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拟出版《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一校一品”典型案例集锦》序言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140

拟出版《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一校一品”典型案例集锦》序言

2025-05-10 12:24·职教鲶鱼侯银海

拟出版《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一校一品”典型案例集锦》(2020—2025)

劳动淬炼成长 技能创造幸福

序言

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塑造学生品格、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全国职业院校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教育热土上,劳动教育正以其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书写着育人的壮丽篇章。

2020 年 3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犹如一座璀璨的灯塔,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高高矗立,为劳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发布,让全国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劳动教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条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之路。

五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汇聚了一批批满怀热忱与担当的教育工作者和行业专家。他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成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的中坚力量。他们以智慧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劳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深耕细作,共同绘就了一幅劳动教育的壮丽画卷。

这五年间,全国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众多学术指导专家、技术支持专家与劳育联盟校联合发起人携手并肩,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推动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是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更是创新的积极探索者。在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他们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为劳动教育的理论体系构建添砖加瓦;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他们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在实践教学的舞台上,他们带领学生走进工厂、田野、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他们积极拓展渠道,汇聚各方力量,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有力保障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一校一品”典型案例的涌现与高质量实施,推动了劳动教育的品牌建设。

如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自豪的心情,将这五年来全国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领域探索出的“一校一品”典型案例汇集成册,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些案例涵盖了劳动教育育人模式、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专题活动、评价考核方式、实践场所/基地建设、协同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数字赋能劳动教育以及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每一个案例都是教育工作者们智慧与心血的结晶,都蕴含着他们对劳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都承载着他们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

这些案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劳动教育的智慧光芒。它们有的通过创新育人模式,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的在课程建设上大胆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职业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有的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体会劳动之乐;有的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劳动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有的通过开展劳动周、劳动月等专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有的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有的加强实践场所/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劳动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有的构建了有效的协同机制,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形成了劳动教育的强大合力;有的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能力,为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有的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有的主动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将职业院校的优质劳动教育资源辐射到中小学,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这些案例的汇编出版,不仅是对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展示,更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全国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激发他们的灵感与创造力,推动劳动教育在全国职业院校的广泛深入开展。我们相信,在这些典型案例的引领和示范下,全国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工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劳动淬炼成长,技能创造幸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劳动教育为引领,培养更多具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委会

2025年5月

拟出版《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一校一品”典型案例集锦(2020—2025)》序言

一、时代使命:劳动教育改革的破局与深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劳动教育从政策倡导迈向系统性重构的新纪元。这一文件不仅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提供了顶层设计,更以“一校一品”为核心,推动各校立足区域特色、专业优势和文化积淀,探索劳动育人的创新路径。五年间,全国职业院校以“劳动淬炼成长,技能创造幸福”为行动纲领,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涌现出一批兼具实践深度与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生动注脚 。

二、实践图景:从多元探索到品牌沉淀

本书收录的案例,是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领域深耕的缩影,展现了“一校一品”的丰富内涵:

育人模式创新

浙江某职业学院以“劳动+旅游”模式,将服务实践与职业素养评价结合,构建“劳动教育—产业服务—文化传承”的育人闭环 。

重庆某职业学院首创“四育融合”模式,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人”的系统设计,打造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将劳动成果与职业发展挂钩 。

课程与资源开发

金华某职业技术大学以“四最”金课品牌(劳动最光荣、崇高、伟大、美丽)为核心,融合思政元素与场景化教学,实现劳动价值观的深层浸润 。

山东某职业学院实施“六个一”劳动技能工程,通过非遗传承、创业实践等活动,将劳动教育转化为学生“知行合一”的生活方式 。

数字赋能与协同机制

劳育联盟校通过“三协同”数智平台,整合校企资源,构建“百校千师万班”劳动教育生态,推动线上线下课程共享与师资联动 。

宁波某职校以“柠青”志愿活动为载体,结合“模具工匠”“非遗学徒”等品牌项目,形成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双向赋能 。

三、内核价值:劳动教育的多维升华

这些案例不仅是方法论层面的突破,更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深层价值:

