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课 小小处事家,智慧大发现
【养育成长课·三自·行动自理·处事态度】(B)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十课 小小处事家,智慧大发现
一、场景选择与设计逻辑
推荐场景
社区儿童乐园(兼具游戏空间与生活场景)
- 设计依据:
- 年龄特征:小学生处于具象思维阶段,需通过直观体验学习抽象概念,儿童乐园的滑梯、沙坑等设施能模拟真实社交场景。
- 跨学科渗透:
- 道德与法治:观察游乐设施使用规则,理解公平与谦让。
- 语文:通过绘本故事《石头汤》理解分享的意义。
- 数学:用计数法统计排队玩滑梯的等待时间。
二、三维成长目标体系
1. 认知启蒙
- 理解“处事三原则”:安全第一、公平分享、友好沟通。
- 掌握“情绪小雷达”(用表情符号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
- 链接《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同学之间”单元,认知集体生活基本规则。
2. 能力培养
- 习得“彩虹沟通法”(用七种颜色代表不同沟通方式:红色=暂停冷静,绿色=友好表达)。
- 实践“问题解决三步棋”:说出感受→提出建议→握手约定。
- 应用“时间沙漏法”(用实物沙漏量化等待与分享的时间)。
3. 情感培育
- 感悟“三代共情圈”(爷爷奶奶讲过去游戏规则、父母说现在校园生活、孩子创未来处事方式)。
- 体验“责任小勋章”(从保管自己的水杯到帮助同伴系鞋带的成长阶梯)。
三、课程内容设计
【亲子目标】
10. 通过游戏化学习建立基础处事认知,理解尊重生命在日常交往中的具体表现。
11. 培养“规则意识+共情能力”双核思维,学会用简单工具处理同伴矛盾。
12. 搭建代际沟通桥梁,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童趣碰撞出新火花。
【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游乐场观察员(30分钟)
- 设施侦察兵:
- 三代人分组观察三类设施使用情况:
秋千区(争抢与谦让)
积木角(合作与独占)
饮水处(秩序与混乱) - 用“笑脸/哭脸贴纸”标记文明行为与冲突事件(链接数学课《分类统计》)。
- 情绪气象站:
- 拍摄小朋友的表情特写,制作“情绪九宫格”(惊讶、开心、生气等),
对比《科学》课本中“人的表情肌肉变化”示意图。
2. 合作探究:智慧故事屋(40分钟)
- 代际情景剧:
- 案例1:想玩别人正在用的滑板车
- 祖辈演传统方法:“等人家玩够了再说”
- 父辈演现代方法:“用玩具交换十分钟”
- 孩子创新方法:“组队玩接力赛”
- 科学实验:
- “大脑冰淇淋实验”:用不同颜色冰块(红=生气,蓝=冷静)融化速度,
说明冷静沟通更高效(链接科学课《物质状态变化》)。 - 决策游戏盘:
- 设计“处事大富翁”,走到冲突格子需抽取解决方案卡:
语文卡:用“请、谢谢、对不起”造句化解矛盾
数学卡:计算分享玩具的时间分配比例
3. 实践拓展:行动小超人(30分钟)
- 文明工程师:
- 三代合作设计“友爱游乐场”:
祖辈组:用树枝制作传统游戏道具(如竹蜻蜓)
亲子组:用乐高搭建“礼貌用语提示牌” - 成果展示:
- 用英语标注设施使用规则(如“Take turns”),
结合数学统计各区域人流量,优化设施布局。
四、亲子作业体系
1. 研学卡(批判性思维)
- 今天在______区域看到小朋友______,如果是我会______,因为______。
- 爷爷奶奶说以前玩秋千时要______,现在我们可以改进成______。
- 如果给游乐场增加一个“友好魔法器”,我希望它能______。
2. 探究卡(深刻性思维)
- ( )所有玩具都必须平均分配才公平
- ( )别人先拿到的东西永远不能去要
- ( )说“对不起”就一定能得到原谅
3. 实践卡(逻辑性思维)
- 制作“家庭情绪晴雨表”,记录三天内家人的笑脸次数。
- 给游乐设施设计双语规则牌(中文+英语),配上自创警示图画。
- 发明一个“矛盾化解机”,用废旧材料制作并说明工作原理。
五、课程实施要点
【课前准备】
- 认知材料包:
- 祖辈准备传统童谣集(如《排排坐吃果果》)
- 父辈打印《小学生守则》中处事相关条款
- 子辈携带最心爱的玩具(用于分享实践)
- 安全预案:
- 准备防滑袜、消毒湿巾
- 设置家庭专属集合点(防走失)
【课中引导】
父母教练角色
- 思维导航仪:
- 在观察冲突时提问:“那个小朋友叉着腰说话时,对方为什么捂耳朵?”
- 用“对比发现法”:传统竹蜻蜓VS现代无人机,说明规则随时代变化。
- 行为脚手架:
- 示范“三代调解术”:爷爷唱童谣平复情绪,妈妈画流程图理清步骤,孩子想创意解决方案。
孩子主导角色
- “我要学”任务:
- 担任“规则解说员”,向祖辈介绍游乐场安全标识。
- 设计“代际游戏券”,如教爸爸玩跳房子换取听爷爷讲故事。
- “要学我”展示:
- 主持“文明发明展”,用纸箱制作“矛盾化解机”并演示。
- 创作《处事三字经》:“排排队,不争抢;微微笑,会商量”。
六、延伸成长计划
1. 家庭实验室
- 开展“21天彩虹沟通挑战”:
- 每天用特定颜色沟通法解决一个问题(周一红色=紧急事件,周二绿色=友好请求)。
- 制作“代际智慧树”:
- 祖辈的处事谚语作树根,父母的现代方法作树干,孩子的创意作树叶。
2. 校园联动站
- 创建“文明小督察”岗位:
- 用数学课学的统计法记录课间冲突次数,设计改善方案。
- 开设“处事故事电台”:
- 学生轮流播报自编的校园友善小故事。
3. 社区实践营
- 发起“玩具交换日”:
- 用英语制作交换规则,用数学计算玩具折旧率。
- 组织“祖孙游戏设计赛”:
- 融合传统抓石子与现代电子积木,创造新游戏。
课程亮点:
39. 具象化学习:用游乐场常见冲突场景,将抽象处事原则转化为可触摸的游戏规则。
40. 代际共创:传统童谣与现代乐高的碰撞,让价值观传承变得有趣味。
41.
跨学科实践:数学统计人流量、英语标注规则牌,实现知识活学活用。
(推荐延伸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和甘伯伯去游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