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2025工勤晋级高级技师冷加工工种《机械制造技术》机考模拟测试题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58

2025工勤晋级高级技师冷加工工种《机械制造技术》机考模拟测试题

2025-04-25 20:29·职教鲶鱼侯银海

以下是一套2025工勤晋级高级技师冷加工工种《机械制造技术》白皮书机考模拟测试题,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典型零件加工情况分析题,题目内容围绕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培训考核教材第一部分“机械冷加工”的相关内容展开,每题均附有答案及解析,供参考: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车削加工时,车刀的主偏角增大,切削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解析:主偏角增大,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长度变短,切削力相对减小。

2. 在车削外圆柱面时,若工件表面出现波纹,可能是由于()。

A.主轴转速过高

B.车刀磨损

C.主轴轴承间隙过大

D.进给量过大

答案:C

解析:主轴轴承间隙过大可能导致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从而在表面形成波纹。

3. 铣削加工中,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时,称为()。

A.顺铣

B.逆铣

C.周铣

D.端铣

答案:B

解析:逆铣是指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这种加工方式对机床的刚性要求较高。

4. 磨削加工时,砂轮的硬度是指()。

A.磨粒的硬度

B.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C.砂轮的强度

D.砂轮的粒度

答案:B

解析: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而不是磨粒本身的硬度。

5.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中,检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

A.尺寸测量

B.形状和位置公差测量

C.表面粗糙度测量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检验技术基础涵盖了尺寸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测量以及表面粗糙度测量等多个方面。

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 车削加工中,影响车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刀具几何参数

D.工件材料

答案:A、B、C、D

解析: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几何参数和工件材料都会对车削表面粗糙度产生影响。

2. 铣削加工中,平面加工的特点包括()。

A.加工精度高

B.生产效率高

C.可加工复杂形状

D.刀具磨损小

答案:A、B、C

解析:铣削加工平面精度高、效率高,且可以加工复杂形状,但刀具磨损情况与加工条件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3. 磨削加工中,砂轮的选择应考虑()。

A.磨粒种类

B.粒度

C.硬度

D.组织

答案:A、B、C、D

解析:砂轮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磨粒种类、粒度、硬度和组织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

4.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

A.游标卡尺

B.千分尺

C.百分表

D.硬度计

答案:A、B、C、D

解析: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和硬度计都是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5. 车削复杂零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B.加工精度要求

C.刀具的选择和使用

D.加工工艺的制定

答案:A、B、C、D

解析:车削复杂零件时,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加工精度要求、刀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加工工艺的制定等因素。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车削加工中,车刀的前角越大,切削越省力。()

答案:√

解析:车刀的前角越大,切削刃越锋利,切削越省力。

2. 铣削加工时,逆铣比顺铣的加工质量更好。()

答案:×

解析:顺铣的加工质量通常比逆铣更好,但逆铣对机床的刚性要求较低。

3. 磨削加工中,砂轮的粒度越细,加工表面粗糙度越好。()

答案:√

解析:砂轮的粒度越细,磨粒越小,加工表面粗糙度越好。

4.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中,尺寸测量是最重要的检验项目。()

答案:×

解析: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中,尺寸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测量以及表面粗糙度测量等都是重要的检验项目,不能简单地说尺寸测量是最重要的。

5. 车削加工中,车外圆柱面时,刀尖应高于工件中心。()

答案:×

解析:车外圆柱面时,刀尖应与工件中心等高,以保证加工精度。

6. 铣削加工中,铣刀的直径越大,加工效率越高。()

答案:√

解析:铣刀的直径越大,每次切削的材料量越多,加工效率越高。

7. 磨削加工中,砂轮的硬度越高,加工表面质量越好。()

答案:×

解析:砂轮的硬度应根据加工要求选择,硬度过高可能导致加工表面质量下降。

8.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中,表面粗糙度测量只能通过仪器进行。()

答案:×

解析:表面粗糙度测量可以通过仪器进行,也可以通过目测或对比样板进行简单的判断。

9. 车削加工中,车螺纹时,车刀的刀尖角应等于螺纹的牙型角。()

