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十六课 小手种春天,智慧暖人间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3

【养育成长课·三自·学习自学·会学习】(B)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十六课 小手种春天,智慧暖人间

(2025年3月12日植树节特别行动)


🌱 课程主题

“学习小园丁:用五感打开生命之书”
以植树节为时空坐标,构建“自然探索+代际共学”的沉浸式课程,让幼儿在玩泥巴、听故事、做手工中理解“会学习”就是“会照顾生命”,播种“学习=快乐责任”的终身认知种子。


🎨 场景与学科融合

1. 三维学习空间

实践基地

核心活动

学习能力培养

幼儿园彩虹花房

触摸不同质感的植物(毛茸茸薄荷/光滑多肉)

触觉观察力(科学领域)

家庭窗台花园

播种易发芽种子(向日葵/萝卜)

持续责任感(社会领域)

社区大树广场

闭眼聆听“树的声音”(风铃/鸟鸣/落叶)

听觉专注力(语言领域)

2. 跨领域知识网

发展领域

活动载体

教具创意

健康与社会

制作“植物喝水记录表”(太阳/水滴贴纸)

可撕贴日历(每天浇水贴绿星,忘浇贴黄星)

语言与表达

创编《种子宝宝旅行记》(祖辈方言+普通话)

布艺故事书(魔术贴角色可移动)

艺术与创造

用蔬果横截面拓印“生命密码”(藕片/青椒)

食用色素安全颜料+厚卡纸


🌟 课程内容设计

🌈 亲子目标

1.  能力萌芽:掌握“观察-提问-尝试”的初级学习链条(如发现叶子黄了知道要晒太阳);

2.  情感联结:通过三代协作建立“学习是全家人的游戏”的温暖认知;

3.  生命启蒙:理解“会学习=能让小花小草笑得更灿烂”。


🌟 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五感探秘行动

  • 视觉大发现:用彩虹放大镜观察树叶脉络,对比祖辈带来的老树叶标本(如1980年银杏叶VS2025年新叶);
  • 嗅觉实验室:闻辨三种香草(迷迭香/薄荷/罗勒),匹配对应味道瓶(链接科学课“植物的味道密码”);
  • 触觉盲盒:蒙手触摸“生命材料箱”(湿润苔藓/粗糙树皮/柔软棉籽),猜物后贴表情贴(😊适合种植/😟需要帮助)。

2. 合作探究:生命拯救大作战

  • 情景剧场
    • 角色设定:萎靡的向日葵(教师扮演)、焦急的太阳公公(爸爸)、智慧的雨婆婆(奶奶)、聪明的小园丁(幼儿)
    • 剧情推演:向日葵求救→太阳说“多晒”→雨婆婆说“多浇”→小园丁查《植物护理图鉴》找到平衡方案
  • 代际任务:爷爷奶奶教传统谚语(“晒根不晒叶”),父母演示手机植物识别APP,幼儿用浇水壶实践。

3. 实践拓展:学习魔法三件套

  • 立言:共创家庭学习口诀(“眼睛亮晶晶,小手轻轻摸,问题冒泡泡”);
  • 立行:用酸奶瓶制作“爱心浇花器”(瓶盖扎孔,装饰小贴纸);
  • 立美:三代合作完成《我们的学习树》指纹画(祖辈按褐色树干,父母按绿色树冠,幼儿按彩色果实)。


📚 亲子作业设计

1. 研学卡(五感日记)

  • 今天我闻到______的味道,它让我想到______(例:迷迭香→妈妈烤的饼干);
  • 摸到干枯的树叶时,我的手指感觉______,这时候应该给它______(选填唱歌/浇水/晒太阳);
  • 如果我的向日葵朋友笑了,可能是因为我学会了______。

2. 探究卡(生命判断题)

  • (🐌)所有植物都爱喝很多水(对比仙人掌和荷花);
  • (👂)闭上眼睛也能学习(如听声音猜动物);
  • (👵)奶奶说“春捂秋冻”,这和植物宝宝______有关(开放答案)。

3. 实践卡(家庭行动)

  • 自然艺术:用芹菜根拓印玫瑰花,送给社区门卫爷爷;
  • 科学实验:把蒜瓣泡在透明杯里,观察根须跳舞并画《蒜宝宝成长记》;
  • 语言游戏:学唱方言版《种瓜歌》,改编成“种知识”新歌词。


🛠 课程实施指南

🎒 课前准备(3月12日当天)

角色

任务清单

材料包

教师

布置“春日魔法角”(含触摸墙/气味瓶/声音罐)

安全放大镜、食用香精油、录音设备

父母

准备种植工具包(酸奶瓶、彩虹铲、卡通标签贴)

易发芽种子、营养土、防水围裙

祖辈

收集老物件(木水壶/竹簸箕)并录制“奶奶的种植故事”

传统陶罐、手编稻草人

👨👩👧👦 课中引导

父母教练行动法则

  • 思维渗透:在触觉盲盒环节追问“为什么棉籽软软的却能长出硬茎秆?”,埋下探索伏笔;
  • 行动示范:用“彩虹浇水法”(不同水量染食用色素)直观展示植物喝水需求差异。

幼儿小教师行为

  • “我要学”:主动教祖辈用树叶吹响“学习之歌”;
  • “要学我”:用橡皮泥捏出“知识小精灵”,解说“它在书里找魔法种子”。


🌈 课后延伸系统

1. 家庭学习生态圈

  • 生命观察站:窗台设立“每日三分钟”观察时间,轮流用童声录音记录(例:“3月15日,小葵花长高两个手指啦!”);
  • 代际故事会:每周五晚开展“生命剧场”,爷爷奶奶演《老槐树的故事》,父母演《太空种子历险记》。

2. 社区共享计划

  • 植物疗愈角:将指纹画《我们的学习树》捐赠给社区医院儿童区;
  • 知识漂流瓶:用蔬果拓印卡片制作“自然谜语”,藏在社区花园供其他家庭寻宝解密。


✨ 课程设计核心理念

“从指尖到心灵的认知升维”

  • 感官优先:3-6岁幼儿通过触摸、嗅闻、聆听等具身认知,建立“学习=有趣探索”的潜意识联结;
  • 代际共融:祖辈的农耕智慧(如竹簸箕晒种)与父母的科技工具(如湿度检测仪)形成认知拼图;
  • 节日赋能:借植树节仪式感,将“学习”隐喻为“浇灌生命”,让责任意识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通过“观察-共情-行动”的三阶设计,让幼儿在春日里种下知识,收获一生的学习热忱。
更新:2025-03-27 02:19:1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