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自媒体行业蓬勃兴起,成为信息传播、观点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自媒体数量的不断激增,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滋生,其中三观不正的无良自媒体博主成为扰乱网络环境的“毒瘤”,严重阻碍了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净化网络空间、打造风清气正的自媒体平台已刻不容缓,平台必须加大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让这些无良之人无处遁形。
部分三观不正的无良“隐君子”自媒体,热衷于以媒体“碰瓷”的方式博眼球。他们无视事实真相,专门发表与官方等正面消息来源相悖的负面消息。这些博主深谙舆论传播的“套路”,知道负面信息往往更能引发关注,于是毫无底线地编造、夸大负面内容,企图以此吸引相关部门注意,获取流量利益。与那些有良知、自觉遵守网络言论规则、主动规避风险的自媒体人不同,这些无良博主将网络平台当作肆意宣泄负面情绪、传播不实信息的“法外之地”。他们一天发布几篇甚至几十篇负面博文,完全不顾及自身言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当账号因违规被封禁后,他们又迅速“改头换面”,重新注册新号,继续制造负面消息,如同打游击战一般,在网络中反复传播有害内容。
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曾经在80年代,流传着“一封无良举报信8分钱让有关部门忙半年”的说法,而如今,一篇三观不正的负面博文,往往需要网信、网警、平台运营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经过投诉举报、调查核实等一系列繁琐流程才能删除。这些不实负面信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还容易引发公众恐慌、误导舆论走向,对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它们就像网络空间中的“雾霾”,遮蔽了真实、积极的信息,让公众难以获取客观、准确的内容,破坏了网络环境的清朗氛围。
自媒体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枢纽,必须主动承担起监管责任,加大对自媒体内容的审核与管理力度。一方面,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等,对自媒体发布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信息;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审核机制和惩罚制度,对于三观不正、恶意传播负面信息的无良博主,不仅要封禁账号,还应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再次注册,提高违规成本。同时,平台还可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网络不良行为。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填补监管漏洞,为净化网络空间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公众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不实信息的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传播负面内容,积极参与到网络环境治理中来,共同抵制无良自媒体的不良行为。
净化网络空间,打造风清气正的自媒体平台,是一项需要平台、政府、公众多方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只有加大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让三观不正的无良自媒体博主失去生存空间,才能还网络一片清朗,让自媒体真正成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