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十四课 培养自控力,开启自律人生
【养育成长课·三自·行为自律·自控】(A)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十四课 培养自控力,开启自律人生
一、场景选择
1.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区有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出现争抢、冲动等行为,是培养自控力的好场景。
2.家庭餐厅:餐厅是孩子用餐的地方,在这个场景中可以培养孩子在饮食方面的自控能力,如按时吃饭、不挑食等。
3.社区广场:广场上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存在各种诱惑和干扰,能让孩子在社交互动中锻炼自控能力。
二、知识链接
道德与法治:对应幼儿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关于自我约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内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控意识和行为规范。
语文: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助于在自控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
数学:在一些游戏和活动中,涉及到数量、顺序、时间等数学概念,能让孩子在规则和秩序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按顺序排队、限时完成任务等。
英语:学习一些与情绪、行为控制相关的英语词汇和简单句子,如“calm down(冷静下来)”“be patient(要有耐心)”等,拓宽孩子的语言视野。
科学:在观察自然现象、进行小实验等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这对于提高自控力有很大帮助。
(一)亲子目标
1.帮助孩子认识自控力的重要性,了解在不同场景中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2.引导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行为,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控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
3.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4.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让三代人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帮助孩子更好地培养自控力。
(二)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60分钟)
• 幼儿园活动区:玩具分享挑战(2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来到幼儿园活动区,这里摆放着各种好玩的玩具。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玩具玩耍,但规定每个玩具只能玩一定时间,时间到了就要和其他小朋友交换。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引导孩子观察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在面对玩具时的反应,当孩子想要争抢玩具或者不愿意交换时,提醒他们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问孩子“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但是时间到了,我们要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你能做到吗?”
• 知识链接:涉及道德与法治中分享和遵守规则的内容,以及语文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感受控制自己欲望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在集体活动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的权利。
• 家庭餐厅:美食诱惑考验(2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回到家庭餐厅,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在开饭前,家长告诉孩子要等大家都到齐了才能开始吃饭,并且不能挑食。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受到美食的诱惑,想要提前吃或者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时,家长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通过和孩子聊天、讲故事等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例如,问孩子“你知道这些食物是怎么来的吗?”
• 知识链接:联系道德与法治中尊重他人和健康饮食的观念,以及数学的时间概念。让孩子在饮食场景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食欲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要遵守用餐规则,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饮食。
• 社区广场:游戏干扰挑战(2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来到社区广场,孩子们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等。在游戏过程中,设置一些干扰因素,如旁边有其他小朋友在玩更有趣的游戏、有好吃的零食经过等。家长引导孩子专注于自己正在玩的游戏,控制自己不被干扰吸引。例如,问孩子“你现在正在跳绳,虽然旁边有好玩的,但是我们要先把这个游戏完成,你能坚持吗?”
• 知识链接:涉及道德与法治中专注和坚持的品质,以及科学的注意力培养。让孩子在社交和游戏场景中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在面对干扰时要能够控制自己,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2. 合作探究(90分钟)
• 幼儿园活动区:行为分析讨论(3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围坐在一起,讨论在幼儿园活动区玩具分享挑战中的行为表现。每个家庭代表分享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孩子在面对玩具时的情绪和行为,以及是如何控制自己的。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在类似情况下更好的自控方法。例如,讨论“当你很想一直玩一个玩具时,除了等待时间到,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不那么着急呢?”
• 知识链接: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知识,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讨论,让孩子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习他人的自控经验,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明白通过交流和分享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改进自己的自控策略。
• 家庭餐厅:规则制定研讨(3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继续围绕在家庭餐厅美食诱惑考验中的情况进行讨论,重点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用餐规则,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每个家庭代表分享自己家庭的用餐习惯和规则,然后大家一起总结出一些通用的规则,如按时吃饭、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等。最后,每个家庭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家庭用餐规则,并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 知识链接:涉及道德与法治中规则制定和遵守的内容,以及语文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研讨,让孩子学会参与规则的制定,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明白规则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要自觉遵守规则。
• 社区广场:干扰应对策略(3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回顾在社区广场游戏干扰挑战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讨论如何提高自己在面对干扰时的自控能力。每个家庭代表分享自己孩子在活动中应对干扰的策略,然后大家一起探讨更有效的方法。例如,讨论“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被其他好玩的吸引了,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回到原来的事情上呢?”通过讨论,让孩子学会应对干扰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 知识链接:结合道德与法治中专注和坚持的品质,以及科学的注意力培养方法。通过研讨,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提高应对干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控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干扰,要学会控制自己,保持专注。
3. 实践拓展(120分钟)
• 幼儿园活动区:自控小明星(40分钟)
• 活动内容:在幼儿园活动区开展“自控小明星”活动。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按照顺序摆放玩具等。孩子们分组进行比赛,在活动过程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遵守规则。家长和老师在一旁观察,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自控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颁发小贴纸、小奖品等。例如,当孩子在拼图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发脾气,而是耐心地寻找解决办法时,老师可以说“你做得真棒,遇到困难能冷静思考,是个自控小明星!”
