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课程】第十四课 自控成长,筑梦小学



【养育成长课·三自·行为自律·自控】(A)
【小学亲子课程】第十四课 自控成长,筑梦小学
一、场景选择
学校教室:教室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存在遵守课堂纪律、专注学习等自控需求,能让孩子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中锻炼自控能力。
家庭书房:书房是孩子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地方,可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和时间管理能力。
户外运动场:运动场有各种体育活动和竞争场景,能锻炼孩子在运动中控制情绪、遵守规则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知识链接
道德与法治:对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关于自律、责任、尊重他人等内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控观念和行为准则。
语文: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写作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有助于在自控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调节。
数学:在解决数学问题、完成作业等活动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专注力,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避免粗心大意和拖延。
英语: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孩子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注意力,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拓宽孩子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自控能力。
科学:在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中,要求孩子严格按照步骤操作,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和冲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自控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
1.帮助孩子深刻认识自控力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欲望。
2.引导孩子学会识别自己在不同场景下的冲动行为和不良情绪,掌握有效的自控策略,如自我暗示、时间管理、情绪调节等。
3.培养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和家庭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促进亲子间的深度情感交流和互动,让三代人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帮助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培养自控力。
(二)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60分钟)
• 学校教室:课堂专注挑战(2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来到学校教室,参与一堂模拟课程。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如窗外的噪音、有趣的小物件等。家长和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体验在这种环境下保持专注的难度。课程结束后,家长引导孩子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问孩子“你在课堂上有没有被干扰?你是怎么让自己重新专注的?”
• 知识链接:涉及语文的知识学习、注意力培养,以及道德与法治中遵守课堂纪律的内容。让孩子在实际的学习场景中感受专注和自控的重要性。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在学习中要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 家庭书房:作业时间管理(2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回到家庭书房,孩子按照平时的作业量和难度,开始完成作业。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业时间计划,规定每个作业的完成时间。在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家长观察孩子的表现,当孩子出现拖延、分心等情况时,提醒孩子按照计划进行。作业完成后,和孩子一起总结时间管理的经验和问题。例如,问孩子“你觉得哪个作业花费的时间比计划长?为什么会这样?”
• 知识链接:联系数学的时间概念和任务分配,以及语文的作业完成和知识巩固。让孩子在作业场景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拖延。
• 户外运动场:体育竞赛自控(2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来到户外运动场,参加一场小型的体育竞赛,如接力赛跑、投篮比赛等。在比赛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紧张、兴奋或失败而产生情绪波动。家长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专注。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提醒他们不要骄傲;当孩子失败时,鼓励他们不要气馁。例如,在孩子投篮失误后,说“没关系,调整一下心态,下一次肯定能投进。”
• 知识链接:涉及体育学科的技能训练和竞争意识,以及道德与法治中面对成败的态度。让孩子在体育竞赛场景中锻炼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们明白在竞争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合作探究(90分钟)
• 学校教室:课堂自控策略研讨(3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围坐在一起,讨论在学校教室课堂专注挑战中的体验和问题。每个家庭代表分享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和遇到的困难,然后大家一起探讨提高课堂自控力的策略。例如,讨论“当我们在课堂上被干扰时,可以用哪些方法让自己快速回到学习状态?”
• 知识链接: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知识,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讨论,让孩子深入思考课堂自控的方法,学习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课堂自控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明白通过交流和分享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 家庭书房:时间管理优化方案(3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继续围绕在家庭书房作业时间管理中的情况进行讨论,重点探讨如何优化时间管理计划。每个家庭代表分享自己家庭的时间管理方法和经验,然后大家一起总结出一些通用的时间管理技巧,如设置合理的休息时间、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等。最后,每个家庭为孩子制定一份更完善的作业时间管理计划。
• 知识链接:涉及数学的时间规划和任务分配,以及语文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研讨,让孩子学会科学地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控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明白合理的时间管理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要自觉遵守时间计划。
• 户外运动场:情绪调节方法分享(3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回顾在户外运动场体育竞赛自控中的经历,讨论在面对不同情绪时的调节方法。每个家庭代表分享自己孩子在比赛中控制情绪的方法和经验,然后大家一起探讨更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例如,讨论“当我们在比赛中感到紧张时,可以做些什么来放松自己?”通过讨论,让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自己的情绪自控能力。
• 知识链接:结合道德与法治中情绪管理的知识,以及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通过研讨,让孩子学会应对不同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让他们明白情绪是可以控制的,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情绪问题。
3. 实践拓展(120分钟)
• 学校教室:自控小标兵活动(40分钟)
• 活动内容:在学校教室开展“自控小标兵”活动。老师提前制定一系列的课堂自控标准,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遵守纪律等。在一天的课程中,孩子们互相监督,当发现同学有符合自控标准的行为时,给予记录和表扬。活动结束后,评选出当天的“自控小标兵”,并给予奖励。家长可以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表现,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例如,当孩子认真听讲时,其他同学可以说“你今天听讲很认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知识链接:涉及道德与法治中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约束的内容,以及语文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强化课堂自控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互相监督的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集体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在集体中要遵守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为集体荣誉贡献力量。
• 家庭书房:学习计划执行挑战(4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回到家庭书房,孩子按照之前制定的优化后的作业时间管理计划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严格执行计划,记录孩子完成每个任务的时间和质量。如果孩子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果孩子出现拖延或分心的情况,及时提醒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调整学习状态。例如,当孩子提前完成一项作业时,家长可以说“你按照计划高效完成了作业,太棒了,奖励你看一会儿喜欢的书。”
• 知识链接:联系数学的时间管理和任务评估,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学习。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自控能力和效率。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坚持精神,让他们明白只有严格执行计划,才能实现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户外运动场:团队运动自控挑战(4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来到户外运动场,组织一场团队运动比赛,如足球、篮球等。在比赛中,强调团队合作和自控能力的重要性。每个孩子不仅要控制自己的技术动作和情绪,还要与队友密切配合,遵守比赛规则。家长和老师在一旁观察,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自控行为和团队合作精神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当孩子在比赛中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与队友积极沟通协作时,家长可以说“你在比赛中很冷静,还能和队友配合得这么好,真了不起!”
