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五课 小小是非官,快乐识对错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65

【养育成长课·三观·价值观·辨是非】(A)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十五课   小小是非官,快乐识对错

一、场景选择

1.幼儿园教室:这是孩子们熟悉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在这里开展活动能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放松。教室可以布置成不同的场景区域,如故事角、游戏区等,方便进行各种活动。

2.幼儿园操场:提供了开阔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在户外进行游戏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不同行为带来的结果,增强对是非的直观感受。

3.家庭客厅: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客厅中与家人互动交流,能让孩子将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促进家园共育。

二、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3.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20分钟)

• 活动一:教室故事时间

• 教师在教室的故事角,为幼儿和家长讲述一个关于是非的故事,如《小熊不礼貌》。故事中描述小熊在幼儿园里抢小朋友的玩具、不跟老师打招呼等行为,以及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反应。

• 运用语言知识,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同时配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故事讲完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小熊抢玩具是不对的”。

• 让幼儿通过点头或摇头的动作,表达对故事中行为的认可或不认可。

• 活动二:操场游戏体验

• 带领幼儿和家长来到操场,开展“玩具分享”游戏。准备一些玩具,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进行玩耍。

•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当出现有幼儿抢玩具的情况时,及时引导幼儿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正确。

• 运用健康与社会知识,向幼儿解释分享玩具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能让大家都开心;抢玩具是错误的行为,会让别人不开心。

• 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体验分享的快乐。

2. 合作探究(20分钟)

• 活动一:家庭情景表演

• 在家庭客厅中,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情景表演。设置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如在超市里、在公交车上、在公园里等。

• 每个场景中都有正确和错误的行为表现,如在超市里排队结账是正确的,插队是错误的;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正确的,自己占多个座位是错误的。

• 家长和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一起讨论每个场景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

• 运用语言知识,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在超市里插队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排队结账”。

• 活动二:绘画表达想法

• 为幼儿提供绘画工具,让幼儿画出自己认为正确和错误的行为。

• 家长可以在旁边引导幼儿思考,如问幼儿“你觉得在幼儿园里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把它们画出来吧”。

• 幼儿画完后,让幼儿向家长和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画的内容,用简单的语言说明画中行为的对错。

• 运用艺术知识,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表现正确和错误的行为。

3. 实践拓展(20分钟)

• 活动一:幼儿园文明小使者

• 回到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文明小使者”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观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发现正确的行为就给予表扬,发现错误的行为就有礼貌地提醒。

• 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小贴纸,当幼儿发现正确行为时,就给表现好的小朋友贴上小贴纸。

•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如“你把玩具收拾得很整齐,这是对的,你真棒”“你不能在教室里奔跑,这样是不对的”。

• 运用健康与社会知识,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 活动二:家庭文明公约制定

• 家长和幼儿一起回到家中,共同制定家庭文明公约。公约内容可以包括礼貌用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护环境等方面。

• 运用语言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公约内容,如“每天早上要跟家人说早上好”“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

• 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公约上签字,然后将公约张贴在家庭客厅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大家遵守。

(三)亲子作业

1. 体验卡

• 在教室听故事时,我觉得小熊______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______。

• 在操场玩玩具时,我和______分享了玩具,我觉得分享是______(对/错)的。

• 在家庭情景表演中,我扮演了______,我觉得______的行为是对的。

2. 探究卡

• ( )在幼儿园里打人是对的。

• (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对的。

• ( )把垃圾扔在地上是对的。

3. 实践卡

• 明天在幼儿园里,我要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

• 本周内,我要自己穿衣服、刷牙。

• 我要提醒爸爸妈妈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四、亲子要求

(一)课前

1.父母

• 提前与孩子沟通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让孩子对活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期待。

• 准备一些与是非相关的小故事、小道具,如玩具、绘画工具等,为活动做好准备。

•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孩子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