• 知识链接:涉及道德与法治中竞争和合作的意识,以及数学的时间管理和空间认知能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让他们明白通过努力和自控可以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获得成就感。
• 家庭餐厅:美食自控计划(4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在家庭餐厅实施“美食自控计划”。根据之前制定的家庭用餐规则,家长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并在用餐过程中互相监督。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小目标,如孩子在一顿饭中不挑食、安静用餐等,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例如,家长可以说“今天你把蔬菜都吃完了,做得非常好,奖励你一个小水果。”
• 知识链接:联系道德与法治中健康生活和自我管理的内容,以及数学的数量概念。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他们在饮食方面的自控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合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
• 社区广场:抗干扰挑战营(4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在社区广场开展“抗干扰挑战营”活动。设置一系列的干扰场景,如播放嘈杂的音乐、有小朋友在旁边捣乱等,让孩子在这些干扰下完成一些任务,如跳绳计数、背诵儿歌等。家长引导孩子运用之前学到的自控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来应对干扰,保持专注。当孩子成功完成任务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当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仍然能准确地跳绳计数时,家长可以说“你太厉害了,能够不受干扰,专注完成任务!”
• 知识链接:涉及道德与法治中专注和坚持的品质,以及科学的注意力训练方法。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控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要能够坚定自己的目标,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三)亲子作业
1. 体验卡
• 在幼儿园活动区的“自控小明星”活动中,我完成的任务是______,在过程中我遇到的困难是______,我用______方法控制住了自己。
• 在家庭餐厅的“美食自控计划”里,我今天做到了______,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以后我会继续______。
• 在社区广场的“抗干扰挑战营”中,干扰因素是______,我通过______坚持完成了任务,我发现自己的自控力______。
2. 探究卡
• ( )1.只要我想要,就应该马上得到,不用控制自己。(结合欲望控制和延迟满足判断)
• ( )2.遵守规则太麻烦,偶尔不遵守也没关系。(根据规则意识和自控的关系分析)
• ( )3.别人干扰我时,我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应对干扰和自我调节的角度判断)
3. 实践卡
• 我要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一次深呼吸练习,每次练习______分钟,帮助自己放松和控制情绪。
• 我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个“自控挑战周计划”,每周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挑战,如控制看电视时间、按时起床等,并记录自己的表现。
• 我打算在小区里组织一次“自控小能手”活动,邀请小伙伴们一起参加,设置一些挑战任务,互相监督和鼓励。
四、亲子要求
(一)课前
1. 父母
• 与幼儿园老师沟通,确定在幼儿园活动区开展活动的时间和准备相关材料,如拼图、玩具、小贴纸等。
• 在家中准备好适合开展“美食自控计划”的食材,和孩子一起布置温馨的用餐环境。
• 提前了解社区广场的情况,准备好“抗干扰挑战营”所需的道具,如音响、小奖品等。
• 引导孩子回顾幼儿园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生物等学科中与自控相关的知识,通过简单的故事或游戏让孩子对自控有初步的认识。
2. 孩子
• 了解活动的大致内容和流程,对活动充满期待。
• 准备一个小本子,用于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 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提高自控能力,为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二)课中
1. 父母
• 自主体验环节
• 思维引导: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引导孩子理解自控的概念,如“我们的小脑袋就像一个小指挥官,要指挥我们的身体和情绪乖乖听话。”
• 行动辅导:在活动过程中,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当孩子出现冲动或难以控制自己的情况时,及时给予提醒和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 合作探究环节
• 思维引导: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自控问题,如“除了我们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自己在生气的时候冷静下来呢?”
• 行动辅导:组织好讨论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言,引导孩子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实践拓展环节
• 思维引导:在孩子进行实践活动时,引导他们运用之前学到的自控方法,鼓励孩子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如“你可以试试用深呼吸的方法来让自己在这个挑战中更专注。”
• 行动辅导: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但不要过度干预,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控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孩子
• 自主体验环节
• “我要学”:认真观察和体验活动中的各种情况,积极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主动向家长和老师请教问题。
• “要学我”:向家人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用自己的行动展示对自控的理解和尝试。
• 合作探究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的自控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自控方法。
• “要学我”: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为解决自控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同时鼓励其他小伙伴一起进步。
• 实践拓展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运用所学的自控方法完成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 “要学我”:主动承担责任,遇到困难不退缩,坚持完成挑战,向家人和小伙伴展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课后
1. 父母
• 和孩子一起回顾活动中的经历和收获,通过聊天、讲故事等方式强化孩子对自控的认识和理解。
• 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自控方法,如在孩子想要发脾气时,提醒他们深呼吸、冷静思考。
• 定期与孩子一起检查“自控挑战周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控习惯。
• 关注孩子在不同场景中的自控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2. 孩子
• 整理自己在活动中记录的内容,如体验卡、小本子上的记录等,将它们保存好,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
•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在活动中学到的自控方法,如控制自己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按时完成作业等。
• 定期回顾自己的“自控挑战周计划”,总结自己在挑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 与家人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在自控方面的进步和经验,互相鼓励和监督,共同成长。
• 当遇到困难或自己难以控制情绪和行为时,主动向家人和老师寻求帮助,积极尝试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