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小学亲子课程】第十五课 播种好奇,收获成长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7

【养育成长课·三自·学习自学·爱学习】(B)

【小学亲子课程】第十五课  播种好奇,收获成长

一、课程主题

“小探索家行动:学习是生命的魔法”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具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通过“家庭-校园-自然”三场景联动,将学习与生命成长具象化为可触摸的趣味实践。


二、场景设计

家庭实验室 × 校园植物角 × 社区图书馆

  • 家庭实验室:厨房变科学站(如豆芽生长实验),理解学习与生命的关系;
  • 校园植物角:观察班级责任田的植物生长周期,感知知识对生命的养护;
  • 社区图书馆:参与“童书换绿植”活动,体验知识传递与生命关怀的联结。


三、知识链接(2025新课标适配)

学科

知识融合点(紧扣“生命与学习”)

语文

三年级课文《一粒种子的旅行》拓展阅读

数学

测量植物生长数据制作折线图(厘米/天)

科学

三年级“植物的身体”单元实践强化

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社会责任启蒙

英语

学习种子生长相关词汇(seedling, photosynthesis)


四、课程内容

【亲子目标】

4.  认知目标:理解“学习是照顾生命的工具”(如知道浇水时间=学习植物知识);

5.  能力目标:掌握观察记录、简单实验、成果展示三项自学基础技能;

6.  情感目标:建立“家庭学习共同体”意识,体会三代共学的温暖价值。


【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生命侦探”任务卡

  • 家庭实验室:用透明杯培育绿豆芽,每日拍照+文字记录(第__天长出根须/叶子);
  • 校园植物角:认领一株凤仙花,制作《我的植物身份证》(需查资料写养护要点);
  • 社区图书馆:寻找3本与“生命成长”相关的绘本(如《小种子》《树真好》)。

2. 合作探究:“学习魔法辩论赛”

  • 议题设计
    • 低年级组:先给植物浇水再查资料,还是先查资料再浇水?
    • 高年级组:手机查资料快,但爷爷奶奶的种菜经验还有用吗?
  • 角色分工:孩子担任裁判长,父母为“科技派”,祖辈为“经验派”。

3. 实践拓展:“知识守护生命”行动

  • 立言:创作家庭学习口号(如“每天学一点,生命更安全”);
  • 立行:用旧T恤制作布质书套,书套上绘制保护动植物的警示画。


五、亲子作业

1. 研学卡(批判性思维)

  • 我的豆芽在______天时停止生长,可能因为______,下次我会______;
  • 如果凤仙花突然枯萎,需要查______书/问______人/用______工具找原因;
  • 图书馆阿姨说保护书本也是尊重生命,因为______。

2. 探究卡(深刻性思维)

  • ( )爷爷不用温度计也能种好菜,说明不需要学习科学知识;
  • ( )给流浪猫喂食前应该先查资料了解猫能吃什么;
  • ( )旧书上的涂鸦是另一种生命故事。

3. 实践卡(逻辑性思维)

  • 数据行动:统计全家一周阅读时长,换算成“知识能量值”(1小时=1颗种子);
  • 创意实验:用不同液体(盐水/糖水/清水)浇花,5天后对比效果并画实验报告;
  • 代际访谈:问祖辈“小时候怎么学习照顾动植物”,用四格漫画记录。


六、课程实施要点(2025年3月12日节点化)

【课前准备】

角色

核心任务

父母

3月12日植树节当天采购绿豆、凤仙花种,准备观察记录本

孩子

收集5种不同树叶制作“自然书签”用于图书馆活动

祖辈

准备老式农耕工具照片(如木水车)用于经验分享

【课中引导】

父母教练行动指南

  • 思维引导:在豆芽实验中提问“根为什么向下长?叶子为什么向上长?”触发探究;
  • 行动示范:教孩子用“放大镜+手机微距”双工具观察植物细节。

孩子小教师行为标准

  • “我要学”:主动演示如何用“形色”APP识别校园植物;
  • “要学我”:用植物生长日记本教祖辈做表情包式记录(🌱+文字)。


【课后固化】

家庭成长机制

27.   生命学习墙:张贴植物观察图、辩论赛照片、实践卡成果,每季度更新;

28.   三代学习日:每月最后一个周日,祖辈教传统技能,父母教现代工具,孩子教创意表达;

29.   社区联动计划:将“布质书套”捐赠给社区图书馆,成立“小园丁护书队”。


课程设计亮点

“具身认知三阶梯”模型

  • 身体参与(种豆芽/做书套)→ 情感共鸣(祖辈故事/植物死亡焦虑)→ 社会价值(社区捐赠);
  • 通过“学习-养护-分享”链条,让小学生理解自学不仅是个人成长,更是对生命的温柔责任。
更新:2025-03-27 02:13:2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