答案:√

解析:车螺纹时,车刀的刀尖角应等于螺纹的牙型角,以保证螺纹的加工精度。

10. 铣削加工中,铣削深度越大,加工效率越高。()

答案:×

解析:铣削深度过大可能导致铣刀磨损加剧,加工效率反而降低。

典型零件加工情况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某机械加工厂需要加工一批外圆直径为φ50mm、长度为100mm的轴类零件,要求表面粗糙度Ra0.8μm,加工精度IT6。请分析该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并说明选择的刀具、切削参数及加工步骤。

答案:

加工工艺分析:

1. 刀具选择:选用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刀尖半径为0.8mm,前角15°,后角12°,主偏角45°。

2. 切削参数选择:

• 粗车:切削速度v=150m/min,进给量f=0.2mm/r,背吃刀量ap=2mm。

• 精车:切削速度v=200m/min,进给量f=0.1mm/r,背吃刀量ap=0.5mm。

3. 加工步骤:

• 粗车:将工件夹持在车床卡盘上,对刀后进行粗车,去除大部分余量,使外圆直径接近φ50mm。

• 半精车:调整切削参数,进行半精车,使外圆直径达到φ50.2mm。

• 精车:再次调整切削参数,进行精车,使外圆直径达到φ50mm,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μm。

• 测量与检验:使用千分尺测量外圆直径,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解析:根据零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是保证加工质量的关键。粗车去除大部分余量,半精车和精车逐步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2. 某工厂需要加工一批平面零件,尺寸为100mm×10

以下是针对2025年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晋级高级技师(冷加工工种)《机械制造技术》机考模拟测试题的完整设计框架,包含题型、答案及解析。题目覆盖教材第一至四章核心知识点,符合工勤人员技能考核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机考模拟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 车削外圆时,若工件表面出现振纹,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刀具前角过大

B. 主轴转速过高

C. 工件装夹刚性不足

D. 进给量过小

答案:C

解析:振纹通常由振动引起,工件装夹不牢固或刚性不足是主因(第一章第二节)。

2. 铣削宽平面时,优先选用的铣刀类型是( )

A. 立铣刀

B. 端铣刀

C. 键槽铣刀

D. 球头铣刀

答案:B

解析:端铣刀刀齿多、刚性好,适合大平面高效加工(第二章第二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 车削圆锥面的方法包括( )

A. 偏移尾座法

B. 靠模法

C. 宽刃刀车削法

D. 改变主轴转速法

答案:ABC

解析:D选项与锥度加工无关,属于干扰项(第一章第四节)。

2. 磨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 )

A. 砂轮粒度

B. 工件材料硬度

C. 冷却液浓度

D. 磨削速度

答案:ABCD

解析:四项均直接影响表面质量(第三章第一节)。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 车削螺纹时,必须保证工件转一周,刀具移动一个螺距。( )

答案:√

解析:螺纹加工的核心是主轴与刀具的严格运动关系(第一章第六节)。

2. 珩磨加工可以修正孔的位置误差。( )

答案:×

解析:珩磨仅提高表面质量,不能修正位置误差(第三章第七节)。

四、典型零件加工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

案例1:某阶梯轴需车削外圆(Φ50±0.02mm)、切槽(宽5+0.1mm)和加工M24×2螺纹,材料为45钢。

1. 分析车削外圆时的装夹方案及切削参数选择依据。

答案要点:

- 装夹:双顶尖+鸡心夹保证同轴度;

- 参数:粗车ap=2mm、f=0.3mm/r,精车ap=0.5mm、f=0.1mm/r(第一章第二节、第九节)。

2. 说明螺纹加工中如何避免乱扣。

答案要点:

- 确保主轴至刀具的传动链无间隙;

- 避免中途换刀或改变转速(第一章第六节)。

五、综合应用题(30分)

题目:某铸铁箱体需铣削平面(Ra3.2μm)和镗削Φ30H7孔(Ra1.6μm),分析工艺流程并回答:

1. 选择铣刀与镗刀材料;

2. 设计检验孔尺寸精度的方案。

答案要点:

1. 刀具选择:

- 铣刀:YG类硬质合金(抗铸铁磨损);

