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三课 奇妙生命花园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3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尊重生命】(B)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三课 奇妙生命花园

一、学段

幼儿园(3-6岁,感官探索与情感启蒙关键期)

二、场景选择

幼儿园自然角+家庭窗台小花园

  • 契合点:微型种植箱、昆虫观察盒等安全可控的自然场景,满足幼儿对生命现象的直观感知;
  • 心理适配:通过拟人化角色(如“小花宝宝”“瓢虫朋友”)激发共情,符合幼儿泛灵论思维特点。

三、课程参与人员

三代童话式共学

  • 祖辈:担任“自然故事魔法师”,讲述生命成长童话;
  • 父母:化身“观察引导精灵”,辅助五感探索;

四、知识链接

  • 孩子:扮演“小花仙/树精灵”,自主照料生命伙伴。

五、课程内容设计

【亲子目标】

6.  通过多感官互动,感知生命成长的神奇过程;

7.  建立“照顾小生命”的具象化责任感;

8.  在角色扮演中理解生命互帮互助的关系;

9.  传承祖辈自然童谣,播种生态文化基因。

【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生命五感探险

  • 活动一:魔法种子盲盒
    • 任务清单
      ① 触摸不同种子(光滑豌豆/粗糙松果)猜名称;
      ② 闻薄荷、罗勒等香草种子匹配气味贴纸;
      ③ 听摇动种子罐的声音匹配对应植物图片。
    • 认知工具:祖辈教唱《种子宝宝睡觉歌》,建立种植仪式感。
  • 活动二:虫虫交响乐团

声音图谱一、虫虫交响乐团·声音图谱设计

(▲▲▲ 用文字符号模拟声波图形 ▲▲▲)

教学提示:将波形符号打印成卡片,让孩子用彩绳拼出对应形状,同步发出拟声词。

  • 肢体模仿:跟随音乐节奏模仿昆虫运动,如“毛毛虫拱桥爬行”。

2. 合作探究:生命救援剧场

  • 情景剧本库

1.  初级任务:口渴的向日葵(叶子发蔫)需要喝水;

2.  进阶任务:迷路的西瓜虫(蜷成圆球)找回家路径;

3.  特别挑战:受伤的蝴蝶(折翅模型)制作救助小屋。

  • 道具箱
    • 科学组:放大镜、滴管、温湿度卡片;
    • 艺术组:彩色纱布、自然材料急救箱;
    • 语言组:急救电话角色扮演(110→小花急救中心)。

3. 实践拓展:生命成长日记

  • 三级守护体系
  • 技术赋能:使用定时拍照功能制作《豆苗成长定格动画》。


【亲子作业】

1. 研学卡(基础思维·异质问题)

16.   种子宝宝要长大,需要______和______。(太阳/水)

17.   受伤的蝴蝶可以用______当被子。(树叶)

18.   看到小朋友摘花,我会说:______。(“花花会疼哦!”)

2. 探究卡(情感认知·同质问题)

19.   所有小虫都是坏蛋。( )(瓢虫吃蚜虫科普)

20.   植物晚上也要睡觉。( )(月光生长实验)

21.   奶奶的种菜歌最好听。( )(传唱传统农谣)

3. 实践卡(行动启蒙·简单问题)

22.   感官日记:用不同颜色贴纸记录植物每天心情;

23.   自然创作:用落叶拼贴“昆虫救援队”徽章;

24.   责任游戏:设计“小花喝水排班表”并执行。

六、课程实施要点

【课前准备】

  • 安全预案:圆角工具、无刺植物(多肉/牵牛花)、防误食警示贴;
  • 魔法道具:彩虹洒水壶、昆虫玩偶手套、种子音乐沙锤;
  • 文化储备:收集祖辈童年自然游戏(跳房子变“跳菜畦”)。

【课中执行】

  • 父母角色

1.  用“假如你是…”情景带入法引导共情;

2.  示范“轻轻摸、慢慢看”观察礼仪;

3.  录制《我家生命小剧场》短视频。

  • 孩子角色

1.  担任“植物小医生”听诊器检查(玩具道具);

2.  指挥家长完成“种子救援行动”;

3.  颁发自制的“爱心园丁”贴纸奖章。

【课后巩固】

  • 家庭行动
    • 窗台设置“生命观察站”持续观察;
    • 晚餐时间分享“今日生命小故事”;
  • 社区延伸
    • 在楼道创设“迷你昆虫旅馆”;
    • 组织“祖孙自然玩具交换日”。

七、评估工具

  • 彩虹成长梯
  • 星星收集瓶:完成每个任务可投一颗星星,集满兑换“生命守护者”勋章。

课程设计核心理念:通过童话式情境创设与多感官互动,让幼儿在“玩生命、爱生命、护生命”的沉浸式体验中,播下尊重生命的启蒙种子,构建受益终生的生态情感基础。

(根据课程设计需求,以下为文字版可视化模拟方案,实际教学可搭配图形化设计)



二、彩虹成长梯·评估量表

(🌈 用颜色区块与符号表示三维发展水平 🌈)

操作说明

34.   准备三色阶梯图,每阶梯分3格

35.   孩子每完成一个维度任务即涂色/贴贴纸

36.   示例:若完成2种感官探索+3次关怀行为+2天照护,则涂红2格+橙3格+黄2格

三、扩展应用建议

37.   跨感官联动:将声音图谱波形符号刻成凹凸卡片,盲触摸猜昆虫

38.   动态评估:每月拍摄孩子与植物的互动视频,对比成长梯变化

39.   家园共育:把声音图谱制成冰箱贴,家长扫码可播放真实虫鸣

(注:实际教学场景中建议配合卡通化视觉设计,如将声波线条设计成毛毛虫身体,评估阶梯融入彩虹云朵等幼儿喜爱的元素)

初中版评估量表设计

(对应课程《生命交响曲——湿地生态的共生启示》)

1. 三维度量表(认知-情感-实践)

操作工具

  • 每月通过“家庭生态议会”进行自评与互评;
  • 使用“湿地修复进度地图”可视化实践成果。

2. 代际互评勋章系统

应用场景

  • 将勋章粘贴在家庭生态日志封面上;
  • 集齐10颗星可兑换“生态家庭”认证证书。

小学版评估量表设计

(对应课程《生命守护者联盟》

1. 成长树评估体系

可视化工具

  • 在教室墙面设置3米长的集体成长树画卷;
  • 家庭版使用A3卡纸+可粘贴素材DIY。

2. 生命守护者勋章榜

激励规则

  • 勋章可兑换“生态实验室”体验券;
  • 集齐三色勋章授予“生命守护者”绶带。

量表使用说明

48.   动态跟踪:初中采用月度雷达图分析三维发展均衡性,小学通过季度成长树对比观察进步轨迹;

49.   跨代联动:祖辈参与勋章评选时,需用方言讲述自然故事作为附加考核;

50.   数据转化:将评估结果录入家庭数字档案,生成个性化生态教育建议。

(注:实际教学中可将量表转化为互动游戏界面,如初中版设计成“湿地修复进度条”,小学版开发“守护者能量槽”APP)

更新:2025-03-24 07:15:1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