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四课 会说话的生命朋友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塑造生命】(B)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四课 会说话的生命朋友
一、场景
魔法自然角(幼儿园户外草坪+室内生命剧场+家庭窗台花园)
选择依据:
- 构建"户外观察-剧场演绎-家庭延续"的童话式学习链条
- 拟人化设计让花草、昆虫拥有"说话能力",符合前运算阶段泛灵论认知特征
- 通过触觉地毯、气味魔盒等多感官教具实现沉浸式学习
二、知识链接
三、课程内容
【亲子目标】
4. 认知启蒙:建立"生命会生长、会受伤、需要照顾"的具象化认知
5. 情感奠基:培养对微小生命的惊奇感与呵护欲
6. 行为塑造:形成"三轻三慢"生命礼仪(轻摸、轻走、轻说;慢看、慢想、慢帮)
【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生命精灵探险记
任务清单:
- 神秘触觉毯:赤脚走过铺满松果、苔藓、鹅卵石的魔法之路,用脚丫感受不同生命质感
- 气味藏宝图:根据线索寻找散发薄荷香、泥土味、水果酸的不同植物
- 声音捕手:用彩色听诊器聆听大树心跳、蚂蚁脚步声、种子爆裂声
2. 合作探究:生命急诊室
情景游戏:
- 叶片创可贴:用天然材料(蛛丝贴、树脂胶)治疗破损的芭蕉叶
- 蚯蚓救援队:用吸管制作担架,护送迷路的蚯蚓回到土壤病房
- 种子ICU:通过浸水复苏、阳光保温等方式抢救沉睡的过期种子
探究工具:
- 生命放大镜(特制凸透镜呈现拟人化花草表情)
- 成长温度计(红/蓝灯提示植物"冷热情绪")
3. 实践拓展:生命魔法学院
创意工坊:
- 会呼吸的画:用吸水树脂颜料绘制遇水绽放的魔法花朵
- 声音种子罐:录制植物生长声音制作有声记忆瓶
- 生命日记毯:用可擦写布料记录每日植物生长变化
四、课程作业体系
1. 研学卡(感知思维)
18. 受伤的小蝴蝶喜欢喝______味道的水(观察推理题)
19. 大树爷爷的皱纹里住着______(想象力填空题)
20. 当看到小朋友踩小草时,我会说魔法咒语______(礼仪实践题)
2. 探究卡(情感判断)
21. 所有小石头都是活着的 □/□ (泛灵论辨析题)
22. 我们可以摘下花朵送给妈妈 □/□ (价值判断题)
23. 小蚂蚁搬不动食物时需要帮助 □/□ (共情判断题)
3. 实践卡(行为养成)
24. 制作"生命晚安灯"(用树叶滤光罩改造小夜灯)
25. 排练《种子宝宝起床歌》手指操
26. 布置"会变脸"窗台(根据天气调整多肉植物表情贴)
五、课程实施规范
【课前准备】
27. 魔法装备包:
· 安全护具:防滑袜套、硅胶指尖保护套
· 探索工具:彩虹观察筒(不同颜色滤镜)、触感记录贴纸
· 情绪道具:喜怒哀乐植物表情磁贴
28. 环境营造:
· 户外区设置"精灵交通灯"(红灯区禁入的昆虫产卵地)
· 室内区悬挂"生命成长帘"(用热敏材料显示浇水记录)
【课中执行】
【课后巩固】
29. 家庭任务:
· 开展"早安晚安"问候仪式(对家庭植物说问候语)
· 制作《魔法自然日记》折叠书(每日添加1个生命发现)
30. 园所延伸:
· 设立"生命情绪角"(用植物状态反映班级氛围)
· 举办"泥土音乐会"(用自然材料制作简易乐器)
课程评估体系
三维成长量表:
31. 认知维度:能指认5种以上生命需求、区分3种生命状态
32. 情感维度:主动呵护行为的频率、对受伤生命的关注度
33. 行为维度:"三轻三慢"礼仪的运用熟练度
童趣评估工具:
- 生命能量手环(不同颜色珠子记录关爱行为)
- 成长魔法瓶(水位线标记植物照顾进度)
【课程创新点】
首创"生命拟态教学法":将植物导管系统设计成"吸管精灵",叶绿素比喻为"绿色小厨师"。开发"生命情绪识别卡",用太阳笑脸、雨滴眼泪等图标帮助幼儿理解生物需求。独创"自然物语转换器",把植物生长数据转化为童谣节奏,实现STEM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