- 镗刀:PCD刀具(高精度孔加工)(第二章第一节、第五节)。

2. 检验方案:

-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

- 气动量仪检测圆度与圆柱度(第四章第一节)。

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 客观题按标准答案评分,案例分析题按关键点赋分。

- 综合应用题需体现工艺逻辑性,答案需涵盖设备、参数、检测方法。

本套试题紧密结合河南省工勤晋级考核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适用于高级技师冷加工工种备考。

2025工勤晋级高级技师冷加工工种《机械制造技术》白皮书机考模拟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车削外圆柱面时,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中的直径D指的是( )

A.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

B. 工件已加工表面直径

C. 工件平均直径

D. 车刀刀尖回转直径

答案:A

解析:切削速度计算时,直径D为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该参数决定刀具实际切削线速度,影响加工效率与表面质量。

2. 在铣削平面时,端铣刀的主偏角为( )时,刀具耐用度最高

A. 45°

B. 60°

C. 90°

D. 120°

答案:A

解析:端铣刀主偏角45°时,切削力分散,刀尖受力小,散热好,因此刀具耐用度更高。

3. 外圆磨削中,若工件表面出现直波形振纹,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砂轮硬度太高

B. 头架主轴间隙过大

C. 冷却液流量不足

D. 砂轮转速过低

答案:B

解析:头架主轴间隙过大导致工件旋转不稳定,产生振动,形成直波形振纹;其他选项与表面振纹无直接关联。

4. 梯形螺纹车削时,牙型角为( )

A. 30°

B. 60°

C. 55°

D. 45°

答案:A

解析:梯形螺纹标准牙型角为30°,60°为普通三角螺纹牙型角,55°为英制管螺纹牙型角。

5. 磨削加工时,为防止工件表面烧伤,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 提高砂轮转速

B. 增大磨削深度

C. 降低工件转速

D. 增加冷却液流量

答案:D

解析:冷却液可有效带走磨削热,防止工件表面烧伤;其他选项可能加剧热量产生。

二、多选题(每题3分)

1. 车削内孔时,影响孔径尺寸精度的因素有( )

A. 刀具磨损

B. 车床主轴径向跳动

C. 切削用量选择

D. 测量工具精度

答案:ABCD

解析:刀具磨损导致尺寸变化,主轴跳动影响圆柱度,切削用量影响热变形,测量工具误差直接影响读数准确性。

2. 铣削T形槽的步骤包括( )

A. 用立铣刀铣直槽

B. 用T形槽铣刀铣底槽

C. 用角度铣刀倒角

D. 用键槽铣刀修光槽壁

答案:ABC

解析:T形槽加工需先铣直槽,再用专用T形槽铣刀铣底槽,最后倒角;键槽铣刀无法用于T形槽加工。

3. 外圆磨削的工艺特点包括( )

A. 加工精度高

B. 表面粗糙度值小

C. 适用于淬火钢等硬材料

D. 生产率低于车削

答案:ABCD

解析:磨削属于精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合硬材料加工,但效率相对较低。

4. 螺纹车削中,产生“乱牙”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开合螺母未压紧

B. 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

C. 主轴与丝杠传动比错误

D. 刀具磨损严重

答案:ABC

解析:开合螺母松动、丝杠间隙大或传动比错误均会导致螺距失准,产生乱牙;刀具磨损主要影响牙型精度。

5.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尺寸精度检验

B. 形状和位置精度检验

C. 表面粗糙度检验

D. 材料力学性能检验

答案:ABC

解析:尺寸、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冷加工直接控制的指标;材料力学性能需通过专门试验检测。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 车削圆锥面时,小滑板转角度数等于圆锥半角α/2。( )

答案:√

解析:小滑板转角度数需与圆锥半角一致,以保证刀具沿圆锥母线进给。

2. 端铣平面时,逆铣比顺铣更适合加工硬材料。( )

答案:×

解析:顺铣切削力稳定,刀具耐用度高,更适合硬材料加工;逆铣易造成刀具磨损。

3. 内圆磨削时,砂轮直径越大,磨削效率越高。( )