精神铸魂:如贵阳商贸校“五艺提素养”课程,将厨艺、茶艺等传统技艺与劳动精神培育结合,重塑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知 。

产教融合:太原某学院构建“1+3+N”劳动教育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实现技能训练与职业精神的双向渗透 。

文化传承:黔东南某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苗绣为切入点,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 。

四、未来展望:从示范引领到生态共建

本书的编纂,既是对过去五年实践成果的总结,亦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劳动教育的深化需以“三个协同”为方向:

主体协同:构建“家—校—企—社”联动机制,如北京某保障职业学院通过质量年报制度,强化多元主体对劳动教育的责任共担 。

评价协同:借鉴重庆某职业学院“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考核与职业能力认证结合,破解劳动教育“重形式轻实效”的难题 。

技术协同:依托数字平台开发虚拟实训、劳动教育大数据分析等工具,推动劳动教育从经验驱动转向科学驱动 。

五、致谢与寄望

本书的诞生,凝聚了全国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感谢学术指导专家以理论研究夯实根基,技术支持专家以数字工具拓展边界,劳育联盟校以实践探索照亮前路。愿此书成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改革的“启明灯”,激励更多教育者以匠心育匠魂,以劳动铸未来。

是为序。

编者注:本书案例均经学术指导委员会审核,内容真实、导向鲜明,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职教方案” 。

拟出版《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一校一品"典型案例集锦》序言

劳动淬炼成长 技能创造幸福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擘画了蓝图。这一纲领性文件如璀璨灯塔,不仅照亮了劳动教育发展的新征程,更为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五年间,职业院校以"一校一品"为实践路径,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新范式。

一、政策引领: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深耕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从"边缘化"走向"体系化"。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号召,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五育融合"新格局。典型案例的征集与凝练,正是对政策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从课程开发到基地建设,从师资培育到数字赋能,每一项实践都彰显了职业教育"知行合一"的特质。例如,某校将"非遗技艺传承"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又助力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某校打造"智慧农场"实践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劳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这些案例证明,劳动教育不仅是技能的锤炼,更是价值观的塑造。

二、实践创新:多元路径的探索与突破

"一校一品"的实践创新,体现在十大维度的突破性探索中:

课程体系重构:开发"基础+专业+拓展"三级课程模块,如"工业机器人维护劳动课"将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

评价机制革新:建立"过程性评价+成果展评"双轨制,某校通过"劳动护照"记录学生技能成长轨迹;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劳动教育场景;

数字技术赋能:VR虚拟工厂、AI劳动素养测评系统等技术工具,突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

协同育人网络:构建"职业院校+中小学+社区"联动机制,某联盟校开发的"职业启蒙劳动课程包"惠及百万中小学生。

三、协同共治:专家智库与教育共同体的力量

典型案例的诞生,离不开三大核心支撑力量:

学术指导专家: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如某团队提出的"劳动教育五维评价模型"被多省采纳;

技术支持专家:推动"教育+科技"跨界融合,某企业研发的"智能实训系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劳育联盟校:形成"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的生态体系,某区域联盟通过"劳动教育学分互认"实现优质资源普惠化。

四、未来展望:从"一校一品"到"百花齐放"

五年实践已验证: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培养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关键载体。面向新征程,职业院校需进一步:

深化"岗课赛证"融合,将劳动教育与职业标准对接;

构建"数字孪生"劳动教育生态,实现虚实结合的沉浸式学习;

探索"劳动+"跨学科育人模式,如"劳动+乡村振兴""劳动+创新创业"等;

完善"双师型"劳育师资培养体系,培育兼具专业技能与育人智慧的教师队伍。

结语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底色,亦是立德树人的根基。《典型案例集锦》不仅是五年实践的结晶,更是未来改革的路标。期待本书能激发更多院校的创新活力,让"劳动淬炼成长,技能创造幸福"的理念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落地生根,结出更加丰硕的育人之果。

编委会

2025年5月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5-10 13:09:1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