• 知识链接:涉及体育学科的团队运动技能和合作意识,以及道德与法治中团队合作和自我约束的内容。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团队运动中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在团队中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团队利益为重,共同实现目标。
(三)亲子作业
1. 体验卡
• 在学校教室的“自控小标兵”活动中,我观察到______同学的自控行为很棒,他(她)做了______,我以后要向他(她)学习______。
• 在家庭书房的“学习计划执行挑战”里,我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是______,遇到的困难是______,我采取的解决办法是______。
• 在户外运动场的“团队运动自控挑战”中,我在团队里的表现是______,我觉得自己在______方面还需要提高,我打算______。
2. 探究卡
• ( )1. 只要能完成任务,用什么方法和时间都无所谓。(结合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判断)
• ( )2. 在团队活动中,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不用管别人。(根据团队合作和自控的关系分析)
• ( )3. 情绪是无法控制的,只能任由它发泄。(从情绪调节和自控的角度判断)
3. 实践卡
• 我要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和感受。
• 我和家人一起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讨论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制定一份家庭自控公约,并共同遵守。
• 我打算在学校组织一次“自控力提升”主题活动,邀请同学们一起参加,分享自己的自控经验和方法,互相鼓励和监督。
六、亲子要求
(一)课前
1. 父母
• 与学校老师沟通,确定在学校教室开展活动的时间和具体安排,准备好“自控小标兵”活动所需的记录表格和小奖品。
• 在家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准备好家庭书房“学习计划执行挑战”所需的学习资料和计时工具。
• 提前了解户外运动场的情况,准备好团队运动比赛所需的器材和防护用品。
• 引导孩子回顾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生物等学科中与自控相关的知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孩子加深对自控的理解。
2. 孩子
• 了解活动的大致内容和流程,对活动充满期待。
• 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和收获。
• 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自控问题,为活动中的讨论和实践做好准备。
(二)课中
1. 父母
• 自主体验环节
• 思维引导: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引导孩子思考自控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就像开车需要控制方向盘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 行动辅导: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引导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 合作探究环节
• 思维引导: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除了我们想到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决办法呢?”
• 行动辅导:组织好讨论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言,引导孩子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实践拓展环节
• 思维引导:在孩子进行实践活动时,引导孩子运用所学的自控方法和策略,鼓励孩子不断尝试和创新,如“你可以试试用我们讨论过的方法来应对这个挑战,看看效果怎么样。”
• 行动辅导: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不要过度干预,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控能力。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2.孩子
• 自主体验环节
• “我要学”:认真参与活动,积极观察和体验,主动思考自控的方法和策略,向家长和老师请教问题。
• “要学我”:向家人和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自己的行动展示对自控的理解和尝试。
• 合作探究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自控能力。
• “要学我”: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为解决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 实践拓展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运用所学的自控方法和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 “要学我”:主动承担责任,遇到困难不退缩,坚持完成任务,向家人和同学展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课后
1.父母
• 和孩子一起回顾活动中的经历和收获,通过聊天、写日记等方式加深孩子的记忆,强化孩子对自控的认识和理解。
• 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自控方法和策略,如在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提醒孩子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在孩子学习时,提醒孩子按照学习计划进行。
• 定期与孩子一起检查学习和生活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控习惯。
• 关注孩子在不同场景中的自控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2. 孩子
• 整理自己在活动中记录的内容,如体验卡、笔记本上的记录等,将它们保存好,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
•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自控方法运用到各个方面。比如在学习上,严格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遇到难题时控制自己不急躁,冷静思考解决办法;在与他人交往中,控制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意见,避免冲动发脾气。
• 定期对自己的自控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每周可以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回顾自己在这一周内的自控情况,分析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对于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对于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在下一周努力克服。
• 积极与家人、同学交流自控经验。可以在家庭聚会时分享自己在自控方面的新发现和小成就,也可以在学校与同学组织自控交流小组,互相分享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取启发,共同提高自控能力。
• 不断挑战自己,逐步提高自控的难度和要求。随着自身自控能力的提升,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和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例如,原本只能专注学习 30 分钟,逐渐尝试延长到 40 分钟、1 个小时等;原本在面对小诱惑时能控制自己,尝试在面对更大诱惑时也能坚守原则。