答案:×

解析:砂轮直径过大可能与工件内孔干涉,需根据孔径合理选择,并非越大越好。

4. 车削三角螺纹时,车刀的刀尖角必须与螺纹牙型角相等。( )

答案:√

解析:车刀刀尖角直接决定螺纹牙型精度,必须与标准牙型角一致。

5. 工件在磨削前无需进行退磁处理。( )

答案:×

解析:磨削后工件可能残留磁性,吸附铁屑影响精度,需退磁处理。

四、典型零件加工情景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情景一:轴类零件车削加工

某工厂需加工一批直径φ30mm、长度150mm的轴,材料为45钢,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μm,圆度误差≤0.005mm。现有设备:CA6140车床、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千分尺。

问题:

1. 简述车削该轴的工艺步骤。(4分)

2. 若加工后圆度超差,可能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

1. 工艺步骤:

- 装夹工件(三爪卡盘或一夹一顶);

- 粗车外圆,留0.5~1mm余量;

- 精车外圆至尺寸,控制表面粗糙度;

- 用千分尺测量圆度和尺寸,修正误差。

2. 圆度超差原因:

- 车床主轴径向跳动过大;

- 工件装夹时产生偏心;

- 刀具磨损不均匀或切削力不稳定;

- 车床导轨磨损,影响直线运动精度。

情景二:平面铣削加工

使用X6132万能铣床铣削尺寸为200mm×150mm×20mm的45钢平板,要求平面度误差≤0.02mm,表面粗糙度Ra3.2μm。

问题:

1. 选择合适的铣削刀具和切削参数。(4分)

2. 若铣削后平面出现中凹现象,如何调整?(6分)

答案:

1. 刀具与参数:

- 刀具:直径125mm硬质合金面铣刀;

- 切削参数:主轴转速n=400r/min,进给量f=80mm/min,背吃刀量ap=0.5~1mm。

2. 调整方法:

- 检查铣床主轴轴线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通过调整铣床精度改善;

- 减小切削深度,增加走刀次数,避免切削力过大导致变形;

- 检查刀具磨损情况,更换磨损刀具。

以下是为2025年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晋级高级技师(机械冷加工工种)《机械制造技术》白皮书设计的机考模拟测试题,包含单选、多选、判断及典型零件加工分析题,并附答案与解析。题目严格依据考核大纲12710,覆盖车工、铣工、磨工及检验技术等核心章节内容。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车削外圆时,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

A. v = \pi d n

B. v = \pi d n /1000

C. v = d n /1000

D. v = \pi n /1000

答案:B

解析:切削速度公式为 v = \pi d n /1000(单位:m/min),其中d为工件直径(mm),n为转速(r/min)18。

铣削平面时,若表面出现振纹,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进给量过大

B. 刀具磨损

C. 工件装夹不稳

D. 切削液不足

答案:C

解析:振动多由装夹不稳或机床刚性不足引起,需检查夹具和工件固定状态210。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

车削梯形螺纹时,以下措施能减少乱牙的是( )

A. 调整车床丝杠与工件螺距匹配

B. 采用左右切削法

C. 提高主轴转速

D. 使用对刀显微镜校准

答案:A、B、D

解析:乱牙可通过螺距匹配、分刀切削和精准对刀避免;提高转速可能加剧振动18。

磨削烧伤的控制方法包括( )

A. 选用细粒度砂轮

B. 降低磨削深度

C. 增加工件转速

D. 优化冷却液流量

答案:A、B、D

解析:细砂轮、低磨削深度和充分冷却可减少热损伤;提高转速可能加剧温升18。

第三部分 判断题

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车削偏心工件时,必须使用平衡块配重。( )

答案:正确

解析:偏心工件需配重以抵消离心力,防止振动和加工误差210。

铣削V型槽时,可直接用立铣刀一次成型。( )

答案:错误

解析:V型槽需分步铣削,先开窄槽再修角度,避免刀具过载28。

第四部分 典型零件加工分析题

题目:某箱体零件需加工平行孔系,孔距公差为±0.02mm,请分析工艺路线并说明保证精度的措施。

答案与解析:

工艺路线:粗铣基准面→精铣基准面→钻中心孔→粗镗→半精镗→精镗13。

精度保证措施:

