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八课 小小超人成长记
【养育成长课·三观·人生观·强大自我】(B)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八课 小小超人成长记
(以儿童熟悉的超级英雄为隐喻,突出趣味性与成长性)
二、场景选择
1. 家庭秘密基地(卧室/书房改造的成长空间)
2. 社区运动公园(体能挑战与团队协作场域)
3. 自然观察角(小区花园/校园植物区)
4. 亲子手工坊(家庭客厅或社区活动室)
三、知识链接
学科 |
关联知识点示例 |
道德与法治 |
三年级《我能行》单元中关于自信与勇气的培养 |
语文 |
二年级《小马过河》故事中自主探索精神的文学启蒙 |
数学 |
用“数轴”标注每日进步(如计算跳绳突破次数、阅读时长增长) |
科学 |
观察动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如仙人掌储水、蚂蚁合作搬运) |
美术 |
设计“我的能量勋章”(色彩心理学+自我激励符号) |
四、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
5. 能力雷达图:认知身体、智慧、情感三类基础能力(如跑步速度、解题速度、安慰他人的能力)
6. 挑战储蓄罐:建立“尝试→失败→改进”的正向循环认知(收集挑战小卡片)
7. 家庭能量站:理解三代人能力互补(爷爷的生活智慧+爸爸的科技技能+孩子的创意点子)
8. 社区小当家:在志愿服务中体会“被需要”的价值感
(二)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60分钟)
▍家庭秘密基地:超能力探索箱
- 活动设计:
1. 身体超能力:蒙眼单脚站立挑战(科学:人体平衡机制)
2. 智慧超能力:30秒快速记忆物品游戏(数学:数量统计法)
3. 情感超能力:制作“安慰魔法瓶”(美术:彩色分层液体+暖心便签)
- 工具包:
- 定制《能力成长护照》(含能力等级印章页)
- 三代人童年能力对比图(祖辈挑水重量VS孙辈书包重量)
▍自然观察角:生物生存大师课
- 探索任务:
- 记录蚯蚓松土痕迹长度(数学测量实践)
- 绘制蒲公英种子传播路线(科学+美术融合)
- 撰写《自然强者日记》(语文观察小练笔)
2. 合作探究(90分钟)
▍社区运动公园:家庭全能赛
- 闯关设计:
1. 祖孙体能接力:滚铁环+跳绳混合赛(历史与现实的运动方式碰撞)
2. 亲子智慧迷宫:用数学方向指令引导蒙眼家长(↑→↓←符号应用)
3. 家庭救援演习:模拟扶起摔倒老人(道德与法治实践)
- 价值观渗透:
- 制作《失败光荣榜》(记录挑战未成功但坚持完成的经历)
▍亲子手工坊:能量补给站建造
- 创造性实践:
1. 用废旧材料制作“勇气储蓄罐”(科学环保理念)
2. 设计家庭互助任务卡(如“帮爷爷找老花镜”“教爸爸用拼音”)
3. 共创《家庭超能力图谱》(可视化呈现成员特长)
3. 实践拓展(120分钟)
▍社区小管家行动
- 服务学习:
1. 规划流浪猫喂食路线(数学:最短路径计算)
2. 制作文明标语创意牌(语文:押韵口号设计)
3. 组织旧玩具交换集市(道德与法治:公平交易实践)
▍家庭剧场:超能力情景剧
- 角色扮演:
- 演绎历史强者故事(大禹治水)→现代强者故事(消防员救援)→未来强者想象
- 使用英语简单台词(如"I can help!" "Let me try!")
(三)亲子作业
1. 体验卡(批判性思维)
① 今天我发现自己有________能力,这让我想起________(人物/动物)也很擅长这个。
② 在________任务中,我原本以为做不到,但通过________方法成功了。
③ 观察________(自然生物)后,我想学习它的________生存智慧。
2. 探究卡(深刻性思维)
( )只有大人才能帮助别人(结合社区服务经历分析)
( )失败就是不够努力(用“挑战储蓄罐”案例解释)
( )所有能力都是天生的(对照三代人成长故事判断)
3. 实践卡(逻辑性思维)
① 制定《七日能力训练计划》(如每天多跳1个绳、多识2个字)
② 设计《家庭互助任务链》(如妈妈教做饭→孩子教手机游戏→爷爷教方言)
③ 绘制《社区资源地图》(标注可提供帮助与被帮助的场所)
五、课程实施
(一)课前准备
父母任务:
17. 准备“超能力探索箱”(含蒙眼布、记忆卡片、魔法瓶材料)
18. 预考察社区安全隐患,设计安全活动范围标识
19. 收集祖辈童年老物件(如算盘、煤油灯)建立对比认知
学生任务:
20. 准备《我的骄傲事件簿》(图文记录三项成功经历)
21. 观察小区内最敬佩的劳动者(保安、保洁等)
22. 学习少先队歌曲《生长吧》(增强课程仪式感)
(二)课中执行
环节 |
父母教练行为 |
学生小导师行为 |
自主体验 |
用“能力放大镜”语言引导(如“哇!你单脚站立时像丹顶鹤一样稳”) |
操作《能力成长护照》实时盖章,用表情符号评价家人表现 |
合作探究 |
在体能接力赛中故意“失误”,示范如何优雅认输并重试 |
担任迷宫导航员,用数学符号编写方位密码本 |
实践拓展 |
在旧物集市设置“交易税”(收取1颗糖果),引导理解社会规则 |
制作流浪猫喂食日记,用科学课学的天气符号记录投喂情况 |
(三)课后巩固
23. 能力成长树:每月在墙纸树上粘贴能力果实贴纸
24. 家庭勋章体系:颁发“坚持之星”“创意达人”等绒布勋章
25. 社区联结计划:
· 持续更新《社区资源地图》
· 季度性举办“家庭超能力博览会”
· 建立“小小管家值班表”轮流服务
设计亮点
26. 具象化认知建构:通过“超能力探索箱”“挑战储蓄罐”等实体工具,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学习载体。
27. 代际互补设计:祖辈展示传统智慧(如珠算)、父辈演示现代技能(如手机导航)、孩子贡献创新思维(如垃圾分类游戏),形成能力传承闭环。
28. 社区融入机制:从流浪猫投喂到旧物集市,搭建“家庭-社区”能力实践通道,培养“小公民”意识。
29. 失败教育创新:“失败光荣榜”与“挑战储蓄罐”重塑错误认知,将挫折转化为可视化成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