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指导师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劳动教育指导师规范 (征求意见稿)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09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要求,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助力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设计与规范实施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保障劳动教育服务质量,推动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委托,特研制《劳动教育指导师规范》,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发送至ldjyzx@culr.edu.cn;谢谢支持!
《劳动教育指导师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24年4月发布,旨在规范劳动教育指导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行为,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梳理:
一、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校外实践基地及城乡社区等机构中从事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工作的人员,涵盖专业伦理、知识、能力等要求及等级划分。
二、基本准则
守法准则:要求劳动教育全过程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或违背公序良俗。
安全准则:坚持安全第一,规范安全管理流程,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参与者安全。
职业准则:强调专业认同、教育意识与学习意识,要求指导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学生特点,注重教学研究与方法改进。
三、专业能力要求
(一)安全保障
安全预警: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基础安全教育。
检查落实:定期排查设施隐患,组织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监督活动合规性。
应急处理:掌握应急预案,协助紧急情况处理,留存事故证据。
安全评价:评估环境安全、安全意识及措施有效性,优化管理体系。
(二)教育实施
课前准备:设计课程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建立学情档案,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标准。
课中实施:使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观察记录活动过程,培养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学习评价:基于劳动核心素养设计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完成评价并反馈成果。
课后延展:布置作业、提供学习资源,跟踪学习情况并个性化辅导。
(三)服务管理
课程管理:参与课程设计,收集反馈优化质量,制定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分类归档参与者信息,建立资源库支持教学。
运营管理:合理配置资源,监控活动执行,组织复杂项目实施。
四、等级划分
标准将劳动教育指导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差异化能力要求。例如:
初级:需掌握基础安全知识、课程设计方法,服务时长或人次达标。
中级:需具备课程开发、团队协作能力,可编写培训大纲并指导初级人员。
高级:需主导课程改进、资源整合,建立评估体系并推动成果转化。
五、制定背景与意义
该标准响应国家“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旨在解决劳动教育师资数量不足、专业素养参差等问题,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其内容参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
如需进一步了解标准全文或提交修改意见,可联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邮箱:ldjyzx@culr.edu.cn)。
以下是关于《劳动教育指导师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核心内容框架及要点说明,供参考:
《劳动教育指导师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T/XXXX-202X)
1. 范围
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包括劳动教育指导师的术语定义、能力要求、培训考核、职责规范等,适用于学校、培训机构、实践基地等场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相关国家标准或政策依据,如: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其他相关职业资格或教育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劳动教育指导师:指具备劳动知识技能与教育能力,能设计、实施、评价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专业人员。
劳动教育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
4. 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弘扬劳动精神;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障劳动安全;
注重实践与教育相结合。
资格条件:
学历要求(建议大专及以上,教育、农业、工程等相关专业);
需通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具备1年以上相关实践经验。
5. 专业能力要求
知识储备:
劳动教育政策与课程标准;
劳动技能(如种植、手工、科技应用等);
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知识。
教学能力:
能设计分层劳动教育方案;
熟练运用项目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具备学生劳动素养评价能力。
6. 工作职责
制定劳动教育计划,对接学校/机构需求;
组织实践活动,确保安全与教育目标达成;
记录学生表现,反馈劳动教育成效;
参与课程研发与师资培训。
7. 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政策法规、教学法、技能实操、案例分析等;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30%)+实操演示(50%)+综合评审(20%);
证书管理:合格者颁发行业协会认证的资格证书,定期复审。
8. 监督与改进
建立劳动教育指导师档案库,接受社会监督;
对违规或不符合标准者取消资格;
定期修订标准以适应行业发展。
征求意见说明
反馈渠道:可通过电子邮件(xxx@xxx.org)或书面形式提交意见,截止日期为XX年XX月XX日。
重点讨论方向:
资格条件是否合理?
能力要求是否覆盖全面?
考核方式是否需要调整?
编制意义
该标准旨在规范劳动教育指导师的职业行为,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化、专业化发展。
如需完整文本或具体条款细化,可进一步补充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