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一课 童心绘山河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8

【养育成长课·三观·世界观·爱祖国】(B)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一课 童心绘山河

一、课程题目

《我的祖国拼图:一草一木皆故事》
——基于生活化场景的沉浸式爱国启蒙课


二、场景选择

三维认知阶梯

1.  校园文化长廊(微观认知场域)

·        语文实践:解读校训中的家国元素

·        数学应用:测量国旗台投影面积变化

·        科学探索:观察校园古树年轮与国家大事对应

2.  社区非遗工坊(中观体验场域)

·        道法渗透:体验剪纸艺术中的吉祥纹样

·        劳动创造:制作传统节气美食青团

·        英语启蒙:学唱《茉莉花》英文版

3.  城市记忆公园(宏观感知场域)

·        历史联结:寻找老地图中的城市变迁

·        地理认知:绘制护城河水系生态图

·        美术创作:用自然材料拼贴中国地图


三、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

素养维度

具体目标

学科融合路径

情感认同

建立"家-校-国"情感联结链

语文(诵读《少年中国说》)、音乐(学唱爱国歌曲)

文化感知

触摸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

美术(传统纹样绘制)、劳动(手工艺制作)

责任启蒙

培育小小公民意识

道法(国旗礼仪学习)、科学(生态环境观察)


(二)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30分钟)

任务1:校史寻宝之旅

  • 在校园文化长廊:
    🔎 寻找与祖国相关的校史物件(如建校年份与国家大事对应表)
    📏 测量国旗杆影长计算太阳高度角(数学角度计算启蒙)
    🍃 采集不同树种落叶制作"时光书签"(标注树种引进年份)

任务2:方言密码破译

  • 在社区广场:
    🗣️ 记录爷爷奶奶说的三句方言俗语(语文民间智慧收集)
    🎨 将俗语内容绘制成四格漫画(美术叙事表达)
    📊 统计使用相同方言的家庭数量(数学柱状图初识)


2. 合作探究(30分钟)

议题1:小餐桌里的大中国

  • 在家庭厨房:
    ▫️ 追溯西红柿炒鸡蛋的食材传播史(科学作物迁移路线)
    ▫️ 计算全家用餐的碳足迹(数学环保意识启蒙)
    ▫️ 设计营养均衡的"爱国餐盘"(劳动+美术)

实验2:母亲河守护计划

  • 在公园亲水平台:
    ① 观察水体生物多样性(科学显微镜使用)
    ② 测量河流pH值制作预警手环(数学刻度设计)
    ③ 创作护河宣传连环画(语文+美术)


3. 实践拓展(30分钟)

项目1:时间胶囊工程

  • 在校园梧桐树下:

1.  封装"2035年写给祖国的信"(语文未来畅想)

2.  埋藏家庭传承物件复刻品(历史记忆保存)

3.  绘制胶囊位置坐标图(数学方位认知)

仪式2:薪火相传礼

  • 三代人协作:
    🔥 祖辈演示火镰取火(讲述抗战烽火故事)
    💡 父辈组装太阳能小灯(解析现代科技发展)
    ✨ 孩子点燃电子蜡烛(编程闪烁"中国"字样)


四、亲子作业体系

(一)体验卡

10.   校园国旗杆在____时影子最短,说明太阳此时______

11.   我家最爱吃的______菜,最早出现在______朝代,因为______

12.   护城河里发现______生物,说明水质______,我要______

(二)探究卡

13.   ( )每颗粮食都记录着劳动者的汗水

14.   ( )保护古建筑会阻碍城市现代化

15.   ( )会说方言影响普通话学习

(三)实践卡

16.   制作家庭《传家宝故事集》(图文记录三件老物件)

17.   设计校园节气观察日历(记录物候+国家纪念日)

18.   组织楼道"祖国美景展"(回收材料制作各地地标)


五、课程实施规范

(一)课前准备

1. 探索百宝箱

  • 祖辈:准备粮票、老照片等怀旧物件
  • 父辈:下载卫星地图对比软件
  • 孩子:收集不同材质自然物品(树叶、石块)

2. 安全守护包

  • 儿童专用护目镜、橡胶手套
  • 电子设备防水袋
  • 应急联系手环(内置家庭通讯录)


(二)课中操作

角色定位

父母教练行为

孩子主导行为

自主体验

示范"五感观察法"(看听触闻思)

设计"发现任务打卡表"

合作探究

提供"问题泡泡图"(发散思维引导)

主持"小小听证会"

实践拓展

教授基础对比方法(古今中外参照)

创作"未来愿景立体书"


(三)课后延伸

1. 持续观察计划

  • 每日记录家门口梧桐树变化(年轮拓展观察)
  • 每周学唱一首地方民歌(文化基因收集)
  • 每月测量社区垃圾分类量(环保责任践行)

2. 家校联动机制

  • 开设"爸爸妈妈故事角"(职业中的爱国奉献)
  • 建立"班级国家博物馆"(漂流展示家庭藏品)
  • 组织"红领巾解说团"(为低年级讲解校园爱国元素)


六、设计亮点

31.   认知具象化:将抽象国家概念分解为"校训密码""餐桌史诗""年轮纪年"等可触摸元素

32.   代际对话桥:通过火镰取火→太阳能→电子烛光的科技演进,构建家国发展认知链

33.   责任游戏化:用"碳足迹计算""水质预警手环"等趣味工具启蒙公民意识

34.   记忆可视化:时间胶囊与家庭故事集形成跨时空的情感联结

本课程通过"微观具象感知→中观文化解码→宏观责任担当"的螺旋上升设计,将爱国情怀播种在生活细节中,让小学生理解"爱国就是爱护门前的树、珍惜碗中的粮、记住爷爷的故事",培养既有文化自信又有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


更新:2025-03-27 02:52:0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