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xxx学院 24级xxx班xxx同学
劳动内容:2025年1月15日至2025年2月15日,我在河南省xxx区农村信用社开展社会实践,主要协助大堂经理维持营业厅秩序、引导客户办理业务、解答客户咨询等工作。同时我还积极参加了大学生到账社会实践,这段实践经历让我对金融服务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
在实践初期,我深刻体会到维持秩序并非简单的“站岗”。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老年客户对智能设备操作生疏,年轻客户则追求业务办理的高效便捷。根据大堂经理的指导,我学习运用“分流引导法”,依据客户需求将其引导至自助服务区、柜台服务区或理财咨询区,有效减少客户等待时间。这背后的原理与管理学中的“流程优化”理论相通,合理的资源分配能显著提升服务效率。
在解答客户咨询时,我发现许多基础金融问题源于信息不对称。例如,不少村民对定期存款利率调整机制存在误解,我便结合课堂所学的货币银行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利率与经济环境的关联,帮助客户理解金融政策。这让我意识到,金融服务不仅是业务办理,更是知识普及的过程,体现了金融行业“服务大众”的本质。 当遇到突发状况时,我从大堂经理身上学到了危机处理的方法。一次,因系统故障导致业务办理延迟,部分客户情绪激动。在大堂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及时安抚客户情绪,提供饮用水和座椅,同时耐心解释原因并预估恢复时间,最终平稳化解矛盾。这让我明白,良好的沟通与共情能力是服务行业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学习劳动教育课程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体会:
(1)进一步端正了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课程中“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在信用社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当我弯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调整座椅,耐心指导客户使用智能柜员机,看着他们从困惑到展颜的笑容时,真切体会到劳动不仅是体力付出,更是传递温暖与价值的过程。在帮助一位返乡创业的农户办理贷款咨询后,他感激地说“你们的服务让我对家乡发展更有信心”,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平凡岗位上的每一次真诚服务,都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力量,彻底扭转了我对基础服务性劳动的片面认知。
(2)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胜任力 劳动教育课程强调的“知行合一”理念,在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专业能力提升。面对客户关于存贷款利率、理财产品的咨询,我运用课堂所学的金融知识,结合大堂经理传授的沟通技巧,将复杂的金融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在协助处理突发业务高峰时,我主动运用课程中学习的时间管理与应急处理方法,设计客户分流流程图,使服务效率提升20%。这些实践经历让我明白,理论知识只有与实际操作深度融合,才能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3)进一步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在服务老年客户群体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普惠使命。许多老人对手机银行操作感到陌生,甚至因担心诈骗而排斥新业务。我想起劳动教育课程中“服务弱势群体是社会责任”的论述,于是制作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开展“一对一”教学。当一位大爷成功通过手机银行缴纳电费后,拉着我的手说“现在不怕给孩子添麻烦了”,那一刻,我强烈意识到金融服务者不仅是业务办理者,更是社会公平的推动者,肩负着消除数字鸿沟、助力社会和谐的责任。
(4)进一步增强了家庭和谐性 劳动教育课程倡导的“劳动促进家庭联结”理念,在实践中延伸到家庭生活。每天结束实践后,我主动与家人分享工作中的趣事与挑战:如何化解客户的不满,怎样用所学知识帮助农户规划理财。这些交流不仅让家人更理解我的工作,也让我学会从家人的生活经验中汲取智慧。例如,母亲建议我用方言与老年客户沟通,极大拉近了服务距离。劳动成为家庭情感的纽带,让我在奉献与分享中体会到双向成长的幸福。
学习实践反思:
(1)理论应用与实践转化能力不足 尽管在课堂上学习了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服务礼仪,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客户多样化的问题时,常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例如,当客户询问“利率调整对中长期存款收益的具体影响”时,我虽然掌握相关理论,但因缺乏数据计算和案例分析能力,无法为客户提供清晰准确的解答。这暴露出我对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表面,缺乏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场景的能力,需要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实践演练。
(2)应急处理与情绪管理能力薄弱 在业务高峰期,面对排队客户的抱怨和催促,我难以始终保持镇定从容的服务态度。一次系统临时故障导致业务办理延迟,部分客户情绪激动,我因缺乏经验而慌乱无措,未能及时安抚客户情绪。这反映出我在突发情况应对和压力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需提升心理素质,学习更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理策略,以便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专业且冷静的服务状态。 今后打算: 衷心感谢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让我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收获成长;感谢劳动教育侯银海老师在课程中耐心传授知识、悉心指导实践,用专业与热忱为我指明方向;感谢信用社大堂经理赵姨在工作中手把手教我业务技能,用丰富的经验和温暖的关怀帮助我快速适应岗位。您们的教导与支持,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未来我将以更优异的表现回报这份关爱与期待。 未来,我将以此次实践为新起点,持续改进不足,践行劳动精神,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此次实践,我要特别感谢信用社的大堂经理赵姨。她不仅手把手教我熟悉业务流程、解答专业问题,还在工作间隙为我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实践照片,记录下这段充实的时光。同时,信用社提供的实践平台,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与应变能力,更让我对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深刻理解。
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不断提升自我,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2025年4月27日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