"专栏(如高铁焊接、智能运维等),突出职业岗位对接;

数字赋能:配套VR实训场景、劳动素养数字画像等信息化工具包;

闭环设计:提供"任务发布-过程跟踪-成果认定-文化升华"全流程解决方案;

增值服务:附赠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元素库、企业真实项目案例集等数字资源。

此框架既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又形成"思想铸魂、精神赋能、技能强基、成果显效、文化浸润"五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新生态,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职业人。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5-25 11:05:1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