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编团队深耕职教领域多年,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主编多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特色鲜明:
前言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支撑。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职业院校需结合专业特色,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劳动光荣、技能报国”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本书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纲领,整合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经验,聚焦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创新,旨在为职业院校提供系统性、可操作的指导方案。通过理论阐释、案例解析和模块化设计,助力教师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为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序言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修课”。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形态与教育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职业院校需突破传统劳动教育局限,将工匠精神、创新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本书主编团队深耕职教领域多年,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主编多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特色鲜明:
理论实践结合:既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等核心理论,又提供校园清洁、传统工艺制作等可落地的实践案例;
产教协同创新:依托校企合作资源,设计智能制造、乡村振兴等生产性劳动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赋能:融入虚拟仿真、在线课程等现代教学手段,提升劳动教育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指南”与“实施工具箱”,助力教育工作者破解“如何教”“如何评”等现实难题,推动劳动教育从“形式化”走向“专业化”。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1.1 劳动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要求
1.2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独特定位
1.3 劳动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协同发展
第二章 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原理
2.1 课程目标: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
2.2 课程内容:分层分类与模块化设计
2.3 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与情境教学
第三章 校内劳动教育实践设计
3.1 日常生活劳动:清洁、收纳与安全实训
3.2 生产劳动:校企协同的岗位技能训练
3.3 服务性劳动:社区服务与公益实践
第四章 校外劳动教育创新模式
4.1 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与产业帮扶
4.2 产教融合:企业实习与创新创业实践
4.3 数字劳动:大数据分析与社会服务
第五章 劳动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
5.1 过程性评价:劳动日志与成果展示
5.2 结果性评价:技能认证与综合素质测评
5.3 质量保障:师资培训与资源建设
第六章 劳动教育创新与拓展
6.1 跨学科融合:劳动+科技+文化项目
6.2 国际视野:全球劳动教育经验借鉴
6.3 终身学习:劳动素养与职业发展的持续提升
附录
附录1 教育部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
附录2 典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案例
附录3 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工具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