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五 小手牵大手,明辨小能手
【养育成长课·三观·价值观·辨是非】(B)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五 小手牵大手,明辨小能手
二、场景选择
三维童趣空间
1. 幼儿园魔法教室
· 设置"对错彩虹桥"(彩色地垫区分行为区域)
· 搭建"行为小超市"(玩具货币兑换文明行为)
2. 家庭童话角
· 创设"小熊维尼蜂蜜罐"(记录每日好行为)
· 布置"彼得兔菜园"(模拟破坏/保护植物的后果)
3. 社区探秘园
· 开发"文明小侦探"观察路线(安全通道内的行为标牌)
· 设置"神奇放大镜"(卡通望远镜聚焦社区现象)
三、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矩阵
萌芽维度 |
具体目标 |
跨领域渗透 |
感知启蒙 |
建立"分享""诚实""安全"等基础是非概念 |
健康(安全常识)、社会(交往礼仪) |
判断训练 |
学会用"开心脸/难过脸"标识行为结果 |
数学(简单分类)、艺术(表情绘画) |
行为引导 |
养成"物归原处""礼貌用语"等基础习惯 |
语言(儿歌学习)、劳动(玩具整理) |
代际共情 |
通过祖辈童谣与父母故事传承美德 |
音乐(传统儿谣)、信息技术(行为记录APP) |
(二)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20分钟)
任务1:小熊的蜂蜜罐
- 情景模拟:
🍯 用塑料蜂蜜罐收集"好行为金币"(帮助同伴=金色/弄乱玩具=灰色)
🎭 戴动物头饰表演《三只小熊》情景剧(体验分享与独占的不同结果)
🖍️ 涂色《行为温度计》(红色刻度代表危险行为)
任务2:社区放大镜
- 携带卡通观察册:
🔎 发现3个"太阳花行为"(如扶起倒下的单车)
🌧️ 记录2个"乌云行为"(如踩踏草坪)
✨ 兑换"文明小星星"贴纸(每发现好行为可得1枚)
2. 合作探究(20分钟)
游戏1:对错彩虹桥
- 互动规则:
🌈 滚动大骰子前进(骰子面印有日常行为图标)
🎵 唱跳《对错儿歌》判断落脚点性质(好行为向前/坏行为后退)
📦 收集"美德积木"搭建文明城堡(每正确判断得1块)
实验2:魔法菜园
- 种植体验:
① 对比"爱护组"(定时浇水)与"破坏组"(拔幼苗)植物生长
② 用放大镜观察叶子变化(科学启蒙)
③ 录制《小园丁日记》语音备忘录(语言表达训练)
3. 实践拓展(20分钟)
创作1:文明小徽章
- 手工制作:
✂️ 剪贴"对号""错号"符号(精细动作训练)
🎨 用超轻黏土制作"笑脸徽章"(奖励好行为)
📌 设计《家庭行为地图》(标记危险区域与文明区域)
行动2:玩具医院
- 角色扮演:
🩺 设立"受伤玩具救治站"(修复被破坏的玩具)
📜 制定《玩具使用公约》(祖辈用方言讲述爱物故事)
🎥 拍摄《玩具总动员》微视频(记录修复过程)
四、亲子作业体系
(一)体验卡
10. 今天我把______放进小熊蜂蜜罐,因为这是______行为
11. 在菜园看到______的叶子变黄了,这让我明白______
12. 得到______颜色的积木最开心,它代表______
(二)探究卡
13. ( )看到小朋友摔倒应该马上告诉老师
14. ( )玩完玩具可以不收拾
15. ( )别人给零食时要先说谢谢
(三)实践卡
16. 连续三天给家庭绿植浇水,观察记录《植物微笑日记》
17. 用废旧材料制作"对错骰子",教会弟弟妹妹玩游戏
18. 在客厅设置"文明小驿站",分类摆放全家人的拖鞋
五、课程实施规范
(一)课前准备
1. 认知启动包
- 祖辈:准备传统童谣《好孩子要诚实》手指操
- 父辈:制作安全行为动画《嘟嘟熊过马路》
- 孩子:收集5种不同表情的贴纸
2. 游戏百宝箱
- 可擦写行为棋盘(磁吸式设计)
- 种植观察记录册(带卡通图标)
- 安全儿童剪刀(圆头波浪纹)
(二)课中操作
教学模块 |
家长教练行为 |
幼儿导师行为 |
自主体验 |
示范"行为放大镜"使用(夸张表情+拟声词引导) |
担任"彩虹桥领航员"(帮助同伴判断落脚点) |
合作探究 |
提供"选择魔法棒"(用童谣提示行为后果) |
扮演"菜园小博士"(讲解植物变化) |
实践拓展 |
传授"修复小妙招"(用胶带修补图书) |
创意设计"文明标语牌"(用指纹画装饰) |
(三)课后延伸
1. 成长记录树
- 每日更新《行为彩虹图》(用不同颜色贴纸记录行为)
- 每周举行"蜂蜜罐颁奖礼"(兑换小特权奖励)
- 每月开展"玩具医院开放日"(检修社区儿童玩具)
2. 家园联结网
- 创建"童声广播站"(轮流播报幼儿园好行为)
- 组织"祖孙故事会"(传统美德故事接龙)
- 开发"行为养成APP"(扫码收听定制儿歌)
六、设计创新点
31. 五感沉浸法:通过蜂蜜罐的触感、菜园的嗅觉、儿歌的听觉构建多维认知
32. 代际传声筒:用方言童谣衔接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
33. 破坏修复学:在玩具医院中理解行为后果的可逆与不可逆
34. 游戏兑换制:将文明行为转化为可积累的成长资本
本课程通过构建"情境感知-具身操作-符号转化"的认知链条,将抽象的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可触摸、可玩耍、可收藏的成长游戏。在修复破损玩具与种植魔法菜园的实践中,培育既懂传统礼仪又有现代规则意识的阳光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