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亲子课程】第十二课 我爱我自己,健康快乐行
【养育成长课·三自·行为自律·自爱】(B)
【小学生亲子课程】第十二课 我爱我自己,健康快乐行
一、场景选择
家庭客厅(主场景)+ 社区花园(拓展场景)
- 家庭客厅:通过亲子互动游戏认识身体部位,模拟生活场景培养自护意识
- 社区花园:开展户外安全探索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实践健康行为
选择依据:小学生认知具象化,家庭场景提供安全感,户外场景满足探索欲,形成"认知-实践"闭环
二、知识链接矩阵
三、课程内容设计
【亲子目标】
3. 建立三级认知:身体认知(各部位功能)、健康认知(饮食/睡眠)、安全认知(居家/外出)
4. 培养四维能力:自我观察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健康选择能力、求助表达能力
5. 达成代际共识:制定《家庭健康守则》,建立安全预警暗号系统
【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身体探索大冒险
- 活动一:人体地图绘制
用可水洗彩笔在全身镜上标注身体部位,祖辈教传统穴位知识,父母讲现代健康知识,孩子贴功能标签 - 活动二:安全屋情景剧
模拟6种生活场景(如图示):
三代人轮流扮演不同角色,演练正确应对方式
2. 合作探究:健康侦探社
- 案例库设计:
- 营养迷案:对比零食包装成分表,侦破"隐形糖分杀手"
- 时间谜题:追踪卡通片观看时长,计算视力损伤风险值
- 安全悬疑:分析社区监控盲区,绘制安全回家路线图
- 探究工具包:
- 放大镜式观察:用手机微距镜头查看皮肤毛孔状态
- 侦探笔记本:记录每日蔬菜摄入种类,贴彩虹贴纸奖励
3. 实践拓展:自爱行动派
- 生理工坊:制作"成长能量手环"
用不同颜色串珠记录健康行为(绿色=蔬菜,蓝色=喝水,红色=运动) - 心理工坊:创建"情绪魔法瓶"
将不同情绪写成纸条投入瓶中,周末全家共同"施法"解决 - 安全工坊:设计《家庭安全密码本》
包含应急联系人漫画头像、危险场景逃生口诀、身体隐私保护手势
四、课程作业体系
1. 研学卡(批判性思维)
① 当爷爷奶奶让我多吃红烧肉时,我应该______,因为______,这样能______
② 自爱不仅要保护身体,还要______,比如在学校里______
③ 观察社区花园发现,最危险的地方是______,改进建议是______
2. 探究卡(深刻性思维)
- ( )流鼻血时要立即仰头
- ( )陌生阿姨说妈妈住院要带我去医院
- ( )做完运动马上喝冰水更解渴
3. 实践卡(逻辑性思维)
- 制作《家庭健康飞行棋》,设置健康行为奖励格
- 开展"21天护眼小卫士"挑战,记录电子产品使用时长
- 设计校园安全漫画册,用四格漫画讲解课间安全
五、课程实施框架
【课前准备】
- 安全预案:准备防过敏急救包、安全剪刀等工具
- 魔法道具箱:
- 认知类:人体拼图、食物金字塔磁贴
- 实践类:可食用指纹泥(制作安全密码)、夜光安全贴纸
【课中角色】
- 父母教练行为:
- 采用"童谣教学法":把安全知识编成拍手歌
- 示范"三明治沟通法":表扬+建议+鼓励
- 孩子导师行为:
- 担任"家庭健康播报员",每天发布健康天气预报
- 创作《我的身体使用说明书》,图示注意事项
【课后巩固】
- 每月举办"家庭健康博览会",展览健康实践成果
- 开展"安全小剧场"社区巡演,向邻里传播自护知识
- 建立"成长能量银行",存储健康行为兑换学习特权
六、课程创新维度
26. 多维感知系统:开发"五感训练箱",通过气味瓶(识别变质食物)、触觉袋(辨别危险物品)等提升风险感知
27. 游戏化成长体系:设计"健康小卫士"晋级制度,通过完成守护任务获得徽章
28. 代际传承手册:编制《家庭健康记忆相册》,祖辈记录传统养生智慧,父母补充现代医学知识,孩子绘制安全警示画
课程评价采用"彩虹阶梯制":红(基础认知)-橙(行为改善)-黄(家庭影响)-绿(社区传播),通过成长树墙贴展示进步轨迹,让自爱意识如年轮般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