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五 在生活剧场里学做小法官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五 在生活剧场里学做小法官
二、场景选择
三维成长空间
1. 家庭故事屋(微观认知场)
· 创设"是非行为照相馆"(用拍立得记录家庭日常行为)
· 搭建"选择魔法箱"(抽签式情景卡片游戏)
2. 社区观察站(社会实践场)
· 设置"文明放大镜"观察点(垃圾分类亭/共享单车停放区)
· 布置"温暖捕捉器"互动墙(磁性贴记录好人好事)
3. 校园思辨园(知识迁移场)
· 开发"对错迷宫"(地面游戏格融合学科知识)
· 设置"价值观储蓄罐"(玻璃珠代表不同美德行为)
三、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矩阵
成长维度 |
具体目标 |
跨学科支撑 |
认知启蒙 |
理解"规则意识""换位思考"等基本是非标准 |
道德与法治(校园守则)、语文(寓言故事) |
思维训练 |
掌握"行为归类""后果推演"等判断方法 |
数学(维恩图分类)、科学(因果关系实验) |
行为养成 |
践行"诚实守信""公平待人"等基础美德 |
英语(情境对话)、艺术(行为漫画创作) |
代际共学 |
构建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认知桥梁 |
劳动教育(家务分工)、信息技术(行为记录APP) |
(二)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30分钟)
任务1:家庭行为显微镜
- 在客厅布置:
🔍 拍摄10张家庭生活瞬间(如妹妹偷吃糖果、爸爸主动做家务)
🧩 用磁贴分类到"文明花圃"(红色区)/"问题池塘"(蓝色区)
📖 朗读《狼来了》片段,用玩偶演示说谎的连锁反应
任务2:社区侦探日记
- 携带观察手册:
✏️ 记录三种文明行为(如扶老人过马路)和三种不文明现象(如乱丢垃圾)
🌱 收集"温暖种子"(拾取垃圾可兑换植物种子)
📸 拍摄"对比照":整洁vs杂乱的公共区域
2. 合作探究(30分钟)
实验1:公平天平
- 材料准备:
⚖️ 用乐高搭建简易天平(数学对称原理)
🍎 不同重量水果代表行为后果(偷懒=轻苹果/助人=重橙子)
🔢 记录《行为重量对照表》(祖辈口述传统故事换算分值)
剧场2:校园选择岛
- 情景模拟:
① 值日生偷偷溜走(祖辈用粮票故事讲解责任)
② 考试时同学传纸条(父辈演示职场诚信案例)
③ 用英语编排《诚实最重要》情景短剧(孩子主导台词创作)
3. 实践拓展(30分钟)
项目1:文明改造家
- 分组挑战:
🎨 绘制《问题池塘改造方案》(用科学知识设计环保装置)
✂️ 制作"对错警示牌"(语文标语+数学统计图表)
🤖 编程"文明小卫士"机器人(用Scratch制作提醒动画)
行动2:家庭承诺树
- 三代共建:
1. 拓印手掌制作树干(美术技法)
2. 书写文明承诺作树叶(书法练习)
3. 安装"成长记录码"(扫码查看行为改进视频)
四、亲子作业体系
(一)体验卡
10. 今天发现爸爸______行为应该贴在______区,因为______
11. 社区里最让我感动的行为是______,这让我想到语文课学的______
12. 在公平天平实验中,行为的重量最大,说明
(二)探究卡
13. ( )帮同学隐瞒错误是真正的友谊
14. ( )看见有人破坏公物应该立即告诉老师
15. ( )偶尔说谎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实践卡
16. 连续三天担任"家庭行为记录员",用柱状图统计文明行为次数
17. 把《狼来了》改编成现代校园版情景剧,加入网络谣言元素
18. 设计"校园文明能量站",用科学课学的电路知识制作提示灯
五、课程实施规范
(一)课前准备
1. 认知启动包
- 祖辈:准备传统道德故事(如曾子杀猪)的童趣版
- 父辈:录制职场诚信案例的动画解说
- 孩子:收集校园生活中的典型事件
2. 工具百宝箱
- 行为分类磁贴板(可擦写表面)
- 文明种子兑换卡(连接社区园艺角)
- 简易编程平板(预装图形化编程软件)
(二)课中操作
教学模块 |
家长教练行为 |
学生导师行为 |
自主体验 |
示范"行为放大镜"使用法(细节观察+换位思考) |
创建"文明温度计"(用颜色标注行为热度) |
合作探究 |
提供"选择脚手架"(如果...那么...句式引导) |
编排《校园侦探社》情景剧(自编自导自演) |
实践拓展 |
传授"问题转化法"(把批评变成建设性方案) |
设计"未来文明城"立体模型(废物利用制作) |
(三)课后延伸
1. 持续成长林
- 每周更新"家庭行为光谱图"(用数学统计不同行为占比)
- 每月举行"文明改造发布会"(展示社区问题解决方案)
- 每学期开展"价值观存钱罐"清点(玻璃珠兑换实践机会)
2. 社会连接桥
- 开设"童声广播站"(用英语/方言播报文明故事)
- 参与"校园微治理"(把课程方案提交少先队讨论)
- 建立"跨代学习圈"(邀请祖辈参与现代礼仪培训)
六、设计创新点
31. 行为可视化系统:将抽象的是非判断转化为可触摸的磁贴分类与重量实验
32. 跨代知识桥:用粮票故事解释现代责任,用编程技术传承传统美德
33. 问题转化引擎:引导孩子从批判现象转向建设性解决方案
34. 成长延续链:通过"文明存钱罐"实现短期行为与长期习惯的衔接
本课程通过构建"观察-实验-创造"的螺旋式认知体系,将辨是非教育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可持续的成长游戏。在称量行为重量与编程文明卫士的过程中,培养既懂传统礼仪又具现代素养的新时代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