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三课 奇妙生命花园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尊重生命】(B)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三课 奇妙生命花园
一、学段
幼儿园(3-6岁,感官探索与情感启蒙关键期)
二、场景选择
幼儿园自然角+家庭窗台小花园
- 契合点:微型种植箱、昆虫观察盒等安全可控的自然场景,满足幼儿对生命现象的直观感知;
- 心理适配:通过拟人化角色(如“小花宝宝”“瓢虫朋友”)激发共情,符合幼儿泛灵论思维特点。
三、课程参与人员
三代童话式共学
- 祖辈:担任“自然故事魔法师”,讲述生命成长童话;
- 父母:化身“观察引导精灵”,辅助五感探索;
- 孩子:扮演“小花仙/树精灵”,自主照料生命伙伴。
五、课程内容设计
【亲子目标】
6. 通过多感官互动,感知生命成长的神奇过程;
7. 建立“照顾小生命”的具象化责任感;
8. 在角色扮演中理解生命互帮互助的关系;
9. 传承祖辈自然童谣,播种生态文化基因。
【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生命五感探险
- 活动一:魔法种子盲盒
- 任务清单:
① 触摸不同种子(光滑豌豆/粗糙松果)猜名称;
② 闻薄荷、罗勒等香草种子匹配气味贴纸;
③ 听摇动种子罐的声音匹配对应植物图片。 - 认知工具:祖辈教唱《种子宝宝睡觉歌》,建立种植仪式感。
- 活动二:虫虫交响乐团
声音图谱:一、虫虫交响乐团·声音图谱设计
(▲▲▲ 用文字符号模拟声波图形 ▲▲▲)
教学提示:将波形符号打印成卡片,让孩子用彩绳拼出对应形状,同步发出拟声词。
- 肢体模仿:跟随音乐节奏模仿昆虫运动,如“毛毛虫拱桥爬行”。
2. 合作探究:生命救援剧场
- 情景剧本库:
1. 初级任务:口渴的向日葵(叶子发蔫)需要喝水;
2. 进阶任务:迷路的西瓜虫(蜷成圆球)找回家路径;
3. 特别挑战:受伤的蝴蝶(折翅模型)制作救助小屋。
- 道具箱:
- 科学组:放大镜、滴管、温湿度卡片;
- 艺术组:彩色纱布、自然材料急救箱;
- 语言组:急救电话角色扮演(110→小花急救中心)。
3. 实践拓展:生命成长日记
- 三级守护体系:
- 技术赋能:使用定时拍照功能制作《豆苗成长定格动画》。
【亲子作业】
1. 研学卡(基础思维·异质问题)
16. 种子宝宝要长大,需要______和______。(太阳/水)
17. 受伤的蝴蝶可以用______当被子。(树叶)
18. 看到小朋友摘花,我会说:______。(“花花会疼哦!”)
2. 探究卡(情感认知·同质问题)
19. 所有小虫都是坏蛋。( )(瓢虫吃蚜虫科普)
20. 植物晚上也要睡觉。( )(月光生长实验)
21. 奶奶的种菜歌最好听。( )(传唱传统农谣)
3. 实践卡(行动启蒙·简单问题)
22. 感官日记:用不同颜色贴纸记录植物每天心情;
23. 自然创作:用落叶拼贴“昆虫救援队”徽章;
24. 责任游戏:设计“小花喝水排班表”并执行。
六、课程实施要点
【课前准备】
- 安全预案:圆角工具、无刺植物(多肉/牵牛花)、防误食警示贴;
- 魔法道具:彩虹洒水壶、昆虫玩偶手套、种子音乐沙锤;
- 文化储备:收集祖辈童年自然游戏(跳房子变“跳菜畦”)。
【课中执行】
- 父母角色:
1. 用“假如你是…”情景带入法引导共情;
2. 示范“轻轻摸、慢慢看”观察礼仪;
3. 录制《我家生命小剧场》短视频。
- 孩子角色:
1. 担任“植物小医生”听诊器检查(玩具道具);
2. 指挥家长完成“种子救援行动”;
3. 颁发自制的“爱心园丁”贴纸奖章。
【课后巩固】
- 家庭行动:
- 窗台设置“生命观察站”持续观察;
- 晚餐时间分享“今日生命小故事”;
- 社区延伸:
- 在楼道创设“迷你昆虫旅馆”;
- 组织“祖孙自然玩具交换日”。
七、评估工具
- 彩虹成长梯:
- 星星收集瓶:完成每个任务可投一颗星星,集满兑换“生命守护者”勋章。
课程设计核心理念:通过童话式情境创设与多感官互动,让幼儿在“玩生命、爱生命、护生命”的沉浸式体验中,播下尊重生命的启蒙种子,构建受益终生的生态情感基础。
(根据课程设计需求,以下为文字版可视化模拟方案,实际教学可搭配图形化设计)
二、彩虹成长梯·评估量表
(🌈 用颜色区块与符号表示三维发展水平 🌈)
操作说明:
34. 准备三色阶梯图,每阶梯分3格
35. 孩子每完成一个维度任务即涂色/贴贴纸
36. 示例:若完成2种感官探索+3次关怀行为+2天照护,则涂红2格+橙3格+黄2格
三、扩展应用建议
37. 跨感官联动:将声音图谱波形符号刻成凹凸卡片,盲触摸猜昆虫
38. 动态评估:每月拍摄孩子与植物的互动视频,对比成长梯变化
39. 家园共育:把声音图谱制成冰箱贴,家长扫码可播放真实虫鸣
(注:实际教学场景中建议配合卡通化视觉设计,如将声波线条设计成毛毛虫身体,评估阶梯融入彩虹云朵等幼儿喜爱的元素)
初中版评估量表设计
(对应课程《生命交响曲——湿地生态的共生启示》)
1. 三维度量表(认知-情感-实践)
操作工具:
- 每月通过“家庭生态议会”进行自评与互评;
2. 代际互评勋章系统
应用场景:
- 将勋章粘贴在家庭生态日志封面上;
- 集齐10颗星可兑换“生态家庭”认证证书。
小学版评估量表设计
(对应课程《生命守护者联盟》
1. 成长树评估体系
可视化工具:
- 在教室墙面设置3米长的集体成长树画卷;
- 家庭版使用A3卡纸+可粘贴素材DIY。
2. 生命守护者勋章榜
激励规则:
- 勋章可兑换“生态实验室”体验券;
- 集齐三色勋章授予“生命守护者”绶带。
量表使用说明
48. 动态跟踪:初中采用月度雷达图分析三维发展均衡性,小学通过季度成长树对比观察进步轨迹;
49. 跨代联动:祖辈参与勋章评选时,需用方言讲述自然故事作为附加考核;
50. 数据转化:将评估结果录入家庭数字档案,生成个性化生态教育建议。
(注:实际教学中可将量表转化为互动游戏界面,如初中版设计成“湿地修复进度条”,小学版开发“守护者能量槽”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