基准先行:以精铣平面为定位基准,减少累积误差。

坐标法镗孔:使用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通过坐标定位确保孔距111。

分阶段加工:粗、精加工分离,避免热变形和应力影响。

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客观题:每题2分,答错扣0.5分(多选题漏选得1分)。

分析题:按要点给分(基准选择3分、工艺路线4分、措施3分)。

题目设计综合了工艺理论、实操要点及误差分析,覆盖高级技师考核要求的“技艺精·劳动美”理念。如需完整题库或专项训练,可参考河南省工考教材及模拟系统。

以下是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高级技师晋级考试设计的《机械制造技术》模拟测试题,涵盖冷加工工种核心内容,按教材章节结构编排,题型包含单选、多选、判断及情境分析题,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 机械冷加工

第一章 车工

第一节 车削的基本知识

1. 单选题

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量

C. 背吃刀量

D. 主轴转速

答案:D

解析:切削用量三要素为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主轴转速是切削速度的计算参数,非独立要素。


第二节 车外圆柱面

2. 多选题

车削外圆时,出现振纹的可能原因包括:

A. 刀具刚性不足

B. 切削液不足

C. 主轴转速过高

D. 工件装夹不稳

答案:A、B、D

解析:振纹多由切削系统振动引起,刀具刚性差、装夹松动或润滑不足均会导致振动,主轴转速过高可能加剧问题但非直接原因。


第三节 车内圆柱面

3. 判断题

车内圆时,刀尖应略高于工件中心以避免让刀现象。

答案:√

解析:内圆车削时,刀尖高于中心可减少切削阻力,防止让刀导致的尺寸超差。


---


第二章 铣工

第一节 铣削的基础知识

4. 单选题

端铣加工平面时,表面粗糙度主要受以下哪项影响最大?

A. 铣刀齿数

B. 进给量

C. 背吃刀量

D. 铣削速度

答案:B

解析:进给量直接影响切削层厚度和残留高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显著。


第二节 平面加工

5. 情境分析题

某铣工在加工一铸铁平面时,发现表面存在明显波纹,试分析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

- 原因:刀具磨损、进给量过大、铣刀悬伸过长导致振动。

- 措施:更换新刀、降低进给量、缩短刀具悬伸长度或使用减震夹头。

第三章 磨工

第二节 磨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6. 多选题

外圆磨削时,以下哪些操作违反安全规范?

A. 磨削中途调整砂轮转速

B. 空转检查砂轮平衡性

C. 佩戴线手套操作

D. 使用棉纱擦拭工件

答案:A、C、D

解析:磨削过程中禁止调整转速;线手套易卷入设备;棉纱擦拭可能引发火灾。

第四章 机械加工产品检验

第一节 检验技术基础

7. 判断题

游标卡尺可直接测量工件的圆度误差。

答案:×

解析:游标卡尺仅能测量尺寸偏差,圆度误差需用圆度仪或百分表在多个截面测量。

答案与解析汇总

| 题号 | 题型 | 答案 | 关键解析要点 |

|------|--------|------------|-----------------------------------------------------------------------------|

| 1 | 单选 | D | 切削用量三要素定义 |

| 2 | 多选 | A、B、D | 振纹成因与切削系统稳定性相关 |

| 3 | 判断 | √ | 内圆车削刀尖高度调整逻辑 |

| 4 | 单选 | B | 表面粗糙度与进给量的直接关联 |

| 5 | 情境分析 | 见答案 | 分析振动源并提出工艺优化措施 |

| 6 | 多选 | A、C、D | 磨削安全操作规范中的禁止行为 |

| 7 | 判断 | × | 游标卡尺功能限制 |

命题设计说明

1. 题型覆盖:单选、多选、判断题侧重基础知识,情境分析题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2. 难度梯度:从基础概念到实际问题解决,符合高级技师晋级考核要求。

3. 教材关联:严格依据河南省教材章节结构,重点覆盖车削、铣削、磨削及检验技术。

如需进一步扩展或调整题量,可补充典型零件加工案例(如梯形螺纹车削、珩磨工艺等)。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4-26 07:04:2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