2.孩子

• 了解活动的大致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 穿着舒适、便于活动的衣服和鞋子。

(二)课中

1.父母

自主体验环节

• 思维引导:在孩子听故事和玩游戏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如“你觉得小熊为什么会不开心呀?”“抢别人的玩具,别人会有什么感受呢?”帮助孩子理解是非的概念。

• 行动辅导:关注孩子的活动表现,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例如,当孩子说不清楚小熊的行为哪里不对时,家长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孩子表达。

• 合作探究环节思维引导:在情景表演和绘画活动中,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在情景表演后,问孩子“除了我们表演的,还有哪些在超市里的正确和错误行为呢?”在孩子绘画时,问“你觉得还有什么行为可以用颜色来表示它是对还是错呀?”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 行动辅导:组织好活动的进行,确保孩子能够充分参与。在情景表演中,帮助孩子理解角色和情节,引导孩子用合适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在绘画时,提醒孩子注意绘画工具的使用安全,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支持和鼓励。

实践拓展环节

• 思维引导:在孩子担任文明小使者和制定家庭文明公约时,启发孩子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问孩子“为什么要提醒其他小朋友遵守规则呢?”“家庭文明公约里还可以加上什么,能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好?”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正确行为的意义。

• 行动辅导: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孩子提醒其他小朋友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孩子学会用礼貌、恰当的方式表达。在制定家庭文明公约时,和孩子一起讨论公约内容,帮助孩子用简单准确的语言表达想法,最后协助孩子完成签字和张贴公约的过程。

2.孩子

自主体验环节

• “我要学”:认真听故事,仔细观察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行为。在玩游戏时,积极参与,注意自己和同伴的行为表现。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正确和错误的行为,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 “要学我”:把自己对故事和游戏中行为的看法分享给家长和其他小朋友,如“我觉得小熊抢玩具不好,会让小朋友哭”。通过分享加深自己的理解,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

合作探究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情景表演和绘画活动,认真思考每个场景中的行为对错。在表演中,努力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角色。在绘画时,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色彩和图案表达对是非的理解。

• “要学我”:向家长和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表演和绘画作品,如“我画的这个小朋友把垃圾捡起来了,这是对的”。通过展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实践拓展环节

• “我要学”:主动担任文明小使者,仔细观察幼儿园里小朋友的行为,学习用正确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制定家庭文明公约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家庭的文明建设出谋划策。

• “要学我”:向家长和其他小朋友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我今天提醒了小明不能在走廊上跑”“我给家庭文明公约提了一个好建议”。通过展示获得大家的认可和鼓励,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后

1.父母

• 和孩子一起回顾课程中的活动内容和收获,通过再次讲述故事、观看绘画作品等方式强化孩子对是非的认识。例如,和孩子一起回忆故事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 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如“你今天主动和邻居打招呼,做得很有礼貌,真是个好孩子”;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时,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你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玩具收拾好”。

• 与孩子一起完成亲子作业,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作业要求,引导孩子认真填写体验卡、判断探究卡的对错,并鼓励孩子积极完成实践卡上的任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孩子对是非的认识。

• 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身边的行为,与孩子一起讨论和分析这些行为的对错,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

2.孩子

• 把自己在课程中获得的小贴纸和绘画作品展示在自己的房间里,经常看看,回忆在课程中与家长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强化对是非的美好感受。

•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向家长和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正确和错误的行为,如“我知道在图书馆要安静,大声说话是不对的”,通过分享进一步加深对是非的认识。

• 努力按照实践卡上的任务去做,在幼儿园里主动与小朋友友好相处,遵守规则;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收拾玩具、摆放碗筷等。当自己完成一项任务时,要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给自己画一个小笑脸,激励自己继续保持正确的行为。

• 当看到身边的小朋友做出正确或错误的行为时,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对做出正确行为的小朋友说“你做得真棒,我要向你学习”,对做出错误行为的小朋友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不能这样”,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更新:2025-03-22 12:15:3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