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机电系团总支举办“技艺精·劳动美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响应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学习劳模精神”的需求,4月14日下午,商丘技师学院机电系团总支在孔翠翠、贾慧清、侯银海、朱艳等教师的组织下,特邀河南省夏邑县劳动模范王飞走进校园,为师生带来两场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融·创’三种精神为笔绘就劳动美好生活新画卷”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激励青年学子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首场交流:对话劳模,解惑成长困惑
当日15时许,王飞劳模首先来到机电技术应用系204教室,与23机电1预备技师班、24秋机电预备技师班近30名学生及“技艺精·劳动美”社团团干展开面对面交流。活动中,社团团长丁嘉浩、副团长赵彬等同学结合在校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规划中的困惑踊跃提问:“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实现技能突破?”“面对职业选择的迷茫,该如何找准方向?”王飞结合自身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全国共享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高级农艺师的奋斗经历,分享了“融合、创新、创造”三种精神的实践感悟。他鼓励同学们:“技能成才没有捷径,唯有沉下心钻研技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在劳动中实现价值。”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纷纷表示从劳模的故事中汲取了奋进力量。
主题报告:传承劳模精神,绘就劳动新篇
16时40分,学院办公楼一楼多媒体教室内,来自四个系部的优秀社团干部、班干代表齐聚一堂,聆听王飞劳模的专题报告。作为全国15名典型农民代表之一,曾登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希望田野”主题彩车的八零后高素质农民,王飞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深耕乡村振兴一线的实践经验。他结合“融合精神”,强调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以“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局限,在技术攻关中勇闯难关;用“创造精神”诠释劳动如何创造美好生活,寄语青年学子:“新时代的技能人才,既要掌握扎实本领,更要胸怀‘国之大者’,让青春在劳动创造中绽放光彩。”
劳模名片:扎根田野的奋斗者
王飞不仅是河南省第十三届、商丘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更是夏邑县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他深耕“三农”领域多年,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其个人经历正是“劳动创造价值、技艺成就梦想”的生动写照,为技校学生树立了“技能报国”的榜样。
此次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沉浸式宣讲”,让劳模精神真正走进校园、融入学生心中。机电系团总支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以劳模为镜,在实践中锤炼技能、涵养匠心,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据悉,商丘技师学院始终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理念,通过搭建“劳模课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将劳动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