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五 在生活剧场里学做小法官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72


【养育成长课·三观·价值观·辨是非】(B)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五 在生活剧场里学做小法官

二、场景选择

三维成长空间

1.  家庭故事屋(微观认知场)

·        创设"是非行为照相馆"(用拍立得记录家庭日常行为)

·        搭建"选择魔法箱"(抽签式情景卡片游戏)

2.  社区观察站(社会实践场)

·        设置"文明放大镜"观察点(垃圾分类亭/共享单车停放区)

·        布置"温暖捕捉器"互动墙(磁性贴记录好人好事)

3.  校园思辨园(知识迁移场)

·        开发"对错迷宫"(地面游戏格融合学科知识)

·        设置"价值观储蓄罐"(玻璃珠代表不同美德行为)


三、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矩阵

成长维度

具体目标

跨学科支撑

认知启蒙

理解"规则意识""换位思考"等基本是非标准

道德与法治(校园守则)、语文(寓言故事)

思维训练

掌握"行为归类""后果推演"等判断方法

数学(维恩图分类)、科学(因果关系实验)

行为养成

践行"诚实守信""公平待人"等基础美德

英语(情境对话)、艺术(行为漫画创作)

代际共学

构建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认知桥梁

劳动教育(家务分工)、信息技术(行为记录APP)


(二)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30分钟)

任务1:家庭行为显微镜

  • 在客厅布置:
    🔍 拍摄10张家庭生活瞬间(如妹妹偷吃糖果、爸爸主动做家务)
    🧩 用磁贴分类到"文明花圃"(红色区)/"问题池塘"(蓝色区)
    📖 朗读《狼来了》片段,用玩偶演示说谎的连锁反应

任务2:社区侦探日记

  • 携带观察手册:
    ✏️ 记录三种文明行为(如扶老人过马路)和三种不文明现象(如乱丢垃圾)
    🌱 收集"温暖种子"(拾取垃圾可兑换植物种子)
    📸 拍摄"对比照":整洁vs杂乱的公共区域


2. 合作探究(30分钟)

实验1:公平天平

  • 材料准备:
    ⚖️ 用乐高搭建简易天平(数学对称原理)
    🍎 不同重量水果代表行为后果(偷懒=轻苹果/助人=重橙子)
    🔢 记录《行为重量对照表》(祖辈口述传统故事换算分值)

剧场2:校园选择岛

  • 情景模拟:
    ① 值日生偷偷溜走(祖辈用粮票故事讲解责任)
    ② 考试时同学传纸条(父辈演示职场诚信案例)
    ③ 用英语编排《诚实最重要》情景短剧(孩子主导台词创作)


3. 实践拓展(30分钟)

项目1:文明改造家

  • 分组挑战:
    🎨 绘制《问题池塘改造方案》(用科学知识设计环保装置)
    ✂️ 制作"对错警示牌"(语文标语+数学统计图表)
    🤖 编程"文明小卫士"机器人(用Scratch制作提醒动画)

行动2:家庭承诺树

  • 三代共建:

1.  拓印手掌制作树干(美术技法)

2.  书写文明承诺作树叶(书法练习)

3.  安装"成长记录码"(扫码查看行为改进视频)


四、亲子作业体系

(一)体验卡

10.   今天发现爸爸______行为应该贴在______区,因为______

11.   社区里最让我感动的行为是______,这让我想到语文课学的______

12.   在公平天平实验中,行为的重量最大,说明

(二)探究卡

13.   ( )帮同学隐瞒错误是真正的友谊

14.   ( )看见有人破坏公物应该立即告诉老师

15.   ( )偶尔说谎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实践卡

16.   连续三天担任"家庭行为记录员",用柱状图统计文明行为次数

17.   把《狼来了》改编成现代校园版情景剧,加入网络谣言元素

18.   设计"校园文明能量站",用科学课学的电路知识制作提示灯


五、课程实施规范

(一)课前准备

1. 认知启动包

  • 祖辈:准备传统道德故事(如曾子杀猪)的童趣版
  • 父辈:录制职场诚信案例的动画解说
  • 孩子:收集校园生活中的典型事件

2. 工具百宝箱

  • 行为分类磁贴板(可擦写表面)
  • 文明种子兑换卡(连接社区园艺角)
  • 简易编程平板(预装图形化编程软件)


(二)课中操作

教学模块

家长教练行为

学生导师行为

自主体验

示范"行为放大镜"使用法(细节观察+换位思考)

创建"文明温度计"(用颜色标注行为热度)

合作探究

提供"选择脚手架"(如果...那么...句式引导)

编排《校园侦探社》情景剧(自编自导自演)

实践拓展

传授"问题转化法"(把批评变成建设性方案)

设计"未来文明城"立体模型(废物利用制作)


(三)课后延伸

1. 持续成长林

  • 每周更新"家庭行为光谱图"(用数学统计不同行为占比)
  • 每月举行"文明改造发布会"(展示社区问题解决方案)
  • 每学期开展"价值观存钱罐"清点(玻璃珠兑换实践机会)

2. 社会连接桥

  • 开设"童声广播站"(用英语/方言播报文明故事)
  • 参与"校园微治理"(把课程方案提交少先队讨论)
  • 建立"跨代学习圈"(邀请祖辈参与现代礼仪培训)


六、设计创新点

31.   行为可视化系统:将抽象的是非判断转化为可触摸的磁贴分类与重量实验

32.   跨代知识桥:用粮票故事解释现代责任,用编程技术传承传统美德

33.   问题转化引擎:引导孩子从批判现象转向建设性解决方案

34.   成长延续链:通过"文明存钱罐"实现短期行为与长期习惯的衔接

本课程通过构建"观察-实验-创造"的螺旋式认知体系,将辨是非教育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可持续的成长游戏。在称量行为重量与编程文明卫士的过程中,培养既懂传统礼仪又具现代素养的新时代小公民。


更新:2025-03-27 03:13:3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