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中坚力量部分典型工作案例简介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184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中坚力量部分典型工作案例简介

2025-05-05 06:26·职教鲶鱼侯银海

自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来,全国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劳动教育改革号召。在这一进程中,由王官成、黄文胜、陈磊(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智军(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侯银海、张自遵(商丘技师学院),韩春卉(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等40余位来自全国多所职业院校、教育机构的学术指导专家、技术支持专家及联合发起人组成的中坚力量,依托劳育联盟校平台,在理论研究、实践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与品牌建设提供了核心支撑。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一)政策落实成效显著

全国职业院校深入贯彻《意见》及相关纲要精神,系统构建劳动教育体系。通过明确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与组织架构,规范课程性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及考核机制,并优化师资配置、创新激励措施,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实践常态化,推动劳动教育从“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二)特色实践亮点突出

1. 差异化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联盟校专家结合区域产业特色与院校专业优势,指导院校打造特色劳动教育体系。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智能制造专业群,开发“产教融合型劳动实践项目”;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结合当地能源产业,构建“新能源技术劳动教育模块”,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

2. 多元化劳动教育形式创新:突破传统劳动模式,开展“劳动 + 创新创业”“劳动 + 社区服务”“劳动 + 文化传承”等复合型实践活动。例如,江苏徐州技师学院开展电商直播助农实践,有效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与社会服务能力。

3. 动态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过程性记录 + 成果性展示 + 发展性评估”多元评价机制。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劳动教育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从基础劳动到创新实践的全周期表现;广州工商学院引入企业评价指标,将劳动成果与职业素养挂钩,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与导向性。

4. 协同化师资队伍建设:联盟校专家牵头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一方面,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劳动教育专项培训;另一方面,邀请劳模工匠、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导师。如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劳模工作室”,由行业专家带领学生开展技术攻关,实现“双师型”师资共育。

二、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差异

(一)领导机制的差异

部分院校建立了党委统筹、多部门联动的高效领导机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而少数院校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现象,领导主体责任划分模糊,导致劳动教育资源分散、推进滞后。

(二)组织实施的差异

在执行层面,有的院校设立独立劳动教育中心,统筹课程开发与实践安排;部分院校则由教务处、学工部分别管理,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此外,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连贯性与实效性。

(三)课程建设的差异

1. 课程名称与定位:各校课程命名缺乏统一规范,如“劳动素养课”“职业劳动实践”等名称并存,反映出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差异。职业院校需进一步凸显“职业院校特色”,强化劳动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衔接。

2. 课时与内容设置:尽管政策明确规定专题教育学时与劳动周要求,但部分院校存在课时压缩、内容单一问题。劳动实践仍以日常卫生打扫为主,创新性、专业性实践项目占比不足,难以满足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提升需求。

三、强化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的实践路径

(一)筑牢课程根基,强化育人属性

联盟校专家团队指导院校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模块。通过设立专职教师岗位、开发校本教材、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实现课程标准化建设。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专家指导下,将劳动教育与商业服务实践结合,开发“智慧零售劳动实训课程”,并建立课程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教学效果。

(二)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实践质效

针对劳动教育浅层化问题,联盟校推行“三阶递进式”教学模式:低年级开展生活劳动与职业认知,中年级强化专业技能劳动,高年级聚焦创新实践与创业孵化。同时,鼓励院校与企业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开发“技术研发 - 生产实践 - 成果转化”一体化项目。如成都锦城学院在专家支持下,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智能设备维护劳动,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建强师资队伍,夯实发展保障

联盟校实施“双培双聘”计划:一方面,通过专题研修、企业挂职等方式提升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建立行业专家资源库,规范兼职教师选聘与考核标准。例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劳动美育教研中心在专家指导下,组建“理论教师 + 工匠导师 + 企业工程师”教学团队,形成“教学相长、产教融合”的师资发展生态。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以劳育联盟校中坚力量为引领,全国职业院校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为培养具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为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贡献教育力量。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5-06 17:15:2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