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三课 和好朋友一起长大
【养育成长课·三观·世界观·爱同学】(B)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三课 和好朋友一起长大
副标题:用童真触摸世界的温暖初体验
二、场景设计与教育隐喻
(一)核心场景组合
1. 蘑菇教室(拟态生命空间)
· 健康与社会:设置"友谊小窝"布艺帐篷(安全私密空间)
· 艺术:悬挂云朵灯箱(柔和光线营造温馨氛围)
· 科学:透明观察箱养殖蝴蝶幼虫(生命成长可视化)
2. 彩虹沙池(动态感知场域)
· 语言:埋藏友情指令卡("请帮我挖宝藏")
· 数学:分类彩色鹅卵石(形状/颜色初级归类)
· 运动:双人运沙船游戏(平衡协作训练)
三、课程实施框架(90分钟)
(一)亲子目标三维塔
| 认知塔基 | 理解"好朋友"是快乐幼儿园生活的阳光 |
| 行为塔身 | 掌握3种友爱魔法(微笑、牵手、说谢谢) |
| 情感塔尖 | 感受三代人呵护幼苗般的温暖传递 |
(二)亲子过程设计
1. 自主探索(30分钟)
活动1:小侦探找温暖
- 任务卡:
🌟 用魔法放大镜发现5个友爱瞬间(老师擦眼泪/分享玩具)
🍄 收集3种"友好声音"(笑声/道谢声/安慰声)
🎨 给发现的温暖瞬间涂色(太阳=帮助他人/云朵=分享快乐)
活动2:时光树洞
- 操作指南:
① 爷爷奶奶讲述童年木偶剧场(用布偶演绎互助故事)
② 父母展示电子相册里的同学合影(滑动屏幕穿越时光)
③ 孩子用指纹贴制作"现在的我们"(集体手印画)
2. 协作创造(30分钟)
情景1:情绪小天气
- 教具包:
☀️ 晴天娃娃(开心时挂起)
🌧️ 乌云手偶(难过时出现)
🌈 彩虹围巾(和好后挥舞) - 角色扮演:
▶ 爷爷奶奶演"智慧老树"(用童谣给出建议)
▶ 父母扮"风精灵"(引导情绪流动)
▶ 孩子当"彩虹仙子"(用拥抱化解乌云)
实验2:甜蜜发酵站
- 神奇操作:
1. 将争执场景(抢玩具)放进"生气罐"(摇晃观察)
2. 把分享场景(交换饼干)存入"快乐瓶"(静置对比)
3. 用食用色素展示情绪混合变化(红色+黄色=橙色和解)
3. 实践成长(30分钟)
项目1:友爱能量站
- 建设方案:
1. 用牛奶盒改造"暖心补给站"(存放备用汗巾、创可贴)
2. 种植"道歉含羞草"(触摸叶片闭合象征反思)
3. 搭建"夸夸桥"(走过木桥必须说同伴优点)
仪式2:三代护苗礼
- 传承设计:
① 祖辈传授"种子安眠曲"(传统哄睡调改编)
② 父辈演示"成长测量尺"(每月身高记录仪式)
③ 孩子创造"友谊生长舞"(肢体语言表达喜爱)
四、亲子作业体系
(一)研学卡(五感记录)
10. 今天闻到最香的味道是______同学分享的______
11. 摸到最温暖的是______的小手手,像______一样柔软
12. 听到最开心的声音是______的笑声,像______在唱歌
(二)探究卡(行为判断)
13. ( )看到小朋友摔倒要马上扶起来
14. ( )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用给别人玩
15. ( )好朋友哭了可以给他擦眼泪
(三)实践卡(温暖行动)
16. 发明"友爱密语"(如碰鼻礼+悄悄话)
17. 照顾班级小乌龟三天(记录喂食日记)
18. 制作"彩虹道歉卡"(撕贴画形式表达歉意)
五、课程实施规范
(一)课前准备
19. 魔法道具箱:
· 感官开发包(铃铛耳饰/嗅觉瓶/触感毛球)
· 情绪可视化工具(彩色泡泡水/情绪温度贴)
20. 代际物料:
· 祖辈:藤编故事篮(放入老物件)
· 父辈:电子情感图谱(平板互动程序)
· 孩子:可水洗涂鸦围裙
(二)课中角色互动
环节 |
成人引导策略 |
儿童主导行为 |
自主探索 |
示范"蜗牛观察法"(慢速聚焦) |
用身体模仿发现的友爱动作 |
协作创造 |
搭建"选择彩虹桥"(七色对应方案) |
主持"怎么办"手指剧场 |
实践成长 |
提供安全操作童谣 |
示范新发明的友爱仪式 |
(三)课后延伸
21. 情绪气象站:每日晨圈播报"心情天气预报"
22. 成长故事毯:每周新增手绘友爱事件图谱
23. 家庭温暖角:设置三代拥抱打卡计时器
六、评估体系
24. 彩虹成长梯:
· 红色阶(认识情绪)
· 黄色阶(表达关怀)
· 蓝色阶(解决问题)
25. 能量储蓄罐:
· 每完成1次友爱行为投入1颗魔法石
· 集满30颗开启"友谊小园丁"勋章
设计创新点
26. 多感官启蒙:通过触觉毛球、嗅觉瓶等开发情感认知
27. 跨代际对话:传统童谣与电子相册形成时空呼应
28. 具身化学习:用身体动作内化友爱行为准则
29. 游戏化机制:魔法石收集、彩虹桥选择等增强参与感
本课程将抽象的情感教育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可传承的具象体验,通过三代人的共同呵护,在幼儿心田播下世界观的初代种子,构建"以生命温暖生命"的启蒙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