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宜沟镇首阳仙山隐大贤 和合二仙美名传:汤阴好故事之四十一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80

宜沟镇首阳仙山隐大贤 和合二仙美名传:汤阴好故事之四十一

2025-04-07 06:56·职教鲶鱼侯银海

首阳仙山隐大贤 和合二仙美名传:汤阴好故事之四十一

汤阴故事会

2020年12月31日 09:03

首阳仙山隐大贤 和合二仙美名传


  话说汤阴县宜沟镇西北4公里处,有座首阳山。古时这里曾是松柏参天、山清水秀的世外仙境,曾吸引了两位贤士来此隐居,他们就是被姜太公姜子牙封为“和合二仙”的伯夷与叔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从有了“二仙”的隐居,首阳山便充满了诱人的“灵性”。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仁人志士纷纷前来寻幽、朝拜,历代统治者也将伯夷、叔齐推崇为仁义和忠君的典范。

  传说伯夷、叔齐是商代诸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晚年时决定传位于叔齐,后来,孤竹君驾崩,叔齐仁义有加,执意让兄长伯夷继位。伯夷说:“父亲的遗愿我不能违背啊!”也不肯继位,二人均拒登王位,各自离家出走。伯夷从东华门出,叔齐从西华门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首阳山,过起了隐居生活。当时殷纣王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各地义军四起。姜子牙辅佐武王姬发济民联军,大会诸侯于孟津,统领大军讨商伐纣,会战于牧野(今卫辉)。伯夷、叔齐听说后急忙前往,在云梦山下伏牛岭百步叩马拜见武王,谏言说:“作为臣民攻打国君,这能算忠诚吗?父亲死后不去下葬,却兴兵打仗,这能算孝顺吗?武王说:“君王不怜惜儿子,受讨伐也没有什么不对的。殷纣王昏庸无道,不怜惜臣民,我讨伐他其实是替天行道,这怎么能是不忠诚呢?”左右的军兵想杀掉伯夷、叔齐,姜子牙则感叹道:“真乃仁人义士也!”遂派兵将他们送回了首阳山。之后,周武王灭商,天下归周,而伯夷、叔齐尽忠于商朝,拒食周粟,每日饥食松柏子,渴饮涧泉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有人劝说他俩下山,过正常人的生活,也有人给他俩送食物,但都被他俩谢绝了。后来,一位山野中的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现在是周朝的天下了,那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啊。”二人一听,便不再出去采摘野果,不久,便饿死在首阳山。后来,姜子牙登台封神,感于二人的忠孝仁义,将他们封为“和合二仙”。“和合二仙”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后人为纪念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顶修建了庙宇,在仙洞上修建了转角楼等,经过多年的风雨吹打,这些建筑几经毁坏,几经修复。如今,在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已建成首阳山传统文化站。首阳山幽雅的环境和装饰一新的“二贤殿”,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缅怀先贤的好去处。这正是:首阳仙山隐大贤, 和合二仙美名传。宜沟古镇数千年,传奇故事讲不完。欲知后事又如何?且听下回再分解。

(刘振民 施国喜搜集整理)


END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4-08 06:25:5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