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以"融·创"三种服务为笔 绘就以劳强体运动会新画卷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69

以"融·创"三种服务为笔 绘就以劳强体运动会新画卷

2025-04-11 05:44·职教鲶鱼侯银海

劳动绽放青春芳华 志愿服务校园公共服务助力学院第十八届春季田径运动会。

劳动目标:保障运动会各个项目有序进行,为运动员创造良好比赛环境,让全体师生享受体育竞技乐趣,增强校园体育氛围与团队凝聚力。

劳动内容:前期策划、物资准备、场地布置、现场组织

劳动时间:筹备前两周至运动会结束

劳动地点:学校田径运动场及周边区域

劳动人物:学生志愿者、体育老师、后勤工作人员

劳动工具:卷尺、石灰粉、指示牌、扩音器、急救箱等

一、"融·创"服务理念引领,构建劳动教育新范式

在学院第十八届春季田径运动会中,师生志愿者以"融·创"三种服务为核心,通过资源融合、服务创新、价值创造,将劳动教育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以劳强体、以体育人"的校园盛会。

(一)资源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1. 校家社联动:

志愿者团队联合体育老师、后勤部门及学生家长,构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体育老师负责赛程设计与技术指导,后勤部门提供物资保障,家长志愿者参与急救支援,形成全链条服务网络。

2. 跨学科协作:

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发"智慧运动会"管理系统,实时更新赛事数据;医学生组成急救小组,配备AED设备和急救药品;艺术学院学生设计赛事LOGO与宣传海报,将专业技能融入劳动实践。

3. 场地资源整合:

提前两周启动运动场改造,利用卷尺、石灰粉精准绘制跑道线,搭建主席台、检录处与休息区,设置"运动员能量补给站"和"观众互动区",实现空间高效利用。

(二)服务创新: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1. 智慧化服务:

引入"捷报云"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赛程安排,实时推送比赛结果与运动员健康数据。志愿者使用扩音器与智能手环,动态管理现场秩序。

2. 个性化关怀:

针对运动员需求,设立"赛前热身指导岗"和"赛后恢复服务区",提供拉伸训练与心理疏导;为观众设计"趣味打卡点",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参与感。

3. 安全保障升级:

制定"三级应急响应预案",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与急救设备,建立"志愿者-医护-后勤"联动机制,确保突发状况5分钟内响应。

(三)价值创造:劳动育人成果转化

1. 体育精神传承:

运动会期间,志愿者通过"火炬传递"活动,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度融合,激发师生拼搏热情。

2. 劳动素养提升:

志愿者参与前期策划、物资采购、场地布置等全流程,掌握活动组织、团队协作等实践技能。如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负责预算编制,艺术专业学生设计颁奖台,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3. 校园文化建设:

运动会打破传统竞技模式,增设"十人九足""旱地龙舟"等趣味项目(参考,吸引超90%师生参与,营造"全员运动、全民劳动"的校园氛围。

二、劳动实践全流程:从筹备到收官

(一)筹备阶段:精准策划,科学部署

1. 赛程优化:

志愿者与体育老师联合调研,参考往届数据与参赛人数,制定"模块化赛程表",将径赛与田赛交叉安排,缩短等待时间,提升赛事效率。

2. 物资创新:

采用"共享+定制"模式,复用往届器材,定制环保奖牌与可降解证书,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引入"智能储物柜",方便运动员存放物品。

3. 人员培训:

开展"志愿者训练营",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急救、礼仪、应急处理等专项培训,确保服务标准化。

(二)执行阶段:高效协同,智慧服务

1. 场地智能管理:

使用"智慧运动会"系统实时监控场地使用情况,动态调整检录处与休息区布局,确保人流畅通。志愿者通过手持终端接收任务指令,实现"任务派发-执行-反馈"闭环管理。

2. 服务细节升级:

- 运动员服务:提供"一对一"检录引导,建立"运动员健康档案",记录心率、体温等数据。

- 观众服务:设置"文化体验区",展示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射箭,增强文化浸润。

3. 安全保障强化:

建立"网格巡查制",志愿者分片包干,排查场地隐患;医疗组配备AED设备,开展"心肺复苏"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三)收官阶段:总结沉淀,成果转化

1. 数据复盘:

分析"捷报云"系统数据,形成《运动会服务效能报告》,优化服务流程;评选"十佳志愿者",树立劳动榜样。

2. 文化传播:

制作"劳动瞬间"短视频,记录志愿者风采;举办"劳动创造美好"主题展览,展示赛事成果与劳动教育实践案例。

3. 长效机制:

将运动会服务模式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赛事志愿服务"校本教材,推动劳动实践常态化。

三、劳动成果与体会:以劳赋能,青春绽放

(一)劳动成果

1. 赛事圆满成功:

运动会历时两天,比赛项目全部按时完成,无重大事故发生。运动员打破几项校纪录师生参与率达100%,氛围热烈。

2. 育人成效显著:

志愿者团队获"最佳组织奖",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协调、应急处理等能力。如2022级志愿者李明表示:"从物资采购到现场调度,我学会了如何统筹资源,这对未来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3. 社会影响扩大:

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家长通过"云端观赛"平台实时关注赛事,点赞"劳动教育与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

(二)劳动体会

1. 团队协作是核心:

每个环节都需要志愿者、教师、后勤人员紧密配合。如开幕式彩排时,志愿者与艺术学院学生反复调试灯光与音乐,最终呈现出震撼效果。

2. 创新服务是关键:

引入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如"智能储物柜"减少物品丢失率,"智慧运动会"系统提升赛事透明度。

3. 责任担当是底色:

志愿者连续12小时坚守岗位,从清晨布置场地到深夜清理垃圾,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最光荣"的真谛。

四、深化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此次运动会志愿服务是学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通过"融·创"三种服务,将劳动教育融入体育赛事,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劳动+体育"模式,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场景"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结语:青春因劳动而精彩,志愿因奉献而崇高。学院第十八届春季田径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志愿者们用汗水诠释责任,以创新赋能服务,在劳动中绽放青春芳华,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4-11 06:37:4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