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亲子课程】第二十课 处事智慧之旅,共筑生命尊重
【养育成长课·三自·行动自理·处事态度】(A)
【初中亲子课程】第二十课 处事智慧之旅,共筑生命尊重
一、场景选择
选择科技馆作为课程场景。初中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科技馆丰富多样的展品和互动体验项目,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这里,他们可以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和创新理念,同时也会面临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与人合作的机会,符合他们渴望独立思考和实践的心理特点,也便于三代人共同参与,促进代际交流和共同成长。
二、知识链接
道德与法治:结合初中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尊重他人、关爱生命、责任担当等内容,引导孩子在处事过程中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沟通和表达,如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习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处事智慧。
数学: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统计数据、计算概率、进行逻辑推理等,培养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英语:学习英语中的社交用语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简单的跨文化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处事方式和价值观。
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生命的奥秘和自然规律,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脆弱性,培养科学精神和环保意识。
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化,认识到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
1.让孩子和家长共同认识到在处事过程中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积极、理性、负责的处事态度。
2.通过亲子活动,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孩子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良好互动。
3.加强三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传承家庭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共同营造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家庭氛围。
(二)亲子过程
1. 自主体验(60分钟)
• 活动一:科技馆探索之旅
• 父母、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在科技馆中自由参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和项目进行体验。
• 孩子运用语文知识,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展品和体验到的感受,如“我看到了一个神奇的机器人,它可以模仿人类的动作,还能和人对话,真是太酷了!”
• 引导孩子观察展品中体现的科学原理和创新精神,思考这些科技成果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 活动二:团队合作挑战
• 参加科技馆组织的团队合作挑战活动,如搭建机器人、完成科学实验等。
•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任务分配、时间管理和资源规划,如计算搭建机器人所需的材料数量、合理安排每个成员的工作时间等。
• 鼓励孩子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协作,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合作方式。同时,运用科学和生物知识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实验中解释生物现象的原理。
2. 合作探究(60分钟)
• 活动一:案例分析与讨论
• 选取一些与尊重生命、处事态度相关的案例,如科技伦理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自然灾害中的救援等,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
• 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判断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在类似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运用语文知识组织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鼓励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讨论科技伦理问题时,引导孩子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生命、尊严和权利的关系,提出自己对科技应用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 活动二:代际经验分享
• 父母、爷爷奶奶和孩子分别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运用正确的处事态度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
• 运用数学方法统计三代人在处理问题时的不同方式和成功率,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差异,引导孩子理解不同时代的背景和价值观对处事方式的影响。
• 鼓励孩子学习长辈的优秀经验和智慧,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处事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分享人际交往经验时,长辈可以讲述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礼仪,孩子可以分享现代社交网络中的沟通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拓展(60分钟)
• 活动一:科技馆志愿服务
• 组织家庭参与科技馆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担任讲解员、引导员等。
•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孩子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参观者提供专业的讲解和服务,运用语文知识生动、形象地介绍展品的特点和科学原理,运用英语为外国参观者提供帮助。
•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孩子观察参观者的需求和反应,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 活动二:制定处事行动计划
• 孩子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份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生命、积极处事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目标、措施和时间安排。
• 运用数学知识对行动计划进行量化和评估,如设定目标的完成时间、制定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标准等。
• 鼓励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按照行动计划积极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定期对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亲子作业
1. 体验卡
• 在科技馆的探索之旅中,我对______展品印象最深刻,它让我认识到______,在生活中我们应该______。
• 在团队合作挑战中,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______,我们运用______(学科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从中我学到了______。
• 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我认识到在面对______问题时,我们应该______,因为______。
2. 探究卡
• (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创新和进步,可以忽视伦理和道德问题。
• (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 ( )在面对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救援和帮助他人。
3. 实践卡
• 设计一份关于尊重生命的宣传海报,运用语文知识撰写宣传标语,运用美术知识进行设计和排版。
• 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运用数学方法制定家庭的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计划,提高家庭的效率和和谐度。
• 用英语写一封感谢信,感谢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达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亲子要求
(一)课前
1.父母
• 提前与孩子沟通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让孩子对科技馆之行充满期待,了解活动的大致流程和目标。
• 了解科技馆的开放时间、展览内容和注意事项,规划好参观路线和时间安排。
• 准备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笔记本、笔、相机等,以便记录活动过程和孩子的表现。
•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孩子在科技馆内遵守规则,注意自身安全,不触摸危险展品。
2.孩子
• 了解科技馆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知识,可以提前查阅资料或观看科普视频,为参观做好知识储备。
• 准备好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以便在活动中记录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收获。
• 穿着舒适、便于活动的衣服和鞋子,以适应科技馆内的参观和体验活动。
(二)课中
1.父母
• 自主体验环节
• 思维引导:在孩子参观科技馆和参与团队合作挑战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如“这个展品运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在团队合作中,你觉得哪个环节最重要?”等。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行动辅导: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孩子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展品和项目进行体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但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孩子搭建机器人遇到困难时,引导孩子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科学原理,尝试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 合作探究环节
• 思维引导:在案例分析与讨论和代际经验分享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孩子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讨论科技伦理问题时,引导孩子从道德、法律、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利弊。
• 行动辅导:组织好家庭讨论的秩序,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机会发言。当出现不同观点时,引导大家进行理性的交流和辩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帮助孩子总结讨论的结果,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
• 实践拓展环节
• 思维引导:在科技馆志愿服务和制定处事行动计划中,启发孩子的创新思维,鼓励孩子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引导孩子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志愿服务中,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 行动辅导:与孩子密切合作,根据孩子的能力和特长合理分配任务。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同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
2.孩子
• 自主体验环节
• “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观科技馆的展品和参与团队合作挑战,认真观察、思考和记录,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父母和工作人员请教。
• “要学我”: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分享给家人,如“我发现这个展品和我们在科学课上学的知识有关,它是利用了______原理。”通过分享,不仅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让家人学到新知识。
• 合作探究环节
• “我要学”:认真倾听家人的观点和想法,积极参与讨论,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在讨论过程中,尊重他人的意见,不打断他人的发言。
• “要学我”:向家人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分析方法,如“我是从______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的,我的理由是______。”通过展示,让家人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可以学习家人的优秀经验和方法。
• 实践拓展环节
• “我要学”:主动承担志愿服务的任务,认真学习服务技能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在制定处事行动计划时,积极参与讨论和决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 “要学我”:向家人展示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和成果,如“我今天为很多参观者讲解了展品,他们都很满意。”通过展示,让家人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可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三)课后
1.父母
• 和孩子一起回顾课程中的活动和讨论内容,总结收获和体会,强化孩子对在处事过程中尊重生命的认识。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让每个家庭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 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态度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当孩子做出尊重生命、积极处事的行为时,及时表扬和肯定;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正确处理。
• 与孩子一起完成亲子作业,帮助孩子理解作业的要求,引导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 鼓励孩子将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持续观察孩子的处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
2.孩子
• 整理自己在课程中的观察记录、思考笔记和活动照片,制作成一份成长纪念册,记录自己在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
•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所学的处事方法和策略,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遇到问题时冷静思考,理性处理。
• 定期与父母和爷爷奶奶交流自己在处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听取家人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处事能力和综合素质。
•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深化对尊重生命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