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二课 小手拉大手,温暖一起走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二课 小手拉大手,温暖一起走
二、场景设计与教育隐喻
(一)核心场景组合
1. 彩虹教室(创意与分享的空间)
· 艺术:设立“创意角”,孩子们自由创作并与大家分享作品
· 社交:布置“分享树”,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和故事
2. 户外探险乐园(探索与合作的天地)
· 自然科学:组织孩子们在探险中寻找自然界的合作例子
· 体育:开展团队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三、课程实施框架(60分钟)
(一)亲子目标三层楼
| 认知楼层 | 知道什么是集体,为什么我们要爱集体 | | 行为楼层 | 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展现合作行为 | | 情感楼层 | 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
(二)亲子过程设计
1. 自主探索(20分钟)
活动1:彩虹教室的小小艺术家
- 任务卡:使用各种材料创作艺术品,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创作灵感。
活动2:户外探险的小勇士
- 操作指南: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在户外寻找自然界的合作例子,如蚂蚁搬家等。
2. 协作创造(20分钟)
情景1:彩虹教室的分享时间
- 教具包:提供各种玩具和图书,鼓励孩子们相互分享。
- 角色扮演:孩子们轮流担任“分享大使”,介绍自己的宝贝。
实验2:户外探险的合作挑战
- 魔法步骤:设计一系列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搭桥过河等。
3. 实践成长(20分钟)
项目1:彩虹教室的集体创作
- 建设方案:全班共同创作一件大型艺术品,如壁画或雕塑。
- 评价标准:强调合作和创新,而非单一的艺术技巧。
仪式2:户外探险的友谊结
- 流程设计:孩子们在探险结束后,互相赠送友谊结作为纪念。
四、亲子作业体系
(一)体验卡(我的集体日记)
记录每天在幼儿园中最开心的集体活动,以及自己对集体的感受。
(二)探究卡(我们为什么要爱集体)
通过故事和图片,引导孩子们理解集体的意义和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三)实践卡(我是集体的一份子)
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实践集体合作的精神,如帮助家人做家务等。
五、课程实施规范
(一)课前准备
- 准备必要的教学材料,如绘画工具、探险装备等。
- 家长提前与孩子讨论课程内容,激发兴趣。
(二)课中角色互动
环节 |
成人引导策略 |
儿童主导行为 |
自主探索 |
提供足够的自由度,鼓励创造性表达 |
使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创作 |
协作创造 |
引导孩子们分享和交流 |
分享自己的物品和故事 |
实践成长 |
设计有趣的合作任务 |
与小伙伴一起完成挑战 |
(三)课后延伸
-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实践卡上的任务。
- 社区活动:鼓励家长带孩子参与社区的集体活动,延续课程效果。
六、评估体系
15. 彩虹等级:根据孩子的参与度和合作表现给予不同的彩虹等级。
16. 分享之星:每周评选出最具分享精神的孩子,给予奖励。
设计亮点
17. 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教授孩子们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18. 家校合作:强调家庭在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19. 